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2007Y03)
- 作品数:4 被引量:149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学良黄小彦刘学春王海军史雅静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防雷中心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1
- 2007年
- 采用1961~2005年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年雷电日数在23~53d,年平均雷电日数为36d;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湖北省1980年以前为雷电相对较多时期,1980年以后为雷电相对较少时期;一年中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出现雷电天气,平均初雷日在2月下旬,终雷日在10月上旬;春季和夏季雷电日数占全年雷电日数的88.5%,秋、冬季占全年雷电日数的11.5%;雷电日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主峰、次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4月;一年中7月、8月雷电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雷电日数的47%;鄂西南、鄂东地区年雷电日数最多,属高雷区,其它地区属多雷区;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初雷日有所推迟,平均终雷日则有所提早。
- 王学良王海军李卫红
- 2000~2006年湖北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8
- 2008年
- 采用中国气象局2000~2005年《全国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资料和湖北省气象局2006年全省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湖北省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行业分布特征、设施类型特征和城乡差异等。结果表明,湖北省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及其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鄂东、鄂西各项指标最高;湖北省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雷电灾害次数月分布呈双峰型,与其雷暴日数的月分布基本一致;电力业遭受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仓储业雷电灾害单次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最高;弱电设备的雷电灾害次数最多,强电设备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农村雷击伤亡人数高达92.3%,特别值得关注。
- 黄小彦王学良李慧
- 关键词:雷电灾害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 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1
- 2008年
- 采用湖北不同地理位置的13个雷击探测仪组成的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的云地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月变化、强度、闪电密度等方面研究了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地闪电中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3%,平均闪电强度32.33kA;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3.7%,平均闪电强度42.24kA;闪电频次的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单谷型,一日中,最大值出现在15-16时,最小值在09-10时;一年中,4-8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6.7%,其中7-8月闪电次数最多;正、负闪电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0~45kA,80%以上闪电强度不大于45kA,100kA以下的闪电次数约占闪电总数的98.6%;闪电密度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鄂东南的嘉鱼、咸宁、黄石、鄂州一带为闪电高密度区,鄂西的远安、宜昌、枝江一带为闪电次高密度区,两个闪电高密度区基本上都发生在山区与丘陵、平原交接地带。
- 王学良黄小彦刘学春王海军涂山山
- 关键词:云地闪电闪电强度闪电密度
- 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68
- 2010年
- 为揭示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活动规律,以满足雷电灾害防护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需要,采用湖北不同地理位置的13个雷击探测仪组成的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的云地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月变化、强度、闪电密度、累计概率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地闪电中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2%;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3.8%;闪电频次的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单谷型,一日中,最大值出现在15—16时,最小值在09—10时;一年中,4—8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5.9%,其中7—8月闪电次数最多;正、负闪电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大于30 kA的累积概率在50%以下,大于60 kA的累积概率8.1%,大于100 kA的累积概率1.6%;拟合出湖北地区大于某雷电流强度累积概率方程,经统计分析,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关系数达0.99998。闪电密度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鄂东南的嘉鱼县、咸宁、黄石、鄂州市一带为闪电高密度区,鄂西的远安县、当阳市附近为闪电次高密度区。山区与丘陵、平原交接地带,即地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地带,是雷电多发地带。鄂西南山区县市雷电日数较多,闪电密度不一定随之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山区县市土壤电阻率较大和山区局地小气候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 王学良刘学春黄小彦史雅静
- 关键词:云地闪电闪电强度闪电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