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2012AA100741)

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2012AA100741)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4
相关作者:徐伟嘉何芳芳李红霞钟流举刘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污染
  • 4篇PM2.5
  • 3篇污染物
  • 3篇污染物浓度
  • 3篇PM
  • 2篇O3
  • 2篇大气污染
  • 2篇大气污染物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出行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动车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能见度
  • 1篇气象
  • 1篇气象条件
  • 1篇珠三角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4篇东莞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环境监...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5篇徐伟嘉
  • 4篇李红霞
  • 4篇何芳芳
  • 2篇钟流举
  • 2篇刘永红
  • 1篇麦戈
  • 1篇黄建彰
  • 1篇幸鸿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绿色科技
  • 2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佛山惠景城大气污染物浓度时序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佛山市惠景城区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SO2、NO2、O3、PM2.54种大气污染物的时序监测数据,分析其时序特征,4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表现为NO2>PM2.5>O3>SO2。不同时间际的浓度变化以及污染物之间的互相关、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细颗粒污染、臭氧污染分别集中于冬春季和秋季。周一、周二的SO2、NO2、PM2.5浓度高于一周内的其他时日,O3则相反。尤其是周二NO2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日该值,可能与周一车流高峰期机动车直接排放NO转化耗时导致NO2峰值延迟有关。在12:00-15:00时段,SO2、NO2、PM2.5浓度最低,O3浓度最高,可能原因为中午高气温可促使地表污染物向高空扩散,而O3作为NO2的光解反应产物,其浓度水平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太阳辐射强度。(2)4种污染物的自相关系数各不相同,整体上间隔期为1、3(天或时)的历史污染物浓度能够有效影响当前时刻的污染物浓度。SO2、NO2、PM2.5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O3与NO2呈现弱负相关关系,可能与站点地理位置有关,即该站点PM2.5受机动车直接排放影响为主。O3除受NO2的制约外,更大程度上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何芳芳黄艳玲徐伟嘉郑丽琴梁家权李红霞
关键词:PM2.5O3时间序列自相关互相关
珠三角区域PM_(2.5)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62
2014年
珠三角区域PM2.5污染严重,以2012年9月─2013年8月62个大气监测站的PM2.5联网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区域ρ(PM2.5)的时空变异特征.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底效应在0.12~0.30之间,相应ρ(PM2.5)变异属于以结构性变异为主的Ⅰ、Ⅱ类,对应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为强、较强,说明珠三角区域的ρ(PM2.5)分布差异主要由区域结构所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自相关距离受气象因素影响,随方向和时间在51~85 km之间变化,东西方向的影响距离(75~85 km)最大.2ρ(PM2.5)在南北方向的变异幅度指数(0.34~0.70)和变异速度指数〔0.14~0.38μg(m3·km)〕在各方向中均为最大;而东北─西南方向的2个指标则均为最小,其中变异幅度指数为0.25~0.42,变异速度指数在0.13~0.34μg(m3·km)之间,即南北方向的ρ(PM2.5)变化大于其他方向.3综合异质指数介于0.14~0.54之间,说明ρ(PM2.5)总体保持在中等异质水平.鉴于珠三角区域ρ(PM2.5)的空间变异特征,在进行监测站布设时,矩形网格相较于方形网格更适合于对该区域地理空间进行划分,其中网格的长为东西方向平均空间自相关距离(78 km)的2倍,宽为南北方向平均空间自相关距离(56 km)的2倍.
