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0102)
- 作品数:25 被引量:231H指数:8
- 相关作者:毛克亚王岩李鹏肖嵩华毛克政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注射骨水泥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利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将可注射骨水泥注入压缩的椎体内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注射骨水泥主要有丙烯酸类骨水泥、磷酸钙类骨水泥及硫酸钙类骨水泥。本文分别阐述这3类骨水泥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并对这3类骨水泥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提出目前研究取得的进展及现存问题,从而为临床上寻找一种最佳的骨水泥材料提供研究思路。
- 陶晖张超仇志烨何勍崔福斋阮狄克
-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 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组织学检测被引量:8
- 2009年
- 背景:单纯胶原基纳米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仅起支架和骨传导作用,不具备骨诱导能力。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观察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材料促进下颌骨骨缺损的愈合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8/12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病理实验室以及电镜中心完成。材料:采用浸泡抽吸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基纳米骨相复合,形成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材料。方法:建立兔下颌骨双侧缺损模型,随机选取一侧缺损应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作为活性材料组;另一侧缺损应用单纯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作为单纯材料组。主要观察指标:术后5,10,20周,获取整块下颌骨标本作组织学光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及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测,观察骨缺损愈合效果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两组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移植骨周围炎症发生。①单纯材料组:术后5周时与宿主骨结合不紧密,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10周时出现疏松的骨样组织,材料残留较多,降解缓慢;20周时骨样组织增多明显,但缺损中心区骨组织仍较少且不成熟,材料部分降解。②活性材料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5周时与宿主骨结合良好,有明显骨样组织长入;10周时骨样组织显著增多且更加成熟,材料部分降解;20周时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缺损中心区为致密骨样组织充满,材料降解充分,只有少量残留。结论:胶原基纳米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理想的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人工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愈合加快,成骨可靠。
- 宁博强崔福斋胡坤柳大烈
- 关键词:胶原基纳米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移植下颌骨缺损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采用混合内固定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48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单侧切口进行MIS-TLIF手术,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后同一切口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A~D四组,每组1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失败率、融合率及术后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术时间A组为139.17±18.32min,B组为115.00±14.62min,C组为110.83±11.04min,D组为110.83±18.32min;术中出血量A组为140.83±33.76ml,B组为83.33±28.39ml,C组为69.17±25.03ml,D组为64.17±25.75ml。B、C、D三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D三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出现并发症3例(25.0%),其中2例硬膜囊破裂和1例神经损伤;B组发生1例硬膜囊破裂(8.3%),C、D组无并发症;A组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失败2例(16.7%),B组失败1例(8.3%),C、D组无失败病例;4组均无不融合病例。四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置钉失败率及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腰痛/腿痛VAS评分A组为4.3±3.2分/5.5±3.1分,B组为4.5±3.8分/6.8±3.7分,C组为4.1±3.5分/5.7±3.6分,D组为4.8±3.1分/6.3±4.1分;术后1年时A组为1.3±1.1分/0.4±0.3分,B组为1.4±0.9分/0.3±0.2分,C组为1.2±0.8分/0.3±0.4分,D组为1.4±1.0分/0.2±0.2分。术前ODI评分A组为(40.2±8.1)%,B组为(45.4±9.7)%,C组为(43.2±7.9)%,D组为(39.2±8.4)%;术后1年时A组为(15.2±8.7)%;B组为(14.8±9.4)%;C组为(13.9±8.6)%;D组为(14.1±7.9)%。各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1年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IS-TLIF采用混合内固定�
- 肖波毛克亚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张西峰张雪松王征崔庚陆宁朱守荣
- 关键词:微创
- 单侧切口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混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切口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body fusion,MIS-TLIF)以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7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50.4岁。病程8个月~15年,中位病程37个月。手术节段:L3~56例,L4~S113例。在单侧切口工作通道下完成MIS-TLIF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双侧混合内固定。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8 min、术中出血量156 mL、切口长度42 mm、术后下地时间35 h、住院时间4.1 d、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长度51 m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除1例术中硬膜撕裂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1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随时间延长症状逐渐缓解。术后X线片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均穿过棘突根部、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其中2枚(5.3%)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穿透椎板外侧皮质,1枚(1.8%)椎弓根螺钉略偏出椎弓根外,但均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2个月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良好;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评价,Ⅰ级11例,Ⅱ级8例。结论采用单侧切口MIS-TLIF混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
