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2cca04600)
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2cca04600)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莲梅张广兴杨青李新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的天气成因被引量:13
- 2006年
- 应用乌苏、炮台和石河子3个气象站1961-2003年7月10日-8月15日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现有的棉花生长发育观测资料,选出棉区最严重的3次障碍型冷害过程,分析冷害天气前期、过程中的光、热、水和风速气象要素的特点和天气成因。结果表明:①产生障碍型冷害天气过程是持续3d以上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0℃的强降温天气,连续的阴雨、无日照加重冷害的影响,即阴冷湿型危害重于冷干型。②盛夏持续性低温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是100hPa南亚高压北侧的副热带锋区上的低槽,南亚高压双体型导致副热带槽偏南(40°N以南)造成阴冷湿型冷害,单体型导致副热带槽偏北(40°N以北)造成冷干型冷害。③500hPa中纬地区为经向环流,伊朗高压脊强烈向北发展导致北方冷空气南下,在中亚形成深厚稳定的冷性低涡,该低涡冷空气低于-20.0℃,从而造成持续性低温过程,低涡偏南(40°N以南)降水较大造成阴冷湿型冷害,低涡偏北(40°N以北)降水较小且不连续造成冷干型冷害。
- 杨莲梅李新建
- 关键词:棉花障碍型冷害气象要素大气环流
- 粒子散射系数在沙尘天气观测分级中的初步分析
- 利用2004年4月20日—5月2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浊度计和能见度仪逐日每5分钟一次的加密观测资料及相应的地面气象常规沙尘观测记录,根据中国气象局沙尘暴观测分级标准分析了粒子散射系数在各级沙尘天气中的特征,表...
- 杨莲梅张广兴魏文寿袁玉江杨青魏荣庆
- 关键词:浊度计
- 文献传递
- 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的天气成因研究
- 应用北疆棉区的乌苏、炮台和石河子三个气象站1961~2003年7月10日~8月15日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现有的棉花生长发育状况观测资料,选出棉区最严重的3次障碍型冷害过程,分析冷害天气过程前期、过程中的光、热、水和风速气...
- 杨莲梅李新建
- 关键词:气象要素大气环流
- 文献传递
- 南疆盆地翻山型沙尘暴环流动力结构分析被引量:22
- 2006年
- 2003年4月8日至9日发生了一次超极地冷空气入侵新疆并翻越天山造成南疆盆地大范围强沙尘暴过程,分析沙尘暴强盛期的高度场、高空急流异变、螺旋度场、散度场和不稳定发展,揭示了该类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①伊朗高压的爆发性发展与乌拉尔山脊叠加形成长波脊,导致泰米尔半岛的极地强冷空气南下,并直插新疆越过天山到达塔里木盆地,造成大范围沙尘暴天气;②强沙尘暴天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西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爆发性南下并强烈发展;③高空西风急流发生异变在南疆盆地上空形成急流区,并通过动量下传导致地面大风,是大范围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条件;④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低层为正值、高层为负值,揭示强的旋转上升运动是大范围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条件。⑤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易于发生近地面大风和上升气流;⑥该次沙尘暴是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大气层结处于对流中性或对流不稳定状态,但都有强的斜压不稳定发展,并冷暖空气交换剧烈。沙尘暴影响前塔里木盆地有一个能量明显聚集期,但聚集时间很短。
- 杨莲梅张广兴杨青
- 关键词:动力结构高度场散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