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90136)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2H指数:7
- 相关作者:邱崇明黄飞鸣刘郁葱李辉文黄燕辉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银行体制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现有银行体制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和经济效应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推断国有产权制度和集中性银行体制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认为短期内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的应用降低这种区域效应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应加快推进金融制度改革,以消除地区间金融体制的差异。
- 刘郁葱
-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体制
- 论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生性冲突——基于资产价格和流动性分析的视角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关于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主要学术观点,然后应用Shin(2006)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框架。文章分析了在一个信贷约束市场上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自强化反馈机制和不对称性特征,货币政策在追求自身目标实现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金融失衡。
- 刘郁葱
-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稳定
- 我国金融抑制的测度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通过估算,认为我国处于温和的金融抑制中。适度的金融抑制为经济的增长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本文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抑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适度的金融抑制可以带来一定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好处。但是,从长远看,金融抑制带来的积弊是大于利的。
- 邱崇明李辉文
- 关键词:金融抑制门槛效应
- 通货膨胀预期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从各地区微观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差异的视角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并基于2003年一季度到2012年四季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其中有效性最强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根据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缓解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央行可以通过设立一个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区间并信守承诺以缩小各地区通货膨胀预期的差异;通过有差别的再贴现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流动性约束,从而有助于缩小由通货膨胀预期所引起的各地区厂商投资的差距;央行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关注并借助通货膨胀预期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邱崇明黄燕辉
-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
- 资产泡沫能消除经济动态无效吗——基于AMSZ准则扩展与中国数据的检验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经济运行动态无效的情况下,通过引入资产泡沫可以使得经济趋于动态有效。这就为控制资产泡沫带来一种困扰。本文在"AMSZ准则"扩展的基础上,用中国1985~2007年的数据做出检验,得出自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引入资产泡沫消除经济动态无效的不可取;在提高劳动收入的基础上扩大消费需求才是正道。
- 黄飞鸣
- 关键词:资产泡沫
- 中国省际资本边际报酬再估算及无谓损失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考虑到中国省际资本品与最终产品的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重新估算了1993~2008年中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推算均衡人均资本与产出,由此计算出产出无谓损失。研究表明,与名义资本边际报酬类似,我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呈现人均产出较高的东部地区高于人均产出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状况。资本边际报酬的显著差异说明我国存在资本的无效率分布。据计算,资本无效分布造成的产出无谓损失大致占当年总产出的7%~10%左右。其中,近90%是由于政府干预下资本流动受阻造成的无谓损失,而由于投资价格水平差异造成的损失仅占10%。
- 卢盛荣易明子
- 关键词:资本配置效率无谓损失
- 我国财政长期可持续性评估:基于TSLS回归的比较结果
- 2014年
- 采用联立方程的三阶段逐步回归法,根据不同时期的财政反应系数和持续系数大小,剖析中国公共财政可持续状况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公共财政出现明显的阶段特征。改革开放前,财政收支反应系数大于财政收支持续系数,而在改革开放后,财政收支的持续系数大于其反应系数。目前,中国公共财政尚可持续,却也出现了需要关注的预警信号。为了维持可持续财政体系,需要控制财政支出"刚性",调整支出结构。
- 李辉文
- 关键词:联立方程
-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
- 2012年
-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的基本因素,一国或地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有着重要关系。当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居民在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会使得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最终效果不同。因此,地区间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差异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 王东明
- 关键词:居民消费货币政策
- 中国省际贸易流量再估算与区间分解被引量:24
- 2013年
- 省际分工与贸易关系的形成与演进,是省际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国内各省份之间的贸易在发挥市场规模优势、促进经济持续、自主、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国内各省份之间的经济交流中,由于没有类似海关的机构存在,资料收集难度大,导致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对国内省际贸易的全面统计数据。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省际贸易情况,本文通过对中国省际宏观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运用引力模型对1993—2010年中国各省份之间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流量进行了估算,并据此对省际贸易差额和空间流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经济区域内贸易联系较强,经济区域外贸易对象明确,且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区域内贸易份额有所下降,区域外贸易份额有所上升,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
- 于洋
- 关键词:贸易差额
- 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的策略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认为,当前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和收入分配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并蕴含着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与政策信誉风险,这决定了其退出的必然性。从就业、消费和民间投资三个指标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已逼近安全边界;在时机选择上,我国应先于欧美发达国家实施退出策略;在力度控制上,不仅要考虑经济数据,也要考虑集团利益的制衡;在工具选择上,应结合国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出策略。另外,应注重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刺激计划的退出及国际协调的配合。
- 潘再见
- 关键词:扩张性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