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37)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 H指数:8 相关作者: 张成武 李爱芬 黄罗冬 万凌琳 张文源 更多>> 相关机构: 暨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标志链带藻合成淀粉和油脂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以标志链带藻(Desmodesmus insigni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该藻生长、总脂和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该藻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硝酸钠、碳酸氢铵或尿素为氮源,5个氮浓度(3、6、9、12和18 mmol/L)的BG-11培养基培养标志链带藻,采用干重法测定生物质浓度、重量法测定总脂、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含量。【结果】标志链带藻在3种氮源下均能很好的生长。最高油脂含量出现在3 mmol/L硝酸钠实验组,达到32.61%(d.w)。当18 mmol/L碳酸氢铵作为氮源时,总碳水化合物与淀粉的含量以及产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56.54%(d.w)和55.33%(d.w)、0.24和0.23 g/(L·d)。以尿素为氮源时,其生物质浓度和各组分含量与其它氮源实验组差别不大,均有利于该藻的生长及各生化组分含量的积累。【结论】以该藻种生产生物能源的成本等综合考虑,以18 mmol/L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氮源培养标志链带藻最优。 吴桂秀 黄罗冬 高保燕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生物质 总脂 碳水化合物 淀粉 不同氮限制水平对硅藻金色奥杜藻(Odontella aurita)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硅藻是海洋中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氮、磷、硅等元素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海洋浮游植物通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胁迫,在海洋自然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经常受到营养因子的限制,表现为生长速率降低、细胞蛋白减少、色... 王璐瑶 桑敏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 文献传递 不同培养条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研究材料,比较了Na NO3、NH4HCO3和CO(NH2)2为氮源的两种培养基(m L1和ASW培养基)对其生长和生物活性成分(岩藻黄素、金藻昆布糖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时相积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脂肪酸组成和总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以m L1培养基培养时,三角褐指藻的生物质质量浓度明显高于ASW培养基培养时的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尿素优于其他两种氮源,最大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为3.7 g/L。不同培养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的时相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最高积累量分别为:13.27 mg/g(Na NO3)、13.23 mg/g(CO(NH2)2)和13.89 mg/g(NH4HCO3)(m L1);13.2 mg/g(Na NO3)、14.92 mg/g(CO(NH2)2)和13.6 mg/g(NH4HCO3)(ASW),由此可知氮源对岩藻黄素积累量影响不大。金藻昆布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最大积累量分别为9.82 mg/g(NH4HCO3)(m L1)和8.59 mg/g(Na NO3)(ASW)。不同培养条件下其总脂含量变化不显著,均在培养末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8%(NH4HCO3)(m L1)和23.79%(Na NO3)(ASW);其主要脂肪酸组成为: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花生一烯酸(C20:1)、木焦油酸(C24:0)和EPA,其中,EP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尿素最有利于EPA的积累。 张文源 高保燕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三角褐指藻 岩藻黄素 二十碳五烯酸 布那迪栅藻异养培养条件的优化和生化组成含量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布那迪栅藻(Scenedesmus bernardii)异养培养条件及不同碳源、氮源对其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时所需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其最适质量浓度为50.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其最适质量浓度为2.7 g/L;摇瓶培养时所获得的最大生物量达24.8 g/L。布那迪栅藻异养培养时细胞内主要积累碳水化合物,其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58.2%,最高产率为1.05 g/(L·d);其次积累总脂,含量为细胞干重的30.9%,最高产率为0.64 g/(L·d)。 