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1203NKDF018)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高玉红牛俊义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小麦
  • 9篇春小麦
  • 4篇选育
  • 4篇小麦品种
  • 4篇旱地
  • 3篇冬小麦
  • 3篇播种
  • 2篇氮肥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地膜
  • 2篇选育报告
  • 2篇试验初报
  • 2篇品比
  • 2篇品比试验
  • 2篇利用率
  • 2篇抗旱
  • 2篇播种密度
  • 2篇春小麦新品种
  • 1篇氮肥运筹

机构

  • 9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作物遗...
  • 2篇临夏回族自治...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会宁县农业技...
  • 1篇天祝藏族自治...
  • 1篇会宁县农牧局
  • 1篇临夏州农业科...
  • 1篇平凉市农业科...

作者

  • 7篇杨文雄
  • 4篇王世红
  • 3篇牛俊义
  • 3篇汤莹
  • 3篇高玉红
  • 3篇吴兵
  • 3篇张雪婷
  • 2篇柳娜
  • 2篇刘宏胜
  • 2篇孟亚雄
  • 2篇王东霞
  • 2篇曹东
  • 1篇聂战声
  • 1篇董云
  • 1篇徐一涌
  • 1篇王化俊
  • 1篇赖勇
  • 1篇王毅
  • 1篇虎梦霞
  • 1篇靳丰蔚

