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刑法
  • 2篇法治
  • 2篇法治意义
  • 1篇刑法解释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判例
  • 1篇适应性
  • 1篇司法
  • 1篇司法能动
  • 1篇判例
  • 1篇罪刑
  • 1篇罪刑法定
  • 1篇法典
  • 1篇法典化
  • 1篇法定
  • 1篇法解释
  • 1篇法律
  • 1篇法律的确定性
  • 1篇法治原则

机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3篇周少华

传媒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法学
  • 1篇法律科学(西...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刑法之确定性及其法治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在理论上,刑法之确定性意味着刑法制度本身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发现刑法问题之正确答案的机制;在实践上,刑法之确定性则表现为刑法制度所坚持的明确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诸多具体标准。法律的确定性是法治对法律的基本要求,刑法之确定性则是包含在罪刑法定这一法治原则之中的一项当然要求,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
周少华
关键词:法律的确定性刑法法治原则
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的制度功能被引量:10
2010年
在法典化制度下,建立一种与自身法律制度相适应的刑事判例制度并不会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相反,它反而可以保证刑法解释的客观性和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在增强刑法的社会适应性的同时,维护刑法的安定性价值。在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虽然不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拘束力,但作为刑法解释的一种规范化模式,刑事判例对司法活动具有导向性的说服力。通过该制度,刑法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有可能得到兼顾,司法知识获得自我积累和发展的机会,并为立法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周少华
关键词:刑事判例刑法解释
刑法之适应性及其法治意义被引量:17
2009年
刑法之适应性,就是指相对固定、简单和有限的刑法规范如何满足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需要。"许霆案"所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其实就是刑法的适应性问题。法律之适应性问题的存在实际上反映了法治的内在矛盾,亦即形式的法治观与实质的法治观之间的冲突。当代罪刑法定主义理念,已经将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法治观念的一种表达。而刑法之适应性机制,则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制度支撑。
周少华
关键词:适应性罪刑法定司法能动法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