高保燕 陈小妹 雷学青 万凌琳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异养培养 总脂 碳水化合物 利用平板反应器大量培养高产油绿藻——尖状栅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规律 2014年 以新近分离的淡水绿藻——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BG-11培养基中的初始NaNO3浓度降低为6.0mmoL/L和3.6mmol/L,利用新设计的内置拉筋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尖状栅藻(S.acuminatus)进行大量培养。测定不同时相的生物量、总脂含量、脂组分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尖状栅藻(S.acuminatus)大量培养时的生长和油脂积累规律。当初始NaNO3浓度为6mmol/L时其最高生物量(6.27g/L)明显高于初始NaNO,浓度为3.6mmol/L时的生物量(5.30g/L);而最高的总脂含量在初始NaNO3浓度为3.6mmol/L时获得为干重的56.6%,高于初始NaNO3浓度为6mmol/L时的总脂含量(51.6%)。总脂经硅胶柱层析分级后得到三种类型的脂组分:中性脂、糖脂和磷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中性脂含量逐渐增加,培养至18d后,中性脂的含量分别达到总脂的90.9%(6mmol/LNaN03)和92.0%(3.6mmoL/LNaNO,)及干重的47.5%(6.0mmol/LNaNO3)和51.4%(3.6mmol/LNaNO3)。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麻油酸和亚麻酸,这六种脂肪酸在不同时相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89.92%-96.18%(占总脂肪酸)和12.5%-50.7%(占细胞干重)。总脂、中性脂及总脂肪酸单位体积产率分别为:0.18g/L/d,0.16g/L/d和0.15g/L/d(6.0mmol/LNaNO3)及0.16g/L/d,0.15g/L/d和0.15g/L/d(3.6mmol/LNaNO3)。研究结果表明,尖状栅藻(S.acuminatus)是一株易于规模化培养、脂肪酸组成适合于生物柴油生产的高产油微藻。 雷学青 卢哲 高保燕 张文源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油脂 脂肪酸 生物柴油 真核藻类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0年 藻类是一类复杂的生物类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占据关键性的发育地位,它一直以来被作为植物中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为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同时,藻类在人类的生活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十多年来,基因组学的研究在藻类的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研究不同藻类的遗传进化与代谢途径的多样性,迄今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相继开展了51种真核藻类的基因组学研究。通过藻类基因组的解析促进了人们对不同类型藻类的遗传结构、特殊发育过程、分子进化和其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全面了解,加深了人们对藻类特殊代谢产物(色素,多糖,油脂,萜类和酚类等)相关代谢途径及其调控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藻类生物资源。因此,本研究详细地综述目前真核藻类基因组的研究历史与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去探索藻类生物学的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黄罗冬 高保燕 王飞飞 张成武关键词:基因组 遗传进化 Co-Production of Lipids, Eicosapentaenoic Acid, Fucoxanthin, and Chrysolaminarin by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Cultured in a Flat-Plate Photobioreactor Under Varying Nitrogen Conditions 被引量:8 2017年 The marin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is a polymorphological, 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and well-studied model of unicellular microalga. This diatom can accumulate diverse important metabolites. Herein, we cultured P. tricornutum in an internally installed tie-piece flat-plate photobioreactor under 14.5 m mol L^(-1)(high nitrogen, HN) and 2.9 m mol L^(-1)(low nitrogen, LN) of KNO_3 and assessed its time-resolved changes i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N was inductive to accumulate high biomass(4.1 g L^(-1)). However, the LN condition could accelerate lipid accumulation in P. tricornutum. The maximum total lipid(TL) content under LN was up to 42.5% of biomass on day 12. Finally, neutral lipids(NLs) were 63.8% and 75.7% of TLs under HN and LN,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EPA ranged from 2.3% to 1.5% of dry weight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under the two culture conditions. Peak volumetric lipid productivity of 128.4 mg L^(-1)d^(-1) was achieved in the