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2009CI117)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和占龙鲁帅尧赵远杨凤梅禹文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恒河猴
  • 3篇动物
  • 3篇猕猴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实验动物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DNA
  • 2篇控制区
  • 2篇基因
  • 2篇MHC
  • 1篇单倍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脂血症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和占龙
  • 11篇赵远
  • 11篇鲁帅尧
  • 10篇杨凤梅
  • 10篇禹文海
  • 8篇李艳艳
  • 8篇王俊斌
  • 8篇陈丽雄
  • 3篇沈冬
  • 3篇黄芬
  • 3篇乞素冬
  • 2篇刘龙丁
  • 2篇游丹
  • 1篇程根宏
  • 1篇沈继武
  • 1篇徐娟
  • 1篇鲁绍雄
  • 1篇张涛
  • 1篇秦晓峰

传媒

  • 5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南地区猕猴MHCⅠ类部分等位基因调查
2013年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方法对中国西南地区猕猴的MHCⅠ类A*01、A*02、A*08、B*01和NA7等共5个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云南猕猴群体中测出了A*01、A*02、A*08、B*01和NA7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27%(2/157)、69.43%(109/157)、11.46%(18/157)、21.02%(33/157)、31.21%(49/157);四川猕猴群检测出了A*02、B*01和NA7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6.67%(7/15)、13.33%(2/15)、46.67%(7/15);贵州猕猴群检出了A*01、A*02、A*08、B*01和NA7等位基因,其检出率分别为2.5%(2/80)、65%(52/80)、1.25%(1/80)、25%(20/80)、72.5%(58/80);广西猕猴检测出了A*02、B*01和NA7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0%(6/10)、10%(1/10)、50%(5/10)。中国西南地区猕猴群携带的MHCⅠ类等位基因的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分析了MHCⅠ类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和占龙禹文海杨凤梅赵远鲁帅尧李艳艳乞素冬刘龙丁
关键词:猕猴等位基因
医学研究机构实验动物中心产学研模式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建设和完善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管理体制,提升了为生产、科研和教学技术服务的水平,发挥和利用其独特的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优势加强了与相关机构的科研合作,促进实验动物科技队伍和科技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保证了研究所医学科研、疫苗生产、检定和教学对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需求同时,探索和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管理和运作体系,已成为一个集生产、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和科研合作的平台。
游丹和占龙赵远鲁帅尧
关键词:实验动物中心产学研模式
云南猕猴mtDNA控制区全序列测定
2011年
目的测定云南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及进化分析。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猕猴参考序列(AY612638),采用多个生物学软件对序列碱基组成、同源性、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邻接法(NJ)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云南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全长为(1 084~1 089)bp,A、T、G和C四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9.9%、26.9%、12.3%和30.9%,A+T含量(56.8%)高于G+C含量(43.2%)。所分析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1.5%~99.5%,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4.5%,变异类型包括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4种形式,转换/颠换比值平均为26.1。进化树显示云南猕猴存在两个平行进化的姐妹分支。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云南猕猴mtDNA控制区全序列,为猕猴进化关系研究及mtDNA控制区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禹文海黄芬杨凤梅鲁帅尧赵远沈冬王俊斌陈丽雄和占龙
关键词: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
云南地区恒河猴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态性研究
2012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云南地区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开展恒河猴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云南地区恒河猴96份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用Mege 4.0和DNA SP软件对变异位点数、简约信息位点数、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在96份样品中,共检测出了149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68±0.007,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0。结论云南地区恒河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禹文海黄芬杨凤梅鲁帅尧赵远王俊斌陈丽雄李艳艳和占龙
关键词:恒河猴线粒体DNA单倍型遗传多态性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分析实验动物工作中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存在问题,探索和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制度,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提升实验动物质量和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健康,有利促进了实验动物科技队伍和科技工作的管理创新和发展。
游丹杨凤梅李艳艳赵远鲁帅尧禹文海和占龙
关键词:实验动物健康监护
一株恒河猴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恒河猴粪便中分离到的一株克罗诺杆菌进行鉴定,为实验恒河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观察及微生物鉴定系统(ID32 E)生化试验进行菌落鉴定;并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23S rRNA基因并测序,并将其与GenBank上参考菌株23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细菌形态学和生化鉴定该细菌为克罗诺杆菌,23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分离自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CP004091)同源性为98%。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甲硝哒唑耐药,对其他15种抗生素敏感。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结论该株从恒河猴中分离到的克罗诺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实验恒河猴饲养及相关研究人员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在恒河猴饲养及研究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头孢、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等药物可作为治疗恒河猴克罗诺杆菌感染的临床用药。
禹文海赵远鲁帅尧乞素冬沈冬李艳艳杨凤梅陈丽雄王俊斌和占龙
关键词:恒河猴
实验雪貂饲育笼的设计与应用
2010年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实用的实验雪貂饲育笼具。方法根据雪貂的生物学特性并参考有关实验动物笼器具标准进行设计。结果该笼舍完全能适用于普通环境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结论该笼具操作和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和占龙沈继武赵远鲁帅尧禹文海王俊斌陈丽雄
关键词:笼具
基于微卫星DNA标记的恒河猴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评估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建立标准化的恒河猴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恒河猴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经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用POPGENE 1.32软件及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出了高度多态性,共检测到了等位基因164个,各座位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在6~11个之间,平均为8.6316个;各基因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3.5727~8.9416个之间,平均为6.0709个;各微卫星座位的观察杂合度在0.2560~0.6364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4309;期望杂合度在0.7230~0.9010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8270;多态信息含量在0.6771~0.8874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7979;香隆信息指数在1.4249~2.2662之间,群体平均值为1.8901;本研究检测的19个微卫星座位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论所研究的恒河猴群体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本实验为今后建立恒河猴质量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禹文海和占龙鲁绍雄鲁帅尧赵远杨凤梅李艳艳陈丽雄王俊斌沈冬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恒河猴
PCR方法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利用PCR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为该病菌的鉴定、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参考。方法从猕猴粪便中分离奇异变形杆菌并进行鉴定,纯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序列测序后,序列提交BLAST比对分析。用该菌株检验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利用PCR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同时对80只猕猴进行检测。结果在分离得到的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中扩增出225bp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040548,其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AM942759的同源性为98.2%),而其它5株非奇异变形杆菌的PCR扩增结果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纯化培养的奇异变形杆菌利用PCR方法检测灵敏性,其敏感度达80cfu/mL。在80只猕猴中,共检测出了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5%,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一致。结论该PCR方法能迅速、准确地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禹文海赵远黄芬杨凤梅鲁帅尧李艳艳陈丽雄王俊斌和占龙
关键词:猕猴奇异变形杆菌PCR检测
实验性高脂血症恒河猴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恒河猴模型,为人类高脂血症研究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设计高脂实验饲料配方并检测常规营养成分,用高脂饲料诱导实验性高脂血症恒河猴模型,分别在2个月、4个月、6个月后监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在实验2个月、4个月时的日采食量和摄入能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重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实验6个月时日采食量和摄入能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的TC、TG、HDL-C、LDL-C在实验前和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4个月比较时TC、TG、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6个月比较时TC、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TC、LDL-C远远高于恒河猴血脂的正常参考值水平,而TG、HDL-C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为,模型组TC和LDL-C水平有递增趋势、TG水平则出现了先递减后逐渐恢复的趋势、HDL-C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趋势。结论模型组恒河猴具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已经初步建立了实验性恒河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杨凤梅李艳艳鲁帅尧赵远禹文海陈丽雄王俊斌和占龙
关键词:血脂高脂血症动物恒河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