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46)
- 作品数:13 被引量:91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红旭李爱勇吴宝解欣然尚菊菊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元丹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MDA、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研究参元丹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即经历30min缺血和180min持续再灌注。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参元丹低剂量处理组(参元丹低剂量组)、缺血后参元丹高剂量处理组(参元丹高剂量组);于再灌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DA、SOD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和参元丹各剂量组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参元丹各剂量组血清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元丹后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 刘红旭李爱勇解欣然吴宝尚菊菊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肌再灌注损伤参元丹超氧化物岐化酶
- 丹参粉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患者介入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观察丹参粉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例住院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 I)的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参粉针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PC I动脉穿刺成功后球囊扩张前即刻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丹参粉针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静脉滴注。分别测定两组PC I前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介入治疗后较介入治疗前血清中的MDA、SOD、NOS的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丹参粉针组血清中SOD、NOS的活性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DA含量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粉针组治疗后SOD、NOS、MDA含量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粉针可通过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清除缺血心肌氧自由基等作用,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细胞膜,进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
- 陈嘉兴李爱勇王振裕刘红旭
- 关键词:丹参粉针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氧化应激
- 心律失常中医辨病论治
-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中医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理论已非常丰富,但对于不同病因和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其治疗又有何异同呢?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在辨证的基础上再与辨病及对症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疗...
- 周承志
- 关键词:心律失常辨病
- 文献传递
- 参元丹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解欣然李爱勇林燕刘红旭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化学比色法肌组织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为住院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经桡动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后患者血清中ET、NO水平较冠状动脉造影前升高,但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后较冠状动脉造影前患者血清中NOS活性增高(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可能造成血管内皮轻度损伤,同时可能具有激发内源性心肌保护的作用。
- 李爱勇王振裕陈嘉兴吴宝刘红旭
- 关键词: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皮功能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血清MDA、T-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121例经桡动脉CAG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MDA水平及T-SOD活力。同期选择30例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中MDA、T-SOD水平作为对照。结果CAG术后较术前血清中MDA水平、T-SOD活力升高(P<0.05,P<0.01)。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前后MDA、T-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CAG可能造成轻度的内皮损伤,并激活了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 吴宝刘红旭李爱勇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 参元丹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参元丹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参元丹0.2 g/kg组,参元丹0.1 g/kg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再灌注同时通过十二指肠灌注给予相应药物。常规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分别记录再灌注期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发生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化学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测定组织蛋白激酶C(PKC)mRNA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同时给予参元丹能够减少VT、VF发生次数、缩短VT、VF持续时间,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升高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增加组织中PKCαmRNA、PKCδmRNA的表达,其中参元丹0.2 g/k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元丹后处理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KC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解欣然李爱勇张蕾刘红旭吴宝林燕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药物后处理参元丹蛋白激酶C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对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非冠心病患者60例,测定其造影前后血清内皮素水平。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后较造影前内皮素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可能造成血管内皮轻度损伤,但此种内皮损伤对临床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李爱勇刘红旭陈嘉兴吴宝王振裕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内皮素
- 络病理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机制
-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主要有三大严重并发症,即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抑顿和NR,其中NR的发生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NR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
- 吴宝
-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络脉
- 文献传递
- 缺血与药物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源性保护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早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减轻缺血心肌损伤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溶栓治疗以及90年代兴起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史上的里程碑。然而随之带来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
- 吴宝刘红旭
- 关键词:内源性保护机制药物后处理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