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10017)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冠军任洲鸿颜丙振更多>>
-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从“对立”到“和谐”——资本-劳动关系历史演变的劳动价值论阐释被引量:4
- 2008年
- "资本-劳动"的二元对立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理论成果,而马克思严格定义的雇佣劳动概念是这一理论模型的逻辑基础。学术界对雇佣劳动概念的历史性质和理论建构性质的忽视是导致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诸多误解与质疑的主要原因。在现代科技劳动日益普遍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的资本-劳动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要求。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由掌握精神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为首的崭新的人类发展阶段。因此,马克思"资本-劳动"二元对立理论应该在历史发展运动中加以重新审视。
- 任洲鸿
- 关键词:资本-劳动二元对立雇佣劳动
- 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探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界定抽象劳动概念的适用范围,致使人们对作为商品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的误读或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明确区分生理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与经济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是准确把握抽象劳动概念的经济学本质的一种积极理论尝试,并使商品经济中的商品二重性与未来产品经济中的产品二重性获得一种新的理论解析,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都不无裨益。
- 任洲鸿
- 关键词:生理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商品二重性
- 价值创造视域中科技劳动与生产劳动的融合及其理论意义——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考察被引量:1
- 2010年
-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视域来审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科技劳动和生产劳动趋于相互融合的态势。一方面,我国经济理论界乃至经济哲学界关于"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的争鸣,使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不断地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领域拓展,以至于将科技劳动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范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哲学界乃至经济理论界关于"什么是科技劳动"问题的探讨,使科技劳动不断地从知识生产领域向现代经济社会诸领域拓展,以至于使创造价值的各种劳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成为了"科技化的劳动"或"科技劳动"。并且由现代经济社会之劳动方式的转变所呈现的新特征所决定,创造价值的劳动已形成"以科技劳动为核心"和"以准科技劳动为辅助"的新型生产劳动系统,以至于使传统的科技劳动和生产劳动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这一研究,对于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劳动力资本化理论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刘冠军任洲鸿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 “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被引量:2
- 2008年
- 理论界所谓的精神劳动就是脑力劳动或智力劳动,其本质是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作为精神劳动的产物,也具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经济特征,而科学知识是精神产品的典型代表,并且日益表现为精神生产资料,故澄清对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等概念的模糊认识和误解,是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理论的首要任务。
- 任洲鸿刘冠军
- 关键词:科学知识
- 国内近年来关于劳动力资本化问题的研究述评被引量:6
- 2010年
- 近十余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劳动力资本化问题的研究探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研究视角主要着眼于经济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局部问题。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诸多理论分歧,另一方面,对"劳动力资本(化)"的理论阐释存在着诸多缺陷和概念上的混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所掌握和占有的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产资料,既是其"就业资本",又是其"创业资本"。劳动力资本化过程与劳动者劳动致富过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因此,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尚待系统构建,这也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
- 任洲鸿刘冠军
-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
- 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7
- 2008年
- 从科学理性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然而它在当今科技时代却陷入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它难以直接地正面回答这一时代的现实问题。这一困境的产生,既有理论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技时代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对象域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精神生产领域特别是科技生产领域,将价值创造的主体从在企业现场进行劳动的"狭义的工人阶级"扩展到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义的工人阶级";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简化掉"和"抽象掉"的以复杂脑力付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因素凸现出来,并根据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重新加以整合,将其发展为与科技时代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 刘冠军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 马克思商品“二分法”的理论探析——新技术革命时代劳动价值论认识的一个可能视角被引量:2
- 2008年
- 商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分析与批判的起点。但是,囿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真正进入马克思经济分析视域的商品都是物质商品,整个商品世界划分为劳动力与其它商品。新技术革命时代,应该重新审视马克思商品"二分法"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在各期经济学手稿中对非物质商品的精辟论述,从而在充实与完善马克思商品"二分法"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
- 任洲鸿
- 关键词:劳动力
- 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中的考察被引量:5
- 2008年
- 在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视域中,现代科技企业的价值生产和运行,一方面展示为由"初级价值链"、"二级价值链"和"三级价值链"在横向维度上所形成的现代科技企业的三个"价值源"及其相对应的三股"价值流"的运行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为由"价值源泉链条"、"价值增殖链条"和"价值递进链条"在纵向维度上所形成的现代科技企业的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运行过程。两个维度上的六条"价值链"相互联结、纵横交叉和有机叠加,共同构成了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
- 刘冠军
- 关键词:价值链
- 从“二因素”到“二重性”:论马克思经济学术语转换的内在逻辑--评晏智杰教授的《对财富与价值二分论的解析》
- 2008年
- 从商品"二因素"到商品"二重性"之间的经济学术语转换体现了马克思实现理论批判的内在逻辑。其中,商品"二因素"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商品"二重性"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二重性学说并没有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得到"明确表述",也没有随着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而"终结",更不是将实物财富与价值财富"截然加以分裂"的学说。
- 任洲鸿
- 关键词:劳动二重性内在逻辑
- 科技商品的价值及价值实现分析
- 2009年
-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科学界定了科技商品的定义,一方面确定科技商品属于商品的范畴,阐述了科技商品和一般商品的共性;另一方面科技商品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社会商品的价值的确定是以一般商品为标准的社会环境下,重点分析科技商品的价值量确定的困难,并根据科技商品本身的特征分析其原因,最终得出解决科技商品价值量确定和价值实现的办法。
- 颜丙振刘冠军
- 关键词:信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