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847)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杨长青袁敏杨丽常义忠王胜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纤维化
  • 6篇肝纤维化
  • 3篇星状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肝星状细胞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硬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异常
  • 1篇致纤维化
  • 1篇实验性肝纤维...
  • 1篇瞬时弹性成像
  • 1篇糖代谢
  • 1篇糖代谢紊乱
  • 1篇糖代谢异常
  • 1篇糖组学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杨长青
  • 6篇袁敏
  • 3篇常义忠
  • 3篇杨丽
  • 3篇王胜兰
  • 1篇李远者
  • 1篇陈锡美
  • 1篇杨文卓
  • 1篇张豪
  • 1篇张忠
  • 1篇张照杰
  • 1篇徐丽君
  • 1篇郜恒俊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Hepato...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BMP-7防治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运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诱导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从实验开始、早期治疗组从实验第2周、晚期治疗组从实验第4周腹腔注射外源性BMP-7,每周3次;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移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和预防组的肝纤维化级别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中BMP-7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_1的表达,治疗组中的TGF-β_1的表达较模型组中明显减少(P<0.05)。结论 BMP-7有效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的TGF-β_1的表达有关。
王胜兰杨长青杨丽常义忠袁敏郜恒俊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肝纤维化
Migr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fibrotic microenvironment of diseased liver model被引量:7
2008年
BACKGROUND: In liver fibrosis, alterations within the space of Disse microenvironment facilitat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 normal basement membranelike matrix in the space of Disse converts to a matrix rich in fibril-forming collagens during the fibrosi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lterations in the space of Disse microenvironment on the migr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in the process of liver fibrosis, and to explore the novel mechanism ofliver fibrosi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ell migration. METHODS: A modified in vitro Boyden chamber system was employed to partially mimic the in vitro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Disse space in normal liver and in fibrosis. The effects of fibrogenetic growth factors on the migration of HSCs in simulated liver fibrosis were assessed by cell migr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experiments. RESULTS: Enhance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B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TGF-beta 1) and/o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EGF) in liver fibrosi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migratory capacity of activated HSCs. The enhanced migration of HSCs, induced by PDGF-BB was proliferation -independent. The eleva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during liver fibrosis had no effect on the migration of HSCs.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the space of Disse microenvironment in regulating the migratory behavior of HSCs. TGF-beta 1, PDGF-BB and EGF, which increase in liver fibrosis, induce the migration of activated HSCs. However, bFGF and VEGF have no effect although they also increase during liver fibrosis.
Chang, Yi-ZhongYang, LiYang, Chang-Qing
关键词:MIGRATION
肝纤维化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移行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移行的机制和肝纤维化病变过程中新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改良的Boyden腔系统,在体外条件下模拟体内正常Disse间隙的微环境及肝纤维化时的相关改变,以HSC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明胶酶谱和凝胶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研究肝纤维化时致纤维化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促进HSC移行的机制。结果肝纤维化时增高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均可以刺激活化的HSC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而MMP-2通过降解胶原又可以促进HSC的移行(4.9倍);HSC的移行是由其表面的整合素α1和以所α2,不同致纤维化生长因子诱导HSC移行时依赖着不同的整合素的介导;由HSC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对HSC自身的行为有反馈调节作用,间质类基质可促进HSC的移行(3.2倍),而基底膜样的基质则可抑制HSC的移行(1.2倍)。结论肝纤维化时Disse间隙微环境的改变导致了HSC的移行,其机制与促进HSC高表达MMP-2相关;肝纤维化时HSC的移行由整合素α1和以所α2;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HSC的移行行为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杨长青杨丽杨文卓张忠张豪常义忠袁敏陈锡美
关键词:肝硬化肝细胞
糖组学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2009年
糖组学是随着糖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研究糖链的表达、调控和生理功能的科学。糖链由于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成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生物体基因组信息的延续。由于糖类的许多引人瞩目的生物功能,使得近几年来关于糖的研究逐步活跃起来,其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于糖组学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袁敏杨长青
关键词:糖组学肝纤维化
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紊乱164例回顾性分析
2010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探讨患者的血糖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及东方医院的164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将患者分成A、B、C组,观察各组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分析患者血糖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各组患者血糖水平再分为3个亚组:低血糖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和糖尿病(DM)组,C级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最高,各亚组的发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的CTP评分以及FPG、果糖胺(F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CTP和FA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与其肝功能有关,且糖代谢紊乱与肝硬化病程具有相关性。
王胜兰袁敏杨长青
关键词:肝硬化糖代谢异常
肝星状细胞靶向导入载体的研究进展
2007年
李远者杨长青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逆转靶向HSC致纤维化细胞数目
肝纤维化时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肝细胞及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的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收集细胞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中的细胞外基质;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剂量和时间的BMP-7处理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受体和磷酸化Smad信号通道蛋白的改变;并运用实时PCR从mRNA的水平上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50mg/L的BMP-7分别处理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后,肝细胞中Ⅰ、Ⅲ、Ⅳ型胶原的产生(83%±6%、79%±8%、82%±13%)与对照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星状细胞中Ⅳ型胶原的产生(78%±9%)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Ⅲ型胶原的产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8%、40%±6%,均P〈0.01);相同浓度的BMP-7处理组中,未发现TGF—β1结合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而Smad/3通道蛋白的表达减弱;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TGF-β1基因在BMP-7处理后表达水平降低了88%(1—0.12)。结论BMP-7具有抑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中Ⅰ、Ⅲ型胶原蛋白产生的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细胞中促纤维化生长因子TGF—β1的信号通道蛋白Smad2/3的活性,并抑制TGF—β1的表达。
杨丽杨长青袁敏王胜兰常义忠徐丽君张照杰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肝星状细胞
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肝组织活检是目前肝纤维化疾病诊断的金指标,但具有局限性。近年来,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确立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临床常用多种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肝纤维化的评价,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无法令人满意。国外研制出瞬时弹性测定的方法用于肝纤维化评估,此文对FibroScan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袁敏杨长青
关键词: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