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QN023)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连桥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困境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学史
  • 1篇主题研究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救赎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伦理学
  • 1篇文学伦理学批...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史研究
  • 1篇文学研究
  • 1篇西方文学
  • 1篇显学
  • 1篇伦理选择
  • 1篇伦理学批评
  • 1篇伦理意识
  • 1篇经典叙事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连桥

传媒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我救赎与伦理情怀——《布朗德》中的道德困境与伦理选择
2013年
作为一部伦理悲剧,《布朗德》围绕着"母亲抱憾西归"、"幼儿患病夭折"、"妻子绝望自杀"和"悬崖葬身雪山"的剧情展开,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以及空泛的道德说教、伪善的道德行为,不切实际地追求"全有或全无"的宗教事业,逐步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从而多次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因而走向毁灭。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关注作为牧师的布朗德同时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多重伦理身份及其感情纠葛,探讨布朗德所遭遇的道德困境及其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作家一方面以外部聚焦的叙述方式关注布朗德的道德行为及其周边人们对他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以内视聚焦关注着布朗德自我赎罪的心路历程。剧本围绕着布朗德的家庭、婚姻、亲情和事业等伦理关系而展开,由此讨论所引发的关于责任、义务、使命、孝顺、仁爱、仁慈、信仰、死亡、恐惧、绝望、自责、自杀、负罪、救赎等伦理命题,透视了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道德力量的渴望以及以死赎罪的自我诉求,体现了作者易卜生对于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张连桥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
一幅西方文学百年风景画——评《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
2014年
针对西方文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出版了数量庞大的研究成果。我国西方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学史研究,这类成果研究侧重教材的编排体系;第二类是断代史研究,如古希腊文学史、文艺复兴文学史、十八世纪文学史等,这类成果按照史学方法展开,但较之文学史范围相对深入;
张连桥
关键词:西方文学主题研究风景画文学史研究文学研究
《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述评
2015年
作为一门“显学”,叙事学发轫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中外学者对叙事学发展史的考察,叙事学从历时视角可分为两个阶段: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如果说经典叙事学(Narratology)所解决的问题是叙事学的内涵问题,那么,后经典叙事学(Narratologies)则更多地聚焦于叙事学的外延问题,也就是被广泛解读为“泛叙事”的研究问题。
张连桥
关键词:后经典叙事学显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