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67)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5
相关作者:郭世华岳淑芳侯国峰马庆王秀娟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小麦
  • 8篇籽粒
  • 8篇籽粒硬度
  • 6篇普通小麦
  • 5篇性状
  • 4篇小麦品种
  • 3篇品质性状
  • 3篇麦区
  • 3篇基因
  • 3篇春小麦
  • 2篇冬播
  • 2篇冬小麦
  • 2篇亚基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基因型
  • 2篇分子标记
  • 2篇SDS-PA...
  • 2篇春小麦品种

机构

  • 15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包头市种子管...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郭世华
  • 6篇侯国峰
  • 6篇岳淑芳
  • 4篇马庆
  • 4篇廉博
  • 4篇王秀娟
  • 4篇刘丽
  • 3篇于亚雄
  • 2篇杨金华
  • 2篇胡银星
  • 2篇王洪刚
  • 2篇程耿
  • 1篇王四清
  • 1篇逯晓萍
  • 1篇何中虎
  • 1篇王昆鹏
  • 1篇白民瑜
  • 1篇刘爽
  • 1篇王金霞
  • 1篇廉搏

传媒

  • 7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g和11.0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g和10.3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郭世华刘丽于亚雄逯晓萍
关键词:品质性状基因型
小麦籽粒硬度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5年
籽粒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主要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为了在生化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研究籽粒硬度,加快小麦品质改良进程,从籽粒硬度理论假说、硬度测定方法、遗传学基础、生化基础、硬度与品质的关系,以及主效基因等位变异和遗传转化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在籽粒硬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郭世华何中虎马庆王洪刚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FRIABILINPUROINDOLINE生化标记分子标记
部分引进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以株高、穗长、韧度、有效分蘖、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为指标,对引进的17份冬小麦和63份春小麦品种(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参试小麦材料分为3类,其中24份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它们的株高和主茎穗长平均值较大,且植株的韧度较大,分蘖相对较多,不孕小穗数较少,单穗籽粒数和粒重都较高;5份品种(系)的株高很低,植株韧度较小,有效分蘖少,结实小穗数少,单穗粒重较低,不宜选作杂交亲本。
岳淑芳郭世华王秀娟侯国峰廉博
关键词:小麦聚类分析种质资源
小麦Wx-A1和Wx-B1亚基的生化与分子标记检测
2007年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Wx亚基的缺失类型,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和STS分子标记技术对99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Wx-A1和Wx-B1亚基的缺失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中Wx-B1亚基缺失的有19份,未检测出Wx-A1亚基缺失材料。STS标记结果中,Wx-7A位点的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1 172 bp的特异带,即Wx-A1a基因出现;Wx-7A位点的共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593 bp的特异带,在缺失类型中扩增出一条574 bp的特异带。Wx-4A位点的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425 bp的特异带,即Wx-B1a亚基出现,而在缺失该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扩增出该特异带。
廉博郭世华侯国峰岳淑芳王秀娟
关键词:普通小麦WX蛋白SDS-PAGE分子标记
南方冬麦区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为了明确区试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选择南方冬麦区43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江苏白马湖农场、南京、江苏里下河和武汉4个区试地点种植,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平均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依次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4个试验点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系)频率依次为23.3%、39.5%、32.6%和7.0%,变异系数分别为5.4%~9.9%、3.4%~8.0%、5.3%~9.9%和3.0%~9.7%;稳定性较差的品种(系)频率依次为39.5%(软质或混合麦)、9.3%、44.2%和41.9%,变异系数分别为21.1%~72.7%、12.2%~74.2%、12.1%~20.3%和25.1%~62.8%.
郭世华
关键词:冬小麦品质性状
