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5-01)

作品数:18 被引量:321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越张园园詹仁斌王建坡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志留纪
  • 4篇生物地层
  • 4篇古地理
  • 3篇塔里木板块
  • 3篇晚奥陶世
  • 3篇良里塔格组
  • 3篇奥陶世
  • 3篇奥陶统
  • 2篇地层
  • 2篇牙形刺
  • 2篇志留系
  • 2篇上奥陶统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盆地
  • 2篇红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层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时期
  • 1篇动物群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李越
  • 6篇张园园
  • 5篇詹仁斌
  • 4篇王建坡
  • 3篇刘建波
  • 3篇王怿
  • 3篇戎嘉余
  • 3篇马俊业
  • 3篇黄智斌
  • 3篇姚小刚
  • 2篇张元动
  • 2篇陈旭
  • 2篇黄冰
  • 2篇王光旭
  • 2篇李启剑
  • 2篇王志浩
  • 2篇王冠
  • 2篇申银民
  • 2篇孙玉善
  • 2篇樊隽轩

传媒

  • 5篇地层学杂志
  • 5篇中国科学:地...
  • 3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中古溶洞见证晚奥陶世抬升幅度被引量:3
2010年
塔中隆起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灰岩与桑塔木组砂—粉砂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昭示着这两个组沉积期之间存在一次历时约百万年的区域性构造抬升事件。中古31井良里塔格组三段的4 125.6~4 133.9 m井段为垮塌型溶洞沉积,洞顶距良里塔格组二段顶部190.6 m,溶洞中角砾状充填物主要来自良里塔格组洞壁本身的礁相灰岩,且见数厘米厚的暗河流水沉积纹层,未发现源于其它时代的颗粒混杂其间。这一事实指证了溶洞的形成和充填时代均为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后、桑塔木组覆盖之前的晚奥陶世凯迪中期。具溶蚀力的淡水潜流带的深度一般不低于周围的海平面,由此可推断出该井区这次抬升出海平面之上的高度,即使忽略良里塔格组顶部可能经地表剥蚀的良里塔格组一段,抬升出水面部分至少也应该有190 m,藉生态地层学恢复洞壁礁灰岩沉积时的海水深度约为30 m±,因此总抬升幅度至少能达到220 m。
申银民李越赵乐元刘永福孙玉善李猛
关键词: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奥陶系黑色岩系的生物地层学对比被引量:18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奥陶系黑色岩系广布,其中包含具较大潜力的烃源岩.含笔石层位的不断发现,配合牙形刺及几丁虫等多门类的研究,正在构成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奥陶系较精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笔者等近年来在前人地层划分对比框架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周缘,主要是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作了补充采集和进一步研究,并鉴定了塔里木盆地数口井位中发现的笔石新材料,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当前的研究可提供如下的重要认识:1)上奥陶统底部(桑比阶下部)Nemagraptus gracilis带的含笔石黑色岩系在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分布最广,这可能与当时全球处于海平面上升阶段有关;2)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奥陶系黑色岩系的层位最多,从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上部直至凯迪阶近顶部均有出现,并且向东、向南延至满加尔凹陷,其中凯迪阶中部Diplacanthograptus spiniferus带的黑色岩系一直分布到塔中坡折带;3)从巴楚经柯坪到乌什,代表了从台地到斜坡的不同生物相和岩相带;萨尔干组虽然是发育良好的含笔石黑色岩系,并可与国内外相当地层精确对比,但仅见于柯坪至阿克苏地区,分布过分局限.
陈旭张元动李越樊隽轩唐鹏陈清张园园
关键词:奥陶系黑色岩系地层对比
塔里木轮南油田三叠系层序与岩性圈闭被引量:3
2013年
塔里木板块轮南井区三叠系为典型的克拉通内凹陷盆地型陆相碎屑岩,主要由湖泊和三角洲沉积体系构成产油层系。层序单元的划分对比是岩性油气藏圈定的核心技术,以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据建立井震合一的层序地层格架,所划分的3个层序8个体系域控制了三套区域性和多套局部性储盖组合。区域性储盖组合以层序为单元,层序下部的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砂岩组成区域性储层,上部高位体系域的湖相和三角洲相泥岩为区域性盖层,以构造圈闭为主;局部性储盖组合以体系域为单元,由同一体系域的砂岩和邻近泥岩组成,以岩性圈闭为主。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可划定新的岩性地层圈闭,高位体系域期和湖侵体系域中发育的局部性储盖组合是岩性地层圈闭勘探的重点。
申银民李越孙玉善谭泽金凌东明潘振中程明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性圈闭三叠系塔里木板块