HN group(on day 9). The highest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values of EPA, chrysolaminarin, and fucoxanthin were obtained in the exponential phase(on day 6) under HN, which were 9.6, 93.6, and 4.7 mg L^(-1)d^(-1),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extractable amounts of lipids, EPA, fucoxanthin, and chrysolaminarin could be obtained from P. tricornutum by regulat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GAO Baoyan CHEN Ailing ZHANG Wenyuan LI Aifen ZHANG Chengwu高、低氮浓度对2株真眼点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氮浓度对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的2株高产油微藻大真眼点藻(Eustigmatos magnus,EM)和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polyphem,EP)的细胞形态、生长、总脂含量、脂质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时序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高氮(18.0 mmol/L NO3--N)和低氮(3.6 mmol/L NO3--N)浓度培养微藻。【结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大真眼点藻(E.magnus)和波氏真眼点藻(E.polyphem)营养细胞具有1个周生的裂叶状叶绿体,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能够振动的颗粒物,以及一个较为明显的红色色素体;生殖方式通过形成2个D形或4个四角形的似亲孢子;随着培养周期的延伸和营养盐的消耗,细胞中油体逐步形成,其数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氮浓度对2种微藻的总脂积累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低氮浓度下2种微藻的生物质浓度分别为9.0 g/L和8.5 g/L,均低于高氮浓度下的生物质浓度。而低氮浓度下2种微藻的总脂、中性脂和总脂肪酸的含量以及总脂、中性脂与总脂肪酸的单位体积产率均明显高于高氮浓度组,其最高值分别为:59.10%、51.90%、46.95%和0.28、0.24、0.22 g/(L·d)(EM);64.20%、56.80%、50.01%和0.32、0.28、0.25 g/(L·d)(EP)。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微藻的脂肪酸主要成分均为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四者的总含量(占总脂肪酸)分别达到85.83%和85.48%,其中棕榈油酸的含量最高。【结论】低氮浓度胁迫有利于大真眼点藻和波氏真眼点藻细胞内油脂的积累,两种微藻均为适合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油脂生产藻株。 吴桂秀 高保燕 周芷薇 雷学青 黄罗冬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总脂 脂肪酸 光强和氮源及其浓度对缺刻缘绿藻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对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Reisigl)S.Watanabe)在不同光强和氮源及其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缺刻缘绿藻在3种氮源条件下均能较好地生长。在高氮浓度条件下,增大光强能显著提高缺刻缘绿藻的生物量并促进油脂和AA的积累。缺刻缘绿藻在300μmol·m-2·s-1光强、8.8 mmol·L-1Na NO3条件下生物量达到最大(4.17 g·L-1)。油脂含量在100μmol·m-2·s-1光强、1.0 mmol·L-1氮浓度下达到最高,分别为41.17%(Na NO3)、42.04%(NH4HCO3)和39.96%(CO(NH2)2)。AA绝对含量在300μmol·m-2·s-1光强、2.9 mmol·L-1Na NO3条件下达到最高,占细胞干重的16.44%。油脂和AA产率,在300μmol·m-2·s-1光强、以Na NO3为氮源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34.6 mg·L-1·d-1(1.0 mmol·L-1)和35.85 mg·L-1·d-1(2.9 mmol·L-1)。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选择NH4HCO3(5.9 mmol·L-1)和CO(NH2)2(2.9 mmol·L-1)为氮源、在300μmol·m-2·s-1高光强下培养缺刻缘绿藻进行AA的生产为最优方案。 印尤强 黄罗冬 胡强 张成武关键词:缺刻缘绿藻 光照强度 总脂 花生四烯酸 岩藻黄素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制备技术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15年 岩藻黄素,又称岩藻黄质或褐藻黄素,是1种脂溶性色素,为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含有1个多烯烃骨架,属于丙二烯型类胡萝卜素。它主要来源于异鞭藻门的褐藻和硅藻以及定鞭藻门的藻类。本文介绍了岩藻黄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并对岩藻黄素经典的与现代绿色的提取方法以及多种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岩藻黄素的各种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抗肥胖、抗氧化、抗痘、抗糖尿病、抗疟疾和抗血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的报道。 张文源 高保燕 雷学青 李爱芬 吴洁 张成武关键词:岩藻黄素 生物合成途径 生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