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423011400)

作品数:13 被引量:94H指数:8
相关作者:袁虹霞李洪连邢小萍孙炳剑于巧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小麦
  • 9篇黑胚
  • 9篇黑胚病
  • 7篇小麦黑胚病
  • 5篇抗性
  • 4篇小麦品种
  • 4篇链格孢
  • 3篇品种(系)
  • 2篇优质小麦
  • 2篇小麦品种(系...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 2篇抗性鉴定
  • 2篇病害
  • 2篇产毒
  • 1篇毒素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叶部
  • 1篇叶部病害

机构

  • 14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4篇李洪连
  • 14篇袁虹霞
  • 13篇邢小萍
  • 12篇孙炳剑
  • 4篇于巧丽
  • 3篇郜瑞敏
  • 3篇周慧
  • 2篇刘春元
  • 2篇王璟
  • 2篇代君丽
  • 2篇王会伟
  • 1篇张猛
  • 1篇殷宪平
  • 1篇王振跃

传媒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河南科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几种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自然病(?)法对河南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叶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在供试的27个品种中,表现抗3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2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1种病害的有3个,占11.11%;对4种病害都表现感病的2个,占7.41%,抗白粉病和叶锈病品种较多,抗纹枯病和叶枯病品种相对较少,
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抗病性
小麦黑胚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产毒条件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
<正>近年来,随着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种植,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及成熟期间气候的变化,小麦黑胚病日趋严重。由于黑胚病危害,导致小麦籽粒质量和等级下降,影响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已成为小麦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一些学者对小麦...
周慧郜瑞敏邢小萍孙炳剑袁虹霞李洪连
文献传递
不同抗黑胚病小麦品种接菌后丙二醛和总酚含量及PPO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4
2007年
在对6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穗部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前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及总酚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接菌后各品种PPO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在接菌后第3 d PPO活性达到峰值,而感病品种在接菌后第4 d PPO活性才达到峰值;接菌后抗病品种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呈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感病品种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缓慢下降然后再度上升;各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均在接菌后第2 d达到峰值,然后酚类物质含量开始下降,但感病品种下降速度明显比抗病品种快.
王璟周慧邢小萍袁虹霞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PPO酚类物质
河南省小麦黑胚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被引量:14
2011年
为明确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小麦黑胚病菌的主要类群,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种植的50个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籽粒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型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黑胚籽粒病原分离物包括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麦根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小麦链格孢(A.triticina),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63.0%、18.0%、12.2%和6.8%,不同品种小麦黑胚籽粒各种病原菌分离频率有一定差异。扬花后10 d利用孢子悬浮液接种进行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链格孢(A.alternate)和麦根腐蠕孢(B.sorokiniana)致病力较强。结合分离频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定链格孢(A.alternate)是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的优势病原菌。
代君丽于巧丽袁虹霞邢小萍张猛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链格孢
不同小麦品种(系)黑胚病发生及其对子粒危害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解河南省目前推广及新近选育的小麦品种(系)黑胚病的田间发生及其对子粒危害的影响,并在室内对田间收获的各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率、千粒重、发芽率及幼芽鲜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陕229和豫优1号发病最轻,黑胚率为2.0%和2.1%;漯麦4号发病最重.小偃803等43个品种黑胚子粒的千粒重是增加的,病、健子粒千粒重差值为0.71~6.96 g;仅有豫麦49号等5个品种黑胚子粒千粒重是降低的,病、健子粒千粒重差值为-0.08^-5.2 g.豫麦68号等35个品种的健康子粒发芽率高于病子粒,病、健子粒发芽率差值为-3.33^-20.0;新麦18等4个品种的黑胚子粒发芽率高于健康子粒,病、健子粒发芽率差值为3.33~10.0;山东95519等9个品种黑胚子粒和健康子粒的发芽率是一致的.豫麦70号等13个品种黑胚子粒萌发后的幼芽重是增加的,病、健子粒幼芽鲜重差值为0.000 6~0.004 4 g;郑麦9023等35个品种的黑胚子粒萌发后幼芽鲜重比健康子粒萌发后的幼芽鲜重减轻,病、健子粒幼芽鲜重差值为-0.000 2^-0.016 4 g.不同小麦品种的黑胚率与病、健子粒千粒重、发芽率和幼芽鲜重的差值之间没有相关性.
邢小萍殷宪平刘春元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黑胚病子粒
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评价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自然病圃法将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3种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系)中对叶枯病抗性较差,对白粉病、叶锈病抗性较好。其中,表现兼抗3种病害的有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号、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百农878等10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8.57%;兼抗2种病害的有郑农16、郑麦11、豫优1号等20个品种(系),占所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的57.14%;没有一个品种对3种病害都表现感病。
邢小萍刘春元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叶部病害抗性鉴定
不同抗黑胚病小麦品种接菌后几种酶活性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了接种链格孢菌前后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各3个)小穗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SOD、POD、PPO 3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接菌后,抗病品种SOD酶活性第2天达最大峰值;感病品种豫农9901的SOD最大值在第5天出现,豫麦57号和中育6号的SOD最大值在接菌后第4天出现,且酶活性低于抗病品种。对POD活性测定发现,在3个抗病品种中,豫优1号接菌后POD活性迅速攀升,直至第3天达最大峰值后迅速下降,国优1号和豫麦47号的POD活性均迅速升高,在接菌后1 d达最大峰值,到第3天第2次出现峰值,但没有第1次活性强。感病品种POD酶活性变化迟缓,豫麦57号在第3天POD活性最高,豫农9901和中育6号POD活性在第4天达到最大峰值,但没有抗病品种POD活性水平高。PPO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接菌后抗病品种PPO活性迅速上升,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第5天活性再次增强,但没有第1天活性强;感病品种接菌后2d变化不大,2d之后PPO活性急剧上升,并在第4天上升至最大,此后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说明,SOD、POD、PPO 3种酶在植物抗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于巧丽孙炳剑王璟邢小萍李洪连袁虹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品种抗性酶活性
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解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室内测定了2006年黑胚病发生严重的小麦品种漯麦4号的健康籽粒和发病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以及三叶期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结果表明,小麦发生黑胚病后,病粒导致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降低,尤其是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降低,各病级处理间差异显著,种子病级与上述生长因子呈负相关。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种质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重病粒。
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
小麦黑胚病菌链格孢产毒培养条件及其毒素的致病力测定被引量:5
2008年
对小麦黑胚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产毒条件及其粗毒素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在不同的培养基、pH值、培养天数所制备的毒素致病力差异显著,以初始pH值为4的PSK培养液中培养13~15 d时提取的粗毒素毒性最强,而且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种子根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小麦幼穗上接种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及其毒素均会造成黑胚症状,以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更为显著.
周慧郜瑞敏孙炳剑袁虹霞李洪连
关键词:链格孢毒素致病力生物测定
栽培因子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了播量、播期、灌水、施肥等栽培因子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量对小麦黑胚病的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黑胚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表现略有差异.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黑胚病均有影响,但灌水次数影响较大,随灌水次数的增加黑胚率升高,花期灌水有利于黑胚病的发生.在常量追肥条件下,随追肥次数的增加黑胚率升高.
王会伟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栽培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