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39)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柯瀚陈云敏谢焰詹良通冯世进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考虑降解和分级堆填的填埋场一维沉降计算被引量:12
- 2008年
- 文章针对填埋场沉降计算问题,对垃圾压缩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常应力作用下的垃圾压缩模型。该模型将城市生活垃圾的压缩分为主压缩和降解压缩,其中,主压缩与压力有关,降解压缩与压力和降解条件有关。降解条件包括有机质含量和降解速率;结合对填埋场分级堆填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考虑降解和分级堆填影响的填埋场一维沉降计算方法,并对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
- 谢焰陈云敏柯瀚
- 关键词:沉降计算降解垃圾填埋场
-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土工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具有衬垫和气液收集系统的特殊土工构筑物。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特殊的土,其颗粒大、成份复杂,填埋体内温度高;渗滤液的溶质对吸力产生影响;垃圾的压缩性与降解有关,而垃圾的强度受纤维状"加筋"相的影响;渗滤液的渗漏引起土体和地下水的污染,污染物迁移包括对流、扩散和吸附三种方式;填埋体的沉降和稳定性还要考虑固—液—气—热多场耦合作用,吸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谢焰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沉降计算稳定分析污染物迁移
- 适宜降解条件下填埋场的沉降模型及案例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填埋场的沉降和容量分析对其填埋期及封场后的运营有着重要意义。综合比较了不同的填埋场沉降分析模型,总结了各种填埋体压缩试验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如果生物降解被抑制,蠕变引起的压缩量相对较小,大部分力学压缩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完善并改进了生物降解压缩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孔隙比沿深度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该模型能用于描述常压力下的试样压缩,也能分析分层堆填填埋场的容量分析和封场后沉降,尤其适用于降解条件适宜的情况。模型中采用的参数可以通过压缩试验或反分析沉降资料的方法获得。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改善填埋期间填埋体的降解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填埋场的容量,减少封场后沉降的潜力。如果不考虑填埋过程、填埋高度、初始有机质含量、填埋场降解条件,即使有了一定的沉降观测资料,单纯采用经验公式去分析封场后沉降也并不合理。
- 柯瀚陈云敏谢焰詹良通
- 关键词:填埋场沉降生物降解固体废弃物
- 不同压力下垃圾降解压缩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利用课题组设计研制的垃圾降解压缩试验仪,将新鲜垃圾试样在100,200,400 kPa三个竖向压力作用下分别进行室内降解压缩试验。试验模拟了不同降解条件下填埋场垃圾的沉降过程,对比研究了压力对垃圾土长期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垃圾处于适宜的降解环境时,垃圾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导致沉降速率逐渐增大,产生比较显著的降解沉降。试样所受的压力越大,产生的主压缩应变越大,后期的降解沉降和蠕变沉降越小。随着时间的增加,压力对总沉降的影响相对减小。压缩参数与垃圾的降解状态有关,应变与时间对数曲线中在压缩前期和后期近似呈线性关系,压缩前期修正次压缩指数较小,后期垃圾加速降解时修正次压缩指数较大。
- 柯瀚刘骏龙陈云敏詹良通徐晓兵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沉降降解
- 垃圾体渗透性试验及填埋场水文分析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水力学参数的实验测试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实验装置,对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填埋体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分析,阐述了垃圾体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规律。采用美国环保署的HELP模型,利用垃圾体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渗透试验结果,对填埋场进行了水体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场对填埋场水文状况的影响不容忽略。
- 柯瀚冉龙陈云敏冯世进
-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城市固体垃圾
- 淮南垃圾填埋场固液气热特性被引量:2
- 2010年
- 已关闭的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建场24 a,最大堆填高度为15 m,垃圾最大填埋龄期达24 a。通过钻孔获取不同深度的6个垃圾样,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填埋场内垃圾最小孔隙比为1.18,最大孔隙比为2.53,塑料和纸张类含量对试样孔隙比影响较大;经过24 a的扩散,渗滤液透过了10 m厚的天然致密粘土层而对地下水体产生了污染;实测填埋场垃圾体内气体中CH4的最高体积分数达2.8654%,CH4/CO2比值在0.773~1.79;填埋体内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垃圾进场40 d后,达到56℃。针对垃圾填埋场固液气热特性,提出了填埋场治理措施的建议。
- 谢焰许光泉蔡劲松
-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