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3002-004-03)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宴兵肖云鹏唐浩坤黄俊陶振林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空军预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基于社交网络的智能手机轻型安全认证协议设计被引量:4
- 2013年
- 传统的基于PKI的公钥加密认证方式,以其高的计算需求对资源受限的智能终端提出新的挑战。考虑到现实手机通讯网络具有社交网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智能手机轻型安全认证协议,使用Kerberos协议分发对称密钥,使用对称加密方式替换原来公钥加密方式,结合用户常用联系人数量小的特性规避了大规模密钥分发和管理问题,并使用BAN逻辑对协议安全性进行形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协议在智能手机上运行速度快,资源需求量少,终端续航时间长。
- 刘飞飞刘宴兵
- 关键词: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安全认证协议
- WSNs中基于幻影单径路由的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被引量:7
- 2013年
- 在目标监测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攻击者可以通过流量监听、节点妥协等方式逆向追踪数据源的位置。为抵御此类攻击者,提出了一种数据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利用基于单向哈希链的数据源匿名机制以及幻影单径路由协议,分别从数据内容和传输路由路径两方面保护了数据源的位置隐私。性能分析表明,与已有的幻影单径路由协议相比,该策略能实现源节点的匿名,并且在能量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数量更多、位置更加多样的幻象节点,同时使这些幻象节点能够尽量远离数据源,能更好地提高源节点位置的隐私安全。
- 陶振林刘宴兵李昌玺
- 关键词:位置隐私保护
- 车联网安全模型及关键技术被引量:4
- 2016年
- 车联网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延伸。提出车联网安全层次模型,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分析和研究车联网感知层涉及的传感技术和车内通信技术、网络层涉及的接入认证技术和隔离技术以及应用层涉及的云计算技术,并比较研究分析了车联网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相关研究对当前车联网的应用部署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刘宴兵王宇航常光辉
- 关键词:车联网隐私保护
- 面向移动终端的安全中间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12年
- 针对传统安全中间件系统应用于资源受限的移动终端时存在紧耦合性以及可定制性、可扩展性支持不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数据驱动的移动终端安全中间件系统。该系统通过提取软件开发过程的共同安全服务需求,进一步采用跨平台的Web服务形式发布以构成系统基础能力,同时将资源消耗大的安全服务部署到系统基础资源层上并采取元数据驱动形式进行管理。实验表明,基于该系统的终端安全服务开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效性和共享性。
- 胡文平刘宴兵肖云鹏叶剑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中间件
- 动态环境下的主动蠕虫攻击分析
- 2013年
- 鉴于当前很少有传播模型充分考虑到P2P节点动态特征对主动蠕虫攻击的影响,提出两个动态环境下的主动蠕虫传播模型。分析了主动蠕虫两种常见的攻击方式,给出了相应攻击背景下的节点状态转换过程,在综合考虑P2P节点动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主动蠕虫传播模型,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动态环境下影响主动蠕虫传播速度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P2P节点的离线率和免疫力可以有效地抑制主动蠕虫对P2P网络的攻击。
- 唐浩坤刘宴兵黄俊
- 关键词:动态环境P2P网络
- 基于分簇的低能耗数据融合隐私保护协议被引量:1
- 2013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低能耗隐私保护协议(LCCPDA),其采用动态的方式选举簇头和简单加法簇内融合方式。LCCPDA可以在实现数据融合的同时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窜改,保障了数据的隐私性。通过实验分析,相比于分簇隐私数据融合协议CPDA,LCCPDA有更高的隐私保护性和更低的数据通信量。
- 冯艳芬刘宴兵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隐私保护
- 基于对等网络的蠕虫检测系统
- 2012年
- 针对传统基于互联网的蠕虫检测手段并不完全适应对等网络环境下的蠕虫防御问题,在充分研究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技术和综合借鉴当前较为先进的蠕虫检测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网络的蠕虫检测系统,结合P2P蠕虫的传播特点,从3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对P2P蠕虫进行快速检测,多重防御,及时预警并尽可能地降低预警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本系统能为后续的蠕虫防御提供一定的参考.
- 唐浩坤刘宴兵黄俊肖云鹏
- 关键词:蠕虫检测对等网络P2P蠕虫误报率
- 网络环境下动态分布内容的自组织语义整合框架
- 2013年
-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技术不断出现,并通过互联网络不断融合,使得网络更加泛在化、开放和动态化.目前,网络中动态分布的内容爆炸式增长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基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海量的内容,如何提供个性化、智能的内容服务,已成为研究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开放、动态的网络环境,以个性化的语义整合服务为核心目标,将语义技术与网络通信机制相结合,提出了动态分布内容自组织语义整合的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实现机制,包括关系路由模型、自组织语义整合技术框架和实现流程,以支持在网络环境下针对动态分布的内容构建个性化和智能的语义整合应用,并且为动态分布内容的语义整合系统提供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实现方法.
- 廖祝华张国清杨景边建功易爱平
- 关键词:通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