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6027)
- 作品数:34 被引量:63H指数:4
- 相关作者:沈文凡李博昊周非非孟祥娟彭飞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温庭筠卒年及籍贯世系问题研究综述
- 2007年
- 关于温庭筠的卒年,学术界目前有三种说法:866年说、870年说以及882年说。在温庭筠的籍贯问题上,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太原说、江南说、鄠县说。在世系问题上,有“六世孙”说和“八世孙”说两种。
- 沈文凡李博昊
- 关键词:温庭筠卒年籍贯世系
- 20世纪温庭筠生年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07年
-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大家,进入20世纪以来,学术界在温庭筠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老、中、青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使温庭筠生平中若干重要问题得以很大程度的凸显。但在温庭筠生年的研究问题上,由于史料记载不清,相互违乖,该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尚无明确的结论。鉴于此,笔者将各家之说综述如下,并简要分析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利于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
- 沈文凡李博昊
- 关键词:温庭筠
- 心存忠义 心处闲逸——论陶渊明诗文创作体现的儒道精神
- 2006年
- 儒道思想互补是陶渊明的主要思想倾向。陶渊明将儒家的入世见功和道家的自然任化互补整合,达到了和谐自适,又随着生存际遇和人生选择的不同,后来略显道家精神。两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不相矛盾,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自由精神的互融。这种精神具体体现在回归自然的人生观和委运任化的生死观中。
- 沈文凡钟静
-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儒道互补
- 文学传播视角下的明末拟话本评点
- 一、评点是明末拟话本传播的重要途径评点是批评圈点的简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评"是一种与文学作品勾连在一起的批评文字,"点"即为圈点。在古代文学史上,评点在戏曲和白话小说领域里实施,则越出了文学批评的疆界,更多地...
- 沈文凡全崴
- 文献传递
- 笔写现实 墨洒边塞——晚唐于濆诗歌创作简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晚唐国运将弛,士气日丧,诗歌题材与创作倾向趋于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轻视社会民生等问题的真实反映;艺术上,追求字句的精雕细刻,"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辛文房《唐才子传》)。于濆在晚唐后期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能一反当时浮艳雕饰的诗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弊病及边塞问题,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相对于前人,有一定的突破。
- 沈文凡牛菲
- 关键词:于濆社会问题边塞古体诗
- 黄巢《自题像》探赜与索隐——兼论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对唐诗的举证价值
- 2010年
- 黄巢《自题像》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诸多记载,从中可以窥见其在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和人们对黄巢兵败出家并赋诗的事情原委的认识。虽然《自题像》诗是效仿篡改元稹的《智度师二首》而来,但是通过对效仿篡改后诗歌的分析可见其自身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龟磵诗话》虽出自韩国作家南羲采之笔,但是却能对中国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黄巢兵败出家赋诗之事及其《自题像》诗的记载不仅真实准确,而且有其自己的评价,反映了唐诗在韩国的接受状况,也对我们研究唐诗等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沈文凡全崴
- 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缉被引量:3
- 2010年
- 明人的唐代诗韵观文献异常丰富,但迄今为止,学界关注的还仅是诗话等评论性的诗学文献,对明代诗人创作上对唐诗受容、接受文献几无涉及,令人遗憾。明人的唐代诗韵观文献包括"用唐人韵"、"次唐人韵"、"和唐人韵"等类型。明代诗人的所谓"用唐人韵"、"次唐人韵"、"和唐人韵"等在具体受容、接受方式、方法上虽各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主体意识还是对融有丰富文化、诗学内涵的唐诗的综合性、总体性、时代性的体验认同,是以唐诗为范式的表现。
- 沈文凡孟祥娟
- 能知天地理 善晓鬼神情——唐代“鬼诗”创作初探
- 2007年
- 鬼诗即唐人小说作品中鬼形象所作或是与鬼相关的诗。《全唐诗》在按人编排的诗歌之后专收鬼诗2卷,这些诗是由唐人的志怪小说中勾辑出来的,它们不仅作为小说和诗歌两种文体的结合形式具有特殊性,其本身也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形式多样、体式丰富、内容广博、抒发着各种各样细腻的情感。唐人小说中的鬼诗表现的无非是人事人情,相形之下,李贺的鬼诗描绘的完全是一个异类的鬼蜮世界,制鬼境,有鬼气,实至而名归。
- 沈文凡彭伟
- 关键词:鬼诗唐人小说
- “杨家将”创作文献接受史考论
- '杨家将'文学作品经历了近千年积淀,从早期的宋代话本、金院本、元杂剧,到明代杂剧、传奇、小说,再到清代戏曲,形成了大量文人创作与民间艺术的结晶,成为俗文学代表作。各个时代的'杨家将'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表现出时代性、专有性...
- 沈文凡聂垚
- 关键词:接受史
- 重估刘禹锡咏史诗的新拓意义
- 2009年
- 元和诗豪刘禹锡作为中唐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由于独特的人生经历而在多种诗歌题材领域有所涉猎,以政治讽刺寓言诗、咏史诗与仿民歌体创作最见功力,咏史之作更是当为其中翘楚。他在对前人大量优秀经验成果继承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独有见地,使咏史诗的创作质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文辞、风格、意境等诸多方面树立法门,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文学遗产。
- 沈文凡彭飞
- 关键词:刘禹锡咏史诗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