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478)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梅鑫陈芙蓉陈忠平陈银生李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胶质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拟态
  • 3篇胶质瘤
  • 2篇细胞
  • 1篇血管密度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模型
  • 1篇人脑
  • 1篇人脑胶质瘤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移植
  • 1篇皮下移植瘤
  • 1篇皮下移植瘤模...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密度
  • 1篇细胞分化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篇陈银生
  • 3篇陈忠平
  • 2篇陈芙蓉
  • 2篇梅鑫
  • 1篇奚少彦
  • 1篇赛克
  • 1篇吴明玮
  • 1篇柯超
  • 1篇王运杰
  • 1篇王静
  • 1篇张继
  • 1篇李聪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癌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体内研究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义上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它是无内皮细胞参与、由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道,肿瘤细胞沿管道外壁排列。我们采用体内异种移植瘤模型来观察对比不同来源的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现象。方法:采用悬...
陈银生王运杰吴明玮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
文献传递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来源血管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生长需要不同微循环模式。然而,GBM中微循环模式的细节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GBM的微循环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2个公认的GMB影响因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GBM患者的临床样本。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包括内皮依赖的血管(endothelium-dependent vessel,EDV)、细胞外基质依赖的血管(extracellular matrix-dependent vessel,ECMDV)、GBM细胞来源血管(GBM cell-derived vessel,GDV)和马赛克血管(mosaic vessel,MV)在内的微循环构筑,并进行了血管密度评估和三维重建。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了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IDH1/2突变。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了微循环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均观察到全部4种微循环模式。在所有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EDV,而只在少量的组织样本中观察到了其他3种模式(ECMDV:27.5%;GDV:43.8%;MV:52.5%)。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56个月,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60个月(P=0.015)。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组中,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76个月,而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3个月(P=0.022)。结论GDVs可作为GBM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即使在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患者中也具有预测价值。
梅鑫陈银生陈银生陈芙蓉陈芙蓉奚少彦张继张继柯超柯超王静
关键词:内皮细胞分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胶质瘤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和意义
<正>肿瘤生长需要足够的血液供应,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的激活就是为了满足肿瘤生长的需要。1999年Maniotis等在研究黑色素瘤过程中发现,侵袭性黑色素瘤细胞能形成无血管内皮细胞被覆的、由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腔,由于它不同...
陈忠平
文献传递
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以及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单细胞悬液(2×10^6个/0.1ml)于4周龄裸鼠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高碘酸雪夫(PAS)试剂双染的方法检测40例不同大小的皮下移植瘤中的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在不同大小的裸鼠皮下U87移植瘤中均存在。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的直径呈正相关(r=0.393,P=0.012),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与MVD负相关(r=-0.404,P=0.010),而与肿瘤的直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75)。结论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是两种不同的肿瘤循环形式,在U8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持续存在并具有互补性,共同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支持。
李聪陈银生赛克吴明玮陈芙蓉梅鑫陈忠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