徐伟嘉何芳芳李红霞钟流举
关键词:PM2.5变差函数地统计学
佛山市臭氧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被引量:16
2017年
对佛山市2011—2014年O_3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ρ(O_3)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特征,2011—2014年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均值(O3-8 h)的年评价值没有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超标值多出现在8—10月。夏季O3-8 h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较高,O_3污染多发生在气温>30℃,相对湿度为50%~70%的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60%,气温为20~25℃,也可能出现O3污染。>10℃时,不同的温度条件下,O_3与PM_(2.5)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季节时段,O_3-8 h基本随着ρ(NO_2)/ρ(NO)增大而增大。
黄艳玲陈慧娴
关键词:臭氧气象条件
佛山市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2014年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的PM_(2.5)监测数据研究了佛山市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佛山市PM_(2.5)日均浓度集中在16~45μg/m^3的浓度区间,PM_(2.5)日均浓度超标的日子主要出现在秋冬季(1月、10~12月)和春季(3月)静稳天气多发的时段,以及夏季(6月)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时段。污染日平均浓度为101μg/m^3,为年均浓度45μg/m^3的2.2倍。污染时段周末的污染天数略高,受夜间逆温等气象条件影响,污染日内PM_(2.5)各时刻的浓度出现夜间偏高。靠近污染源和污染输送通道的点位年均浓度较高。利用克里金插值进行年均浓度和污染日平均浓度空间分析发现,浓度高值区均位于与广州中心城区相邻,工业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东北部。污染时段内,中度污染的污染带影响面积覆盖南海区和禅城区的大部分区域。
黄艳玲
关键词:PM2.5污染
基于变异函数的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使用变异函数分析大气污染物分布的空间特征,如空间相关、方向效应、相似度、相关距离等。以珠三角区域2012年8月24日12时数据为例,提供进行经验变异函数拟合,相关分析,方向效应分析等一套研究思路和步骤,运用至2013年1月14日至20日一周的PM2.5数据分析中,分析显示,研究时段内的珠三角区域的PM2.5浓度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具有方向效应,相关距离和相关度的方向效应体现有所不同,东西方向相关距离最大为76 km,东北-西南方向的最小为60 km,而相关度效应的方向性体现不稳定,但总体上各方向的相关度都很接近。分析思路和结果对于污染物的监管和治理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相关距离实施地区联合管治,基于方向效应实施差异化和重点化管治。
徐伟嘉钟流举何芳芳李红霞
关键词:污染物浓度变异函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
佛山市交通CO_2排放及低碳出行对策
2014年
以佛山市2012年数据为基础,结合COPERT模型,分析了车型种类、排气量、燃油类型、排放水平等对CO2排放因子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不同车型组成与排放水平下的CO2排放分担率,讨论并评估了佛山市的低碳交通出行对策。结果表明:排放水平对CO2排放因子的影响不明显,除重型客车与公交车,燃油类型对CO2排放因子的影响亦不明显,各车型的CO2排放因子随着排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佛山市机动车平均行驶速度提高至55 km/h时,每辆车CO2综合排放因子可达最小值125.73 g/km;轻型客车和摩托车的CO2排放量最大,分别为1469 493 t/a和394 174.3 t/a,分担率分别为52.1%和14.0%;不同排放水平的载客车CO2排放分担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国I>国0>国Ⅱ>国Ⅲ>国Ⅳ,分别为34.7%、22.0%、21.2%、17.5%及4.6%。
李红霞徐伟嘉黄建彰刘永红
关键词:城市交通CO2低碳出行机动车
三维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时空扩散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信号控制路段,采用非稳态k-ε湍流模型、组分输运方程进行非定常三维街道峡谷数值模拟,研究了三维街道峡谷内动态交通流下机动车污染物CO的时空扩散过程,并对比了含信号、不含信号的定常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受信号控制及峡谷内流场影响,峡谷内污染物浓度呈现显著的时空不均匀性;(2)各路段背风面浓度值要大于迎风面,且背风面和迎风面浓度峰值均位于峡谷中部的人行横道区;(3)信号周期内人行横道区污染物浓度始终远高于峡谷内其他区域。在距离背风面建筑1 m的人行横道处污染物浓度可达24.15 mg/m3,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41.50%;(4)受信号控制影响,含信号控制街道峡谷污染物浓度高于不含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背风面污染物浓度是不含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3.5倍。
麦戈徐伟嘉幸鸿何芳芳刘永红
关键词:街道峡谷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机动车尾气
佛山市路边测点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2016年
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湾梁、惠景城两个监测点位的PM_(2.5)、PM10、SO_2、NO_2、O3、CO六项污染物小时浓度,作为居民点和路边点代表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受气象条件季节变化影响,路边点和居民点PM_(2.5)、PM10、SO_2、NO_2、CO浓度均为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而O3则为夏秋季最高。2014年路边点PM_(2.5)月均浓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8月,浓度值分别为97μg/m3和22μg/m3,比居民点高出22.2%和10.2%。2014年各月份路边点PM_(2.5)/PM10在50.0%~82.8%。路边点PM_(2.5)浓度与当天PM10浓度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NO_2、SO_2、CO。与前两天、前三天的各种污染物浓度相关性不强,与前一天的PM_(2.5)、PM10和NO_2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路边点因离交通源更近,PM_(2.5)浓度与NO_2浓度相关关系更明显。在不同湿度范围内,路边点和居民点PM_(2.5)浓度和大气能见度存在近似于幂函数的减函数关系。
黄艳玲
关键词:PM2.5居民点能见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