云南低纬高原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硬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对云南省有代表性的16个试点的18个田地麦区试品种进行了单籽粒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凤系02-98、临麦10号、963F7-4和靖0123的硬度值较高,分别为74.8、73.2、73.1和64.4,而楚22-41、022-3、楚21-35、00D2-33、楚20-7和99D2-405皆为软质麦。就地点而言,德宏地区和昆明地区较适合种植硬度值较高的小麦品种,而保山地区和大理地区适合发展软质小麦。
刘丽于亚雄郭世华胡银星杨金华程耿
关键词:普通小麦生态环境籽粒硬度
部分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及单粒硬度的频率分布被引量:2
2005年
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定仪对55份春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及其单籽粒硬度的频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系)籽粒硬度变幅为11±18~86±16,其中硬质麦34份(1级29份、2级4份、3级1份),混合麦14份(2级4份,3级10份),软质麦7份(4级1份,5级6份),硬质、混合和软质类型比例分别为61.8%、25.5%和12.7%,极硬或极软类型少。东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北部春麦区软质和混合麦比例较高。籽粒硬度的分类与不同硬度范围单籽粒频率分布及其硬度均值有关,硬质麦硬度低于46的籽粒占1%~19%,高于47的籽粒比例为77%~99%,硬度均值58±18~86±16;混合麦硬度指数低于46和高于47的籽粒分别为26%~60%和40%~74%,硬度均值45±19~57±20。软质麦硬度指数低于46的籽粒为81%~97%,高于47的籽粒为3%~20%,硬度均值为11±18~33±19;软质或硬质品种籽粒分布集中,一致性较好;混合型品种籽粒分布分散,一致性较差。
郭世华马庆王四清
关键词:春小麦籽粒硬度
小麦籽粒硬度及其Pinb-D1基因等位变异的STS标记检测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明确内蒙古春小麦和部分引进冬小麦的籽粒硬度及其等住变异类型,用SKCS 4100单籽粒谷物硬度仪和STS分子标记对17份冬小麦、87份春小麦品种和38份春小麦高代品系的籽粒硬度及其Pinb-D1a、Pinb-D1b和Pinb-D1c等位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4份冬、春小麦品种中,籽粒硬度指数变幅为1±16-74±21,其中软质、混合和硬质麦频率分别为23.1%、49.0%和27.9%;Pina—D1a/Pinb-D1a、Pina—D1a/Pinb-D1b和Pina—D1a/Pinb-D1c基因型分别为68份、27份和4份。在38份高代品系中,籽粒硬度指数变幅为0±18~49±17,软质和混合麦频率分剐为68.4%和31.6%,Pina—D1a/Pinb-D1a和Pina—D1a/Pinb-D1b基因型分别为20份和18份。
郭世华岳淑芳王金霞侯国峰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STS
中国部分冬、春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系的A-PAGE检测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在春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种质资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来自中国部分冬、春麦区的106份小麦品种和132份品系进行1BL/1RS易位系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有63份为1BL/1RS易位系,频率为26.5%。其中106份品种中30份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种的28.3%,且不同麦区之间1BL/1RS易位品种的频率不同。东北春麦区未发现1BL/1RS品种;西北春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高,均为50%;北部春麦区和青藏高原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低,分别为16%和25%;冬麦区1BL/1RS易位系频率也较高(44%)。132份品系中,33份品系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系的25%。
王秀娟郭世华郝云凤白民瑜岳淑芳廉搏侯国峰
关键词:小麦A-PAGE
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品种资源,以引进的57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和单籽粒硬度仪(SKCS)分析了这些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籽粒硬度。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21种亚基组合,30份材料具有5+10亚基,10份2^*,9份17+18,1份13+16。5+10和2^*在硬质麦中出现的频率较混合麦高,在软质麦中的频率最低,17+18在混合麦中的频率较高。HMW—GS组合中,Null、7+9、2+12和1、7+8、2+12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7.5%和14.0%,个别品种还同时聚合有1A、1B、1D上的优质亚基。参试品种(系)含硬质麦32份(1级20份、2级12份),混合麦15份(2级3份,3级12份),软质麦10份(4级6份,5级4份),籽粒硬度的分布范围为12~74。春小麦和冬小麦材料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5508和0.5733,表明春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位点的遗传变异略低于冬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A、B和D基因组的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4975、0.6487和0.5403,说明Glu—B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Glu—D1位点,Glu—A1位点最低。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