传媒

  • 12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种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会宁县旱地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7
2014年
在会宁县旱地条件下,进行了10个抗旱春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05052-14-6-7、05044-12-8生育期均为115 d,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表现早熟;出苗率分别为86%、89%;折合产量分别为2 702.25、2 828.5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0.45%和5.54%。且综合性状好、抗旱性强、抗倒伏,小麦熟性好、色泽好,建议推荐进入区域试验。05152-6-1-8生育期为117 d,出苗率84%,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建议进一步试验。
高玉红牛俊义高梅花刘宏胜李映刘琎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品比试验
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
2014年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中早熟、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迫切需要和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该区实现大面积可持续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优质、丰产、抗病”为春小麦育种目标,通过南繁北育,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广适、落黄好的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原代号98248),为该区优质专用型小麦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并于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3003。
李永平谭璀榕王兰芳喇晓萍苏月琴
关键词:抗病品种农业产业结构播种面积种植面积
中麦175的引育及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2014年
中麦17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冬03-27)。2003-2009年在甘肃省张掖等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及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9-2011参加甘肃省河西水地冬小麦多点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 886.67 kg/hm2,较对照宁冬9361增产18.79%。该品种含粗蛋白13.48%,赖氨酸3.43%,湿面筋24.4%,沉淀值32.0 ml,灰分18.5 g/kg,属优质中筋小麦。中抗条锈,适宜在河西武威、张掖等地区种植,也适宜在河东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虎梦霞刘效华杨文雄
关键词:冬小麦引育地膜栽培技术
104份甘肃小麦品种脂肪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检测被引量:14
2014年
面粉和面制品的色泽是评价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小麦脂肪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面粉白度及面制品的色泽具有重要影响。为给甘肃省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104份甘肃省育成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功能标记LOX16、LOX18、PPO18、PPO16和PPO29检测TaLox-B1、PpoA1及Ppo-D1位点的等位变异,分析甘肃小麦品种资源中LOX和PPO活性基因的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甘肃小麦中,等位变异TaLox-B1a和TaLox-B1b的频率分别为22.12%和77.88%;其中,甘肃冬小麦品种高LOX活性等位变异TaLox-B1a的分布频率(30.56%)高于春小麦(3.13%)。等位变异Ppo-A1a、PpoA1b、Ppo-D1a和Ppo-D1b的频率分别为49.04%、50.96%、50.96%和49.04%;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变异组合Ppo-A1a/Ppo-D1b、Ppo-A1a/Ppo-D1a、Ppo-A1b/Ppo-D1b和Ppo-A1b/Ppo-D1a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8.85%、20.19%、20.19%和30.77%。说明在甘肃小麦品种中,低LOX活性等位变异(TaLox-B1b)品种比例较高;低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b、Ppo-D1a)品种分布比例略高于高PPO活性类型;其中,32份小麦品种在TaLox-B1、Ppo-A1和Ppo-D1三个位点同时含有高LOX活性和低PPO活性的等位变异。
曹东张雪婷王世红王东霞赖勇孟亚雄王化俊杨文雄
关键词:脂肪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位变异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西平1号选育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西平1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乾县试验站联合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西农1043(Y8402-10/长武131)//Y93120(京农79-13/P60-412)。该品种在2011—2013年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934.1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增产9.31%;在2013—2014年度陇东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 233.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8%。该品种抗冻抗旱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丰产稳产性好。
任根深谢惠民刘众郑琪王亚翠刘愈之王伟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选育
控释尿素减量对春小麦产量和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对春小麦的生长、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减量10%~30%较普通尿素传统施肥(施N225.0 kg/hm^2)小麦增产6.1%~11.9%,控释尿素全量处理与普通尿素传统施肥产量相当。用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施较普通尿素传统施肥高2.39~18.99百分点,其中以控释尿素减量30%最高。控释尿素全量及减量处理的纯收益较普通尿素处理增收102.6~3105.1元/hm^2,以控释尿素减量20%处理纯收益最高。春小麦在控释尿素减量条件下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其中以控释尿素减量20%~30%施用效果最佳,可在春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汤莹杨文雄刘效华
关键词:春小麦控释尿素氮肥利用率
抗旱优质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7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被引量:4
2018年
抗旱优质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7号,原代号05052-2,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与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以定西35号为母本、会宁8750为父本杂交,历时12年(2004-2016年)选育而成。2016年1月14-15日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甘春27号。该品种具有优质、抗旱、抗病、抗倒、早熟、耐瘠、稳产、成熟落黄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甘肃古浪、白银、临夏、定西、榆中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刘宏胜刘宏胜吴兵牛俊义武江燕武江燕
关键词:春小麦选育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被引量:6
2014年
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庞进平王毅聂战声董云靳丰蔚徐一涌
关键词: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选育
旧膜二次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在大田环境下,研究了5种旧膜处理方式对旱地胡麻生育进程中叶面积、干物质累积、净同化率(NAR)、相对增长率(RGR)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营养生长期,播种前收除旧膜并覆盖新膜免耕播种(T4)与当年收除旧膜并整地覆盖新膜、翌年播种(T5)处理较当年全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收除旧膜、翌年整地播种(T6)(无覆膜对照)对提高胡麻叶面积影响最为显著,但花期及花后各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胡麻总干物质在花前T4、T5处理较T6积累量最多,其中分器官茎、叶干物质呈现相同趋势,花后T5处理跃居首位。NAR因处理和生育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生育前期T4高于其它处理,生育后期T5处理最优的结果;RGR在枞形期-现蕾期T4、T5处理较对照分别上升20.45%和16.12%,而花期T5处理表现最高,二者均呈现出与其干物质积累动态相一致的趋势。5种处理方式均提高了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对蒴果数和每果籽粒数影响不大,其中T4、T5处理下胡麻籽粒产量分别达到了1 024.95 kg·hm-2和996.15 kg·hm-2,比对照显著增产120.91%、114.71%,旧膜留至翌年免耕播种(T1)、在旧膜上覆土免耕播种(T2)、当年作物收获后在旧膜上覆盖玉米秸秆、翌年去除秸秆免耕播种(T3)与对照T6产量差异不显著。可见,收获后留旧膜、翌年收旧膜覆新膜免耕播种的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累积,进而获得高产,而结合生产效益,收获后留旧膜翌年直接播种(T1)方式为干旱半干旱胡麻种植区旧膜再利用的最优选择。
王世红吴兵
关键词:胡麻
临夏州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14年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抗逆性较强、适宜当地种植。品系06-111-10、99106-2、03-66-12、99209-18-3和97114表现较好,其余品系表现一般,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覃志春魏添梅李永平谭璀榕雷红萍喇晓萍曾有韬
关键词:春小麦品比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