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634C03030204)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延青王敏陈建袁孟彪许晓群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莱菔子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Caco-2凋亡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莱菔子素(SFN)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观察10-100μmol/L SFN对Caco-2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30-100μmol/L浓度范围的SFN抑制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25μmol/L处理组无明显改变,50、75、100μmol/L处理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典型者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SFN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FN对Caco-2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大剂量SFN诱导Caco-2细胞凋亡。SFN对Caco-2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两条途径实现的。
- 王敏李延青高艳景陈建马道新袁孟彪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细胞凋亡
- 靶向Nrf2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06年
- 目的:利用pSUPER载体构建针对人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Nrf2)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Nrf2基因在结肠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珐:设计特异性针对Nrf2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及相应的对照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SUPER-Nrf2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同时转染pEGFP-N1质粒,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监测转染效率,共转染pEGFP-N148h后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瞬时及稳定转染细胞Nrf2基因的表达,观察稳定筛选出的细胞中UGT1A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U-PER-Nrf2。转染后24-96h,荧光显微镜及FCM检测显示转染效率为30%-75%。瞬时转染pSUPER-Nrf2-A2,pSUPER-Nrf2-B2重组质粒Nrf2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瞬时转染72h及稳定转染后,pSUPER-Nrf2-A1,pSUPER-Nrf2-B1可显著抑制Nrf2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显示,稳定筛选出的细胞中UGT1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Nrf2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筛选并获得低表达Nrf2基因的稳定克隆,筛选出的细胞UGT1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表明Nrf2可能对UGT1A酶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 杨晓云李延青梁晓红郭玉婷袁俊华张燕朱强
- 关键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RNA干扰结肠肿瘤
- 莱菔子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6
- 2005年
- 王敏李延青陈建于涛马道新袁孟彪
-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凋亡细胞质
- 莱菔子素诱导结肠癌Caco-2细胞株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的表达及其机制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莱菔子素(SFN)对结肠癌Caco-2细胞株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SFN诱导Caco-2细胞株UGT1A及其同功型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UGT1A的催化活性;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核转录因子Nrf2的转位。结果(1)10~35μmol/LSFN处理组UGT1AmRNA相对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mRNA表达量与SFN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25μmol/LSFN处理组的诱导作用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强,呈时间依赖性。25μmol/LSFN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UGT1A1(P=0·006)、UGT1A8(P=0·017)、UGT1A10(P=0·008)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0μmol/LSFN作用于结肠腺癌Caco-2细胞株24h,随着浓度的增加,UGT1A蛋白带的灰度值比值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在SFN处理组N-OH-PhIP-N2葡萄糖醛酸甙的峰值明显增高。(4)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在对照组细胞质中看到Nrf2红色荧光标记,而在25μmol/LSFN处理24h组的细胞可在胞核内看到强烈的红色荧光,表示这种信号转导因子的细胞内转位。结论(1)小剂量的SFN能诱导UGT1A及其同工型UGT1A1、1A8、1A10mRNA表达,UGT1A蛋白表达增加,对杂环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增强。(2)SFN有可能通过核转录因子Nrf2激活UGT1A基因的转录表达。
- 王敏李延青钟宁陈建许晓群袁孟彪
- 关键词:结肠癌
- UGT1A基因亚族在结肠粘膜及肝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基因位点在结肠粘膜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结肠癌病例组25例,正常人肠道粘膜20例、正常肝组织12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肠癌组、正常人肠道粘膜、肝组织中UGT1AmRNA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UGT1A蛋白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UGT1A蛋白的荧光定位及表达强度。结果:结肠癌组织中UGT1AmRNA表达低于其周围正常粘膜,而后者低于正常人肠粘膜的表达量,正常人群结肠粘膜中,UGT1AmRNA表达总体低于肝组织,P<0.01。结肠癌组、正常人结肠粘膜组织呈现个体差异性表达,而肝脏组织的表达较均质;结肠癌组织、癌周正常粘膜及正常人肠道粘膜中,UGT1A各同工型的表达例数均不相同。UGT1A1、1A3、1A4、1A6、1A9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低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而UGT1A8、1A10在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高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肝组织中12例全部均质表达UGT1A1、UGT1A3、UGT1A4、UGT1A6、UGT1A9;UGT1A蛋白灰度比值在结肠癌组织显著低于其周围正常组织,后者又低于正常人肠粘膜,P<0.01。各组内蛋白表达的深浅度亦各不相同,而肝组织的蛋白表达较均质;UGT1A蛋白在结肠定位于粘膜层的上皮细胞,在肝小叶中可见整个肝小叶均质的荧光定位。两种组织的单个细胞内荧光强度等同可比,但单个癌细胞的荧光强度低于正常粘膜上皮细胞。结论: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表达不仅存在于结肠癌组织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亦存在于正常人群肠粘膜,而肝脏呈均质性表达;结肠粘膜上皮UGT1A基因位点在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均存在着差异性,不同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表达的结果。
- 王敏孙德峰李延青陈建汪治敏许晓群袁孟彪
- 关键词:结肠肿瘤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基因表达
- 结直肠癌组织中葡糖醛酸基转移酶2B表达水平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检测葡糖醛酸转移酶2B家族(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2B,UGT2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肠癌变中的意义。方法病例组32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对照组14例正常人群黏膜,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葡糖醛酸转移酶2B家族(UGT2B)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GT2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内的表达。结果UGT2B在结肠黏膜内呈多态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UGT2B4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UGT2B7、UGT2B15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UGT2B7蛋白蛋白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186±0.109和0.409±0.171)低于正常结肠黏膜0.684±0.117(P<0.05)。结论与正常结肠黏膜比较,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UGT2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UGT2B同工酶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是结直肠癌变的机制之一。建议具有低活力UGT酶表达的个体应远离接触致癌物的工作,并戒烟,对于防止这些高危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燕李延青张尚忠郭玉婷袁俊华杨晓云王敏卢雪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癌变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