礁滩分类以及在岩芯中的识别被引量:15
2009年
百余年来涉及生物礁滩的有关论著,从对具体例证的剖析到时空模式的综述,催生着各种分类方案的出台。生物礁滩纵横展布上显示生态环境的相变,礁—滩灰岩具有非均一性,其岩石学特征能指示其生态群落类型。在岩芯中能识别出与各类礁—滩在成因上密切相关的岩性段时,勾勒礁滩体生态单元序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行的。
张园园王建坡马俊业姚小刚王媛媛李启剑李越
关键词:形态学岩石学岩芯
塔中隆起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生物群及其古生态特征被引量:27
2009年
塔中隆起区的良里塔格组含菌藻类微生物岩、植物类的钙藻、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后生动物中的海绵、珊瑚、苔藓虫、介形类、三叶虫、腹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化石门类。根据其生物成分的埋葬学特征,分为原地或近源成分占优势的群落和远源异地成分占优势的组合,群落和组合的类型展布受水深、水动力、坡折带地貌等因素控制。
杨海军王建坡黄智斌姚小刚张园园马俊业李越
关键词:生物群古生态良里塔格组塔中隆起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李越黄智斌王建坡王志浩薛耀松张俊明张元动樊隽轩张园园
关键词:牙形刺生物地层沉积环境一间房组良里塔格组
塔里木板块巴楚隆起区寒武系盐下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巴楚隆起区主体部位的寒武系多为典型浅水局限台地蒸发相、潟湖相沉积,因此不存在与柯坪地块露头区玉尔吐斯组类似的黑色优质烃源岩,仅为含石膏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泥岩型烃源岩。生烃和排烃过程发生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储层以微晶白云岩为主,残余颗粒白云岩次之。理想勘探区块位于潟湖边缘斜坡带及后期构造作用较强的断裂带,下部烃源岩与下—中寒武统盐岩—石膏层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具备油气成藏基本条件。以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带与康塔库木构造带、古董山构造带—卡拉沙依构造带北段间夹区块、和田1井构造带最具优势勘探潜力。
蔡习尧李越钱一雄李启剑张园园
关键词:盐下勘探潜力寒武系巴楚隆起塔里木板块
奥陶-志留纪之交黔中古陆的变迁:证据与启示被引量:85
2011年
深入的奥陶-志留纪交替期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使古地理精时研究成为可能.对滇、川、黔、渝4省市、24个县、58条剖面的生物地层、群落古生态和古地理资料的分析表明,晚奥陶世至志留纪早期黔中古陆北缘的海岸带一直处于变动之中:(1)奥陶纪凯迪晚期,本研究区广泛接受五峰组沉积,但五峰晚期黔东北海底出现起伏,个别孤岛露出海面;(2)赫南特早中期,当全球海面大幅下降时,观音桥层仍广泛沉积,黔东北出现少数岛屿;(3)赫南特晚期-鲁丹早期,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黔北南部和黔东北不降反升,隆升速度超过海面上升速度,更多、更大的岛屿浮出海面;(4)志留纪鲁丹晚期,这些岛屿复被海水淹没,普遍发育龙马溪组沉积.奥陶纪-志留纪交界时期,黔中古陆以北海域的东区(黔北南部、黔东北、渝东南)和西区(黔西北、滇东北、川南)在地层发育和古地理格局上发生的重要差异,体现了黔中古陆北缘的升隆与扩展,在时空上与发生在湘鄂西的宜昌上升紧密相连,它们均受华南东部和南部深部大地构造活动的制约.
戎嘉余陈旭王怿詹仁斌刘建波黄冰唐鹏吴荣昌王光旭
关键词:黔中隆起生物地层古地理
黔北桐梓志留系石牛栏组顶部特征指示的海岸线位置被引量:15
2012年
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石牛栏组顶部灰岩的沉积特征在黔北桐梓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水坝塘羊石山剖面的泥裂显示海底曾经完全暴露于海面之上,而狮溪剖面石牛栏组与上覆韩家店组为整合接触,且石牛栏组顶部泥状灰岩中的鸟眼构造为典型的潮间带沉积,不完全暴露于海面。由此推测黔中古陆在桐梓上升时期的海岸线向北推移至水坝塘和狮溪之间约10km范围内。
邓小杰王冠李越
关键词:古地理海岸线志留纪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塔西南白垩系发育,可分为上、下两统。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可分4段,多以陆相沉积为主,富含棕红色砂砾岩夹少许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上白垩统英吉沙群为海陆相并存,库克拜组可分2段,常见泥岩、膏岩和海相化石;乌依塔格组多为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依格孜牙组多见灰岩、白云质灰岩,富含海相化石;吐依洛克组为棕红色泥岩、石膏和砂、砾岩,含海相化石。通过勾勒9个岩性单元的沉积相展布,分析昆仑山前白垩纪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克孜勒苏群西区多为陆相快速堆积,东区远离陆源为三角洲和滨岸沉积,具有宽泛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相分布。库克拜组总体显示为辫状河三角洲—潮坪相变的过程;乌依塔格组以潮坪为主;依格孜牙组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的演化;吐依洛克组为宽广潮坪。
郭群英李越张亮曾昌民郭峰王峰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垩系沉积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