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M7014) 作品数:5 被引量:9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邓军 张嬿妮 李贝 文虎 张丹丹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陕西侏罗纪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2014年 为对上部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进行早期预测,研究煤样二次氧化自燃特性。以陕西玉华矿侏罗纪煤层未氧化煤样(一次氧化)和氧化煤样(二次氧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煤样程序升温试验来系统测试二次氧化煤样的宏观自燃特性参数,并采用物理吸附分析法和红外光谱试验法测试煤表面微观特征。结果表明:氧化前期,二次氧化煤样耗氧速率、CO产生率和放热强度均大于一次氧化煤样的相应数据;氧化后期,二次氧化煤样自燃特性参数均小于一次氧化煤样的相应数据,且二次氧化煤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显著增多。 邓军 赵婧昱 张嬿妮 吴慷 张丹丹 赵萌烨关键词:红外光谱 自燃特性 低压下不同煤样对CO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低压下不同煤样对CO气体的吸附性能,利用Autosorb-i Q-C全自动物理化学分析仪测量不同煤质煤样在不同温度下低压阶段对CO的吸附等温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认为煤对CO气体的吸附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和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有良好的相关性。煤对CO在低压下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的几点假设,低压下煤对CO的Langmuir吸附模型可简化为亨利模型。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出不同煤样对CO的吸附热均在12-25 k J/mol之间,且低压阶段煤对CO的吸附形式主要为物理吸附。结果表明吸附热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虎 程斌 张嬿妮 郭军 杨一帆关键词:CO 吸附热 LANGMUIR模型 吸附量 吸附等温线 基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煤矿安全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我国安全质量标准化方法评价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提出一种精细化、专业化的煤矿子系统安全评价方法。以陕北某矿掘进工作面为例,介绍了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进一步细化和提高探索了一条新思路。 邓军 李珍宝 李贝 吴慷 任军莹关键词:煤矿 安全评价 掘进工作面 LEC法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37 2014年 以安全科学理论为基础背景,从事故隐患概念的发展演变入手,通过查找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且结合建筑行业生产事故隐患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或流程进行了探究,重点研究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并以西安市某建筑施工项目为例,运用LEC法对该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事故隐患进行了辨识分析和评价定级,同时以"六定原则"为基础制定了隐患治理的对策措施。该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邓军 李贝 张兴华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 LEC法 华亭煤自燃特征温度的TG/DTG实验 被引量:25 2011年 选取华亭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不同氧化条件下的热重分析(TG-DTG)实验,分析计算了煤样的微晶结构参数,掌握了煤样结构特征,并运用非等温动态热重法和微商热重分析手段,研究分析了煤氧复合过程,得到了煤样自燃过程中的特征温度。研究表明,华亭煤样热失重和失重速率曲线变化反应了煤氧复合过程中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不同历程,煤氧复合过程及复合程度可以用特征温度点来表征。 张嬿妮 邓军 文虎 李士戎关键词:自燃 热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