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涛甫张大伟汤景泰王灵丽吴定勇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中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与农民观念、交往状况变迁——以安徽六安农村为例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地区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中部农村地区农民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及其与传播媒介的关系。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民观念与交往状况表现出明显地背离传统的趋势,呈现出诸多现代性特征,其中,大众传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影响力而言,大众传播仍不如人际传播。另外,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演进之路,而是一种迂回式的演进过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比,农民的信息认知和观念状况与城市居民之间差距相对较小,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信息认知方面,中部农民认知程度不高,由此凸显出农村政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
- 张涛甫
- 关键词:农民社会交往信息传播
- 新农村建设与中部农村信息传播——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媒体接触和评价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农村为例,实证调查中国中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情况。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村的信息传播与沿海发达农村地区、城市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受众信息接受与消费方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电视在大众传媒中接触频度最高,报纸、杂志、广播以及互联网接触频度较低。娱乐是该地区农村受众接触大众媒介的首要信息诉求。通俗易懂、信息量、及时性是该地区农民受众媒介评价的主要关注要素。
- 汤景泰
- 关键词:新农村媒介接触信息传播
- 南侗大众传播发展及其对侗族传统传播方式之冲击被引量:2
- 2009年
- 报刊、图书在南侗农村一直没有多大市场;1990年代以前,广播和电影曾先后在当地一度"辉煌",但早已风光不再;在当地,最近十多年来电视后来居上,已进入九成以上的侗族家庭;手机和电脑发展前景巨大。对于南部侗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分别从挤压前者的存在空间、取代其社会功能、摧毁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对前者形成了巨大的消解和冲击作用。
- 吴定勇
-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播学
- 信息均衡与“草根经济”产业化--基于一个西部贫困县的案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以一个西部贫困县作为观照对象,探讨信息传播与草根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往往会为草根经济的发展注入意想不到的活力;在贫困地区,政府的信息行为往往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 张大伟王灵丽
- 关键词:贫困地区信息传播
- “生态村”理念在农村的扩散与实现——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个案被引量:1
- 2009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新的建设理念与目标如何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拥护?新的观念和方法怎样才能得到采用与扩散?本文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播障碍入手,介绍了生态示范村——崇明前卫村是如何设计和推广其生态村建设理念,赢得群众认同的,发现理念本身的特性以及针对传播障碍的消除,是生态村理念扩散及实现的重要因素。
- 陆柳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