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026)
-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友兆张俊凤郑华伟吴晓涛丑建立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地产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 采用改进后的灰靶模型,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江苏省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整治...
- 张俊凤刘友兆
- 关键词:土地整治改进熵值法
- 文献传递
-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协调度等级由初级协调转为良好协调,但协调度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协调发展度整体上逐年增加;(2)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3)按照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将31个省区分为7类,分别体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差异。应在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有效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郑华伟刘友兆丑建立
-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度
-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在界定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1995—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0658增加到0.7773,绩效水平经历了"低级水平—中级水平—良好水平"的演变历程;②投入水平和利用程度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利用效益和利用可持续性提高幅度较大;③投入水平和利用程度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4.83%和15.37%的速度增加,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首要因素;④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地均从业人数、人均建设用地、综合容积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因此,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
- 花盛吴晓涛
-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障碍度
- 基于集对分析的江苏省土地利用协调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从协调性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缺失,且受到"均衡发展"思想束缚、不能很好地描述不确定性问题,而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协调性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以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其次,引入集对分析思想,对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性和消耗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子系统同土地利用各效益子系统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度大多处于较为协调状态。其内部结构表明,虽然当前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消耗协调度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变化同土地利用效益之间基本呈现"均衡"发展态势。政府逐渐认识到用地规模的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追逐用地效益的提升成为发展的主线。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效益协调度和消耗协调度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持续增长态势。
- 班春峰刘友兆黄琪贾后辉
- 关键词:不确定性集对分析协调度
-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测度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33.81%;经济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因此,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 蔡俊刘友兆欧名豪
- 关键词: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省市域生态足迹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以江苏省各地市生态足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和分析2009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江苏省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各地市都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资源生产效率从南到北呈明显梯度变化。具体表现为:1)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都表现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苏南地区;2)各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都小于0.1,其区域差异为南北两端好于中部,南部的镇江市、苏州市最好,苏中的扬州市、南通市较差;3)苏南地区资源生产效率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而苏中地区又明显高于苏北地区。
- 吴晓涛郑华伟刘友兆
- 关键词:能值分析生态足迹
- 城市扩张用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动态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5
- 2013年
- 基于协整理论,采用改进熵值法、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等方法,评价了1990—2008年南京市用地扩张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两类效益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两类用地效益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45.36%;(3)生态环境效益是社会经济效益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证实;(4)生态环境效益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高的主要推动力,20a后生态环境效益对两类效益的解释水平分别高达85.27%和93.89%。因此,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益的推动作用,采用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策略:即短期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的管理效率;长期内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张俊凤徐梦洁郑华伟刘友兆
-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益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
- 农村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2
- 2013年
- 基于"新三农"问题的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可持续稳定和农业生态安全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构建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灰靶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影响效应显著,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综合效应来看,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从分层效应来看,江苏土地整治在维护农村可持续稳定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但在农民权益保护和农业生态安全维护方面略有不足,忽视了土地整治过程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生态风险问题。因此,有必要转变现阶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以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应。
- 张俊凤刘友兆
- 关键词:土地整治
- 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22
- 2013年
- 从1990-2010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出发,对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城市的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上海、南京的经济增长与建成区扩张之间存在双向和单向因果关系并存的现象,经济增长已明显步入转型期,而杭州、无锡的经济增长却仅是建成区扩张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于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方式不太合理。因此,应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调控和供后监管政策,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张俊凤刘友兆
- 关键词:经济增长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长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