- 徐教毛克亚王岩肖嵩华李鹏毛克政肖波王义国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9例,年龄60~83岁,平均70-3岁。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10例、3部分骨折21例、4部分骨折8例。结果39例均获随访,随访8~24个月,平均14.6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定,优28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 寇剑铭贾学军侯建文仇志烨
- 关键词: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老年
- 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体外降解速度可与成骨一致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骨修复材料的理想降解速度应该与新骨形成速度相匹配,逐渐被新生骨逐渐爬行替代。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的体外降解速度。方法:将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试件置于PBS模拟体液中,测量不同浸泡时间的pH变化、试件降解率和压缩强度变化。结果与结论:在模拟体液中复合人工骨和α-半水硫酸钙的pH值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β-磷酸三钙的pH值变化不大,4周后复合人工骨的pH值稳定在5.6左右。PBS模拟体液浸泡过程中,复合人工骨与α-半水硫酸钙的质量和压缩强度均随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而β-磷酸三钙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降低较小。说明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通过物理溶解而逐渐降解,其体外降解率介于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之间。
- 李鹏毛克亚江涛杨云崔福斋侯喜军梁茂华杜明奎王继芳王岩
- 关键词:Β-磷酸三钙人工骨
- 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 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的趋势,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脱钙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脱钙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2)。结论采用0.4916 mmol/L EDTA-Na2脱钙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的方法。
- 程自申张智海刘莉尹磊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张雪松李鹏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生物力学
- 帕瑞昔布和塞来昔布在脊柱融合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比较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在腰椎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帕瑞昔布,B组给予塞来昔布,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术前1 h、术后12、24 h给药,观察术后1、6、12、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吗啡用量在6、12、24h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为8.1mg、11.0mg、13.73 mg;B组平均为11.4 mg、18.2 mg,25.28 mg;C组平均为16.3 mg、25.4 mg、37.5 mg)。A组VAS评分在1、6、12 h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6 h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为5.4,4.3,3.5;B组平均为7.1,5.2、4.4;C组平均为7.3,6.2,4.7)。3组在镇静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给予帕瑞昔布比塞来昔布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和降低VAS评分。
- 毛克政刘建恒李鹏肖波王义国徐教毛克亚
- 关键词:帕瑞昔布塞来昔布腰椎融合术镇痛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采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8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其中37例采用单侧切口完成双侧混合内固定(A组),45例采用双侧切口完成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均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6及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融合情况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患病侧、随访时间和术前VAS及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H分别为110±24min、68±19nd、29±3mm、23±7h、2.9±1.Od:B组分别为155±35min、96±27ml、59±5mm、27±9h、3.4±1.2d,两组间比较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腿痛VAS、ODI评分及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1d腰痛VAS评分A组(4.1±0.8)优于B组(4.8±1.0)(P〈0.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双侧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同定完成MIS—TLIF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但前者更加微创。
- 徐教毛克亚王岩肖嵩华李鹏毛克政肖波王义国
-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发症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9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并发症,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和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21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110例行传统切开减压及PLIF,105例行MIS-TLIF,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16个月。MIS-TLIF组所有患者7人次(6.67%)出现并发症:硬膜囊破裂3例(2.86%);神经损伤1例(0.95%);切口浅部感染1例(0.95%);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1.90%)。PLIF组所有患者20人次(18.18%)出现并发症:硬膜囊破裂6例(5.45%);神经损伤8例(7.27%);切口感染3例(2.73%);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1.90%);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0.91%)。2组间神经损伤和总并发症发生率,MIS-TLIF组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减少。
- 肖波毛克亚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张西峰张雪松王征崔庚陆宁朱守荣薛超
-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