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CYZS-2011010)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惠霞赵桂琴张海英刘永刚郭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子
  • 2篇种子包衣
  • 2篇包衣
  • 1篇蚜虫
  • 1篇燕麦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应
  • 1篇三唑酮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残留
  • 1篇农药残留分析
  • 1篇噻虫嗪
  • 1篇小麦
  • 1篇红叶病
  • 1篇防病

机构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赵桂琴
  • 2篇李惠霞
  • 1篇郭满库
  • 1篇何苏琴
  • 1篇李昭煜
  • 1篇郭建国
  • 1篇李铭东
  • 1篇刘永刚
  • 1篇张海英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控制效果及农药残留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播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燕麦上的重要病害,有效防治蚜虫可控制燕麦红叶病的发生。为了明确噻虫嗪种衣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持效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在植株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后,燕麦单株蚜量和红叶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至拔节期的蚜虫防效为77.71%~87.91%,红叶病防效为65.79%~82.89%;孕穗期至扬花期的蚜虫防效为58.45%~68.61%,红叶病防效为62.98%~64.14%,持效期长达90 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红叶病的效果。残留分析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燕麦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13.218e-0.0971t,半衰期为7.14 d,播种后60~100 d残留量为0.43~9.86 mg·kg-1,接近或超过了现有的草料MRLs值,此时不宜作为青饲料;播种110 d以后残留量≤0.06 mg·kg-1,可刈割青饲料或作为干草贮存使用。在燕麦籽粒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李惠霞张海英郭建国郭满库何苏琴刘永刚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噻虫嗪种子包衣蚜虫红叶病农药残留
三唑酮种衣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防病增产效应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探讨含有杀菌剂三唑酮的种衣剂的田间使用效果,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含有三唑酮的药肥复合型种衣剂为供试药剂,研究了三唑酮种衣剂小麦种子包衣后对出苗生长的影响和对甘肃省冬、春麦区主要病害防病增产效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中三唑酮组分的存在,影响了小麦的正常出苗和生长,但在种衣剂其他组分如微肥、生长调节剂、多菌灵的协同作用下,麦苗生长状况得到了改善,可以弥补三唑酮的负面影响,而且叶绿素总含量、根系活力也有了明显提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种衣剂能够保证田间基本苗数,对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达到76.2%和77.0%,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起到压低菌源量的作用,增产8.95%;对春麦区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3.6%,增产13.09%。还对小麦种衣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李铭东李惠霞赵桂琴李昭煜
关键词:三唑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