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6-02A-02-01)

作品数:5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正明时宇黄延章张训华王学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2篇油藏
  • 2篇渗流
  • 2篇渗透率
  • 2篇核磁
  • 2篇核磁共振
  • 1篇低渗透多孔介...
  • 1篇低渗透砂岩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压汞
  • 1篇油水
  • 1篇油水两相
  • 1篇砂岩
  • 1篇渗流规律
  • 1篇渗吸
  • 1篇数学模型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杨正明
  • 4篇时宇
  • 2篇黄延章
  • 1篇于荣泽
  • 1篇齐亚东
  • 1篇李海波
  • 1篇雷群
  • 1篇卞亚南
  • 1篇王学武
  • 1篇巩玉政
  • 1篇张训华

传媒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井间干扰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水平井的井间干扰问题为其在底水气顶油藏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利用势函数叠加原理,建立了底水气顶油藏不同产量条件下两口水平井生产的产能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井距、邻井产量、邻井避水高度等参数对油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井距为影响单井产量和见水时间的控制因素。邻井产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程度随井距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条件下低渗透油藏井间干扰程度较大,其合理井距应大于中高渗油田。同时利用该模型对印尼OSEIL油田进行了预测,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生产数据。
时宇杨正明张训华
关键词:水平井井间干扰井距
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针对传统方法中储层流动孔喉下限值的确定是以经验为主,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验支持的问题,根据核磁共振与常规压汞实验的相关性,将核磁共振分布转化为孔喉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结合离心实验建立了确定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的理论方法。通过对大庆油田某区块砂岩、砂砾岩油藏储层流动孔喉下限计算可知,储层流动孔喉下限与渗透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性,但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差。并在毛管模型基础上利用泊谡叶方程计算了两类岩性流动孔喉下限半径的渗透率累积贡献率值,结果表明该渗透率累积贡献率值达到99.90%,从而实现了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的快速确定,为油田的储层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
时宇杨正明黄延章
关键词:孔喉半径核磁共振渗透率压汞
低渗透多孔介质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11
2010年
根据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建立了低渗透多孔介质数学模型,通过引入无因次渗透率变化系数描述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并基于黑油模型数值模拟系统,开发了低渗透多孔介质变渗透率数值模拟软件。采用矿场实际数据,分别使用达西渗流、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为常数的拟线性渗流和变渗透率渗流模型,对五点井网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渗流规律下的油井产油量、含水率、含油饱和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层渗透率分布。结果表明,变渗透率渗流模型计算的油井产油量、含水率和含油饱和度分布介于达西渗流和拟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模拟结果之间,油水井附近地层渗流能力强,远离主流线地层渗流能力弱;井距越小,地层渗流能力越强;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渗流过程中,达西渗流仅发生在井筒附近小面积区域内,地层大部分区域发生变渗透率渗流,且占据了地层渗流的主导地位,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弥补了其他方法未考虑渗透率变化因素的不足,变渗透率数值模拟软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
于荣泽卞亚南杨正明雷群齐亚东巩玉政
关键词:低渗透多孔介质数学模型数值模拟
核磁共振研究低渗透砂岩油水两相渗流规律被引量:16
2009年
低渗透岩芯孔喉细小,孔隙结构复杂,人造微观孔隙模型很难真实反映其微观孔隙结构。本研究利用真实岩芯,以去氢煤油为模拟油,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油水两相渗流规律,揭示了排驱和吸入过程的束缚水、残余油和采出油在不同孔隙中的分布,讨论了其形成机制,定量研究了驱替过程中渗吸作用的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隙中束缚水饱和度逐渐降低,大于0.1μm的孔隙空间是低渗透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而残余油主要分布在中小孔隙,并且低渗透储层渗吸作用明显。本研究丰富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王学武杨正明时宇李海波
关键词:低渗透核磁共振渗流残余油渗吸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两相渗流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根据岩心实验提出了两参数的非线性渗流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Buckly-Leverett方程建立了非线性非混相驱替方程.通过对该方程求解分析可知,与线性达西渗流相比,非线性渗流的驱油相率较差;同一含水饱和度下的含水率更高;而储层中各点的压力梯度更大,导致所需注采压差更大.说明有效的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比中高渗油藏更小的井距和更高的注采压力体系.
时宇杨正明黄延章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低渗透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