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3SG022-008)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许峰钟仁明王瑾柏森郭明芳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乏氧显像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凤许峰
- 关键词:肿瘤乏氧显像研究恶性实体肿瘤预测预后生物学特征组织学类型
- 锥形束断层CT对肺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修正及其阈值的确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测并修正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可以有效减少放射治疗边界,而CBCT图像引导治疗误差的修正范围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本研究目的是确定锥形束CT影像技术对肺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修正阈值。方法:对30例肺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每次照射前获取CBCT,通过系统的匹配功能,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前后(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若任何方向误差>2mm,相应移动治疗床修正误差后再次获取CBCT图像,设定1mm、2mm、3mm和5mm调准阈值并分析相应调整后的残余摆位误差及其规律。结果:30例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860次。每次治疗开始前首次摆位CBCT 584次,调整治疗床后再次CBCT扫描276次,调整误差前胸部摆位误差在Y轴最大,其误差≤1mm、2mm、3mm和5mm的百分率分别为15.0%、26.0%、48.7%和63.7%,调整后残余误差≤1、2、3、5mm的百分率分别为78.4%、95.2%、98.3%和99.6%;初次摆位最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4.2mm和5.0mm,其外放边界(M_(setup))为6.9~13.8mm,根据1、2、3、5mm阈值调整获得的残余误差值分别为≤1.0mm、≤1.0mm、≤1.2mm和≤2.2mm,与之相对应的外放边界分别为≤2.2mm、≤2.2mm、≤3.1mm和≤4.4mm。结论:CBCT有助于检测和修正分次间摆位误差,采用2mm和3mm作为胸部肿瘤CBCT摆位误差的修正阈值是可行的。
- 朱中秀徐庆丰许峰沈娅丽钟仁明王瑾
- 关键词:摆位误差
- 锥形束CT研究肺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肺癌在放射治疗中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其摆位误差较其它肿瘤大。本研究旨在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技术探讨肺癌放射治疗中分次间和分次内摆位误差及其规律。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用医科达Synergy系统治疗肺癌23例,患者每次照射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结束时获取CBCT图像,根据系统的匹配功能,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对调整前三种固定装置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获取的CBCT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器官、肿瘤大小、位置和周围结构。23例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800次,照射前CBCT扫描342次,调整后CBCT扫描276次,治疗后CBCT扫描182次。首次摆位在X、Y、Z三维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6mm±3.0mm、-0.4mm±5.5mm和0.7mm±3.2mm,调整误差后及治疗后CBCT结果显示误差明显缩小。调整前PTV外扩值范围为7~13mm,调整后缩小为2~3mm。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调整靶中心使其和计划设计等中心保持一致。由于肺癌存在较大的分次间摆位误差,摆位中这种测量和调整是必须的,可以明显减小摆位带来的误差,降低边界外扩值,极大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而仅靠固定装置,减少摆位误差的作用相当有限。
- 郭明芳郭雷鸣赵娅琴沈亚丽何垠波钟仁明柏森许峰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锥形束CT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加同期适形放疗治疗12例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顺铂联合影像引导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晚期NSCLC患者,行为状态评分为0~1,化疗方案为顺铂75mg/m^2(分3次于第1~3天给药),伊立替康设3个剂量组(50、60、70mg/m^2),分别于第1、8、15天给药,28d重复,共给予2—3个周期,同期采用kV—CBCT引导3D适形胸部放疗[2.0Gy/(次·d),总剂量66Gy]。结果伊立替康最大耐受剂量为60mg/m^2,剂量限制毒性为中性白细胞减少和食管炎。肿瘤缓解率75%,中位生存期11.5个月,随访未观察到症状性肺炎或食管炎发生。结论Ⅲ期NSCLC患者采用胸腔图像引导3D适形放疗66Gy联合同步伊立替康加顺铂化疗(伊立替康60mg/m^2,顺铂75mg/m^2),能为患者耐受。
- 张洪王瑾周晓娟李燕沈娅丽王辛钟仁明
- 关键词:伊立替康放化疗最大耐受剂量
- 锥形束CT在线调整大分割放射治疗椎体转移癌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线调整技术在大分割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分次间摆位误差及治疗过程中靶区位移对治疗的影响。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08月,应用医科达Synergy系统治疗椎体转移瘤10例,每次照射前、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CBCT图像,将获取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靶中心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的位移及旋转角度误差,分析误差及分布规律。应用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靶区剂量63Gy/9次,隔日照射。随访6个月。结果:10例患者共10个靶区CBCT扫描269次。首次摆位在X、Y、Z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0.90±4.20)mm、(-0.40±4.90)mm、(-2.50±3.40)m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0.20±1.65)°、(-1.12±1.84)°、(0.22±1.48)°。调整后其位移误差分别为±0.80mm、±0.90mm、(-0.10±0.80)mm;治疗后分别为(-0.10±1.30)mm、±1.80mm、(0.10±1.40)mm。调整后角度误差分别为(-0.21±1.06)°、(-0.72±0.96)°、(0.33±0.85)°;治疗后分别为(-0.15+1.27)°、(-0.64±1.39)°、(0.62±1.18)°。调整前PTV外扩值范围为8.40~11.00mm,调整后缩小为1.20~1.50mm。10例患者疼痛缓解,未发现放疗副作用。治疗6个月后复查骨扫描提示核素浓聚减少。结论:CBCT在线调整能纠正摆位误差,既满足靶区剂量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脊髓受量。高剂量大分割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技术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郭雷鸣朱中秀赵雅琴徐庆丰王辛钟仁明何银波柏森许峰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锥形束CT
- ^(99m)Tc-HYNIC-annexin Ⅴ活体检测放化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08年
- 郭明芳王瑾许峰
- 关键词:细胞凋亡ANNEXIN宫颈癌细胞株肝癌移植瘤肝癌细胞株病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