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20001)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5
相关作者:蔡仲邢冬梅田静冉聃潘天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特拉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殖民主义
  • 3篇后殖民
  • 3篇后殖民主义
  • 3篇方法论
  • 2篇语境
  • 2篇哲学
  • 2篇社会
  • 2篇科技哲学
  • 2篇科学知识社会...
  • 2篇库恩
  • 2篇范式
  • 2篇方法论研究
  • 1篇当代哲学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社会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有机物
  • 1篇语境论
  • 1篇哲学路径
  • 1篇哲学研究

机构

  • 13篇南京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1篇特拉华大学

作者

  • 10篇蔡仲
  • 6篇邢冬梅
  • 2篇田静
  • 1篇潘天群
  • 1篇肖雷波
  • 1篇赵喜凤
  • 1篇郝新鸿
  • 1篇冉聃
  • 1篇胡笑雨

传媒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哲学动态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2篇科学与社会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科学的“生活世界起源”——科学的常人方法论研究
2014年
一 自然科学的生活世界起源问题 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一书中,胡塞尔分析了伽利略是如何通过“发明”数学的普遍化,使“物理学”遗忘了其“生活世界的起源”。“正是‘几何化’这层理念的化装使这种方法、这种公式、这种理论的本来意义成为不可理解的”,“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基础。”㈦胡塞尔认为伽利略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毫无批判地接受了古希腊几何学的传统,把它作为一种先验的理念前提,作为所有事物的本体出发点,并从未怀疑过数学的前科学起源问题。
邢冬梅
关键词: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常人伽利略胡塞尔
哲学践行的现实关怀笔谈--哲学践行的分析哲学路径被引量:18
2013年
哲学是关于人的智慧的学问,虽然它是思辨性的学术活动,但如果离开对人的现实关怀,哲学的存在往往会受到质疑。当代哲学中,现象学、存在主义、神秘主义、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等都十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健康,它们都反映出当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重大转向。更有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哲学践行运动,其倡导者针对现代人的道德两难、理智与情感冲突、生命意义丧失等问题,用哲学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困惑,在社会上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受其影响,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思想分析实践小组在2012年下半年进行了十几次这样的活动,本期笔谈的四组文章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揭示哲学践行关涉的方方面面。其中狭义的包括利用分析哲学中现代逻辑的工具和价值中立的原则;存在主义中焦虑感的确认。广义的包括将常人方法论引入科学实验的哲学践行活动;佛教教义演化对人思维和价值观的影响等。他们的论述让人们重新确立并评价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潘天群
关键词:现实关怀当代哲学现代逻辑
“实验室研究”与科学践行的方法论
2013年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科学践行哲学的兴起,哲学家开始用参与和考察科学家“践行”的视角,取代传统科学中科学进步的“回溯性”视角,科学哲学摆脱理论优位走向践行优位。结果,科学践行得以真实发生的时空——实验室生活,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焦点,“实验室研究”开始恢复“发现语境”中的“含蓄的”意会部分。
蔡仲
关键词:科学家方法论科学哲学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践唯物论”——《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评述被引量:5
2013年
将科学理解为一种实践过程,是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论(STS)领域“实践转向”的核心主张,这一转向对既有的STS研究进路带来了深刻的挑战与影响。“学术新视野·当代科学技术论译丛”收入了在这一转向过程中领军人物的代表性著作,包括西奥多·夏兹金、卡琳·诺尔一塞蒂纳等人主编的论文集《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布鲁诺·拉图尔试图从哲学层面阐述其科学社会学和科学人类学研究的《我们从未现代过》,迈克尔·林奇聚焦于以常人方法论对科学实践进行社会学解读的《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以及约瑟夫·劳斯致力于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的《涉入科学》。这些著作的引入,有助于拓展与深化我国学界的研究视野,推动我国STS研究范式的不断完善。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该套译丛的书评,本期先行刊登其中两篇,以飨读者。
蔡仲
关键词:实践唯物论STS研究
让科学的合理性重返实验室生活——评林奇的《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
2013年
常人方法论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伽芬克尔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他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常人方法论研究》中,展现了其基本纲领。常人方法论的主要目标是描述日常生活中秩序产生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在人们所做的日常工作中,由某些地方性场所的参与者所操作。
邢冬梅
关键词:实验室方法论研究
“百川归海”与“河岸风光”——对当代中国科学史学的方法论反思被引量:7
2012年
李约瑟式"百川归海"的科学史观反映出实证论的"理性重建",席文的"文化整体"的基本取向是社会建构论的"社会重构"。这是两种对立的极端立场,都是基于自然与社会的严格二分,无法真正把握中国科学史发展的脉络。依据当代科学哲学的"实践"或"语境"转向,我们可用一种历史的内在生成与演化的编史学去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样,中国科学技术史就不会被写成探索文明之兴起与衰亡的自然或社会的宏大叙事,而是致力于去理解真实历史发生的事件和动态过程,在其中,自然与社会、非人类与人类,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在人类文明史中相互共舞与交融,编织出中国科学史的长篇画卷。
蔡仲郝新鸿
从“范式”到“实践的冲撞”——库恩与皮克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今年是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发表50周年。库恩的这本著作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和学术影响。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库恩使得范式(paradigm)成为当代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它频频出现在商业语言、大众心理学,甚至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该书的学术引用已超过57800次,无疑是20世纪科学哲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库恩这本著作开启了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的大门,直接推动了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的形成。为此,特刊发本组笔谈,以考察库恩对S&TS的影响。在这组笔谈中,蔡仲教授认为库恩将时间性引入科学,引起了皮克林对科学实践的关注。邢冬梅教授考察了库恩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间的关系,认为SSK工作的实质是对传统的默顿式的科学社会学进行了库恩式的改造。刘鹏博士着重从知识的空间生产与交流的视角,对库恩与拉图尔的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石诚博士认为范式为科学仪器哲学的考察提供了一个新切入点。
蔡仲
关键词:皮克林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纽约时报》
库恩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量:2
2012年
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lltific Knowledge,简称为SSK,又时常被称为“强纲领SSK”或科学的社会建构论)以激进的姿态登上学术舞台,开始了对科学的全方位文化解构,引发了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也激起了库恩的强烈不满。正如库恩所说:“强纲领SSK“在科学中的谈判,就像政治、外交、商业与社会生活中其它所有方面一样,是由利益所控制,其结果是由权威与权力的思考来决定的……认为权力与利益就是所有的一切。
邢冬梅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SSK文化解构科学大战
批判实在论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辩护被引量:1
2012年
马克思理论是以社会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是西方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解读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观,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辩护则打上了深深的实证主义烙印。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是在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科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密切。相对于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的方法和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更相符。
胡笑雨蔡仲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批判实在论
食品安全的“可信性”——基于“公众参与”的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可信性"依靠"科学的"标准,科学变成了决策的依据。但是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不但使科学所树立的权威形象难以维持,而且还可能给政治决策带来失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科学与政治备受质疑。科学所面临的"可信性"危机使人们开始从科学内部反思科学在解决问题中是否充分。对公众维度的忽视,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具有经验型技能的公众参与科学,不但使公众的参与从口号走向了现实,也使科学从独断走向生活。食品安全的"可信性"是科学、政治、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公众的介入使"科学的可信性"更加充分。
赵喜凤蔡仲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众参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