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6)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20H指数:26
- 相关作者:申继亮刘霞赵景欣邹泓胡心怡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8年
- 调查与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在各指标上均低于城市儿童,且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资源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师生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师生支持性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学习自信心显著正向预测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学习兴趣可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 邹泓刘艳李晓巍
-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被引量:40
- 2008年
- 调查和比较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特征。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在外明显低于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积极情绪间存在正相关;三类儿童积极和消极情绪特征的年级差异显著;在消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高于留守男生,留守时间越长消极情绪越强,消极情绪与三类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不显著。留守儿童在积极情感上的具体特征都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感方面的特征主要是与留守有关的孤独感和莫名烦躁。
- 池瑾胡心怡申继亮
- 关键词:留守儿童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 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被引量:12
- 2008年
- 考察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并与城市公立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对于五年级男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氛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五年级女生,三类学校班级气氛不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六年级学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氛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打工子弟学校的班级气氛总分和内聚力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因素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五年级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六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
- 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
- 关键词:班级气氛
- 家庭背景与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8年
- 本研究以542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家庭社会经济特征采用家庭总收入状况、父母受教育状况、家庭内部联系和社会网络支持为独立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可拥有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看,留守儿童高于流动儿童,明显低于城市儿童;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特征看,小学比初中留守儿童在家庭总收入状况上高,在父母受教育状况上低;留守女童在家庭中所获得的关注和交往比留守男孩少;社会网络支持、家庭总收入状况和年级特征对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具有一定解释作用。
- 池瑾胡心怡申继亮
-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家庭环境
- 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需求及其与班级气氛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调查法,以460名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需求的特点及其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需求得分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表现为城市儿童得分高于农村儿童,但性别和年级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2)在控制了学校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后,认知需求与班级气氛的四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班级气氛中的同学支持维度对认知需求得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师保国许晶晶
- 关键词:班级气氛
- 离异家庭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08年
-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323名中小学离异家庭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当前离异家庭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但因受到父母离异这一消极事件的影响而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青少年;(2)离异家庭男孩和女孩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四年级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最高;独生子女的积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3)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文化水平可以显著的正向预测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
- 齐琳陈英和李艳玲郝嘉佳
- 关键词:离异家庭儿童主观幸福感家庭因素
-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社会比较的视角被引量:21
- 2008年
- 采用访谈法对24名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社会公平感、歧视知觉进行调查,并对所获文本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感知的社会比较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看法更为客观,对自己的看法也比较积极;(2)只有少数流动儿童(3/24)感知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不公平;(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较少受到城市儿童的欺负或歧视,而近1/3的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受到过城市人口的歧视或欺负。本研究验证并深化了Brown等人关于歧视知觉的观点,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李晓巍邹泓张俊杨颖
-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比较社会公平
- 贫困压力和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焦虑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经济资源稀缺的压力对于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同时考察父母应对方式和教养方式对于贫困压力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调查了247户贫困户和低保户,使用儿童经济资源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等工具全面调查了物质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儿童焦虑情绪。结果发现:贫困儿童的焦虑情绪水平较高;贫困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呈现高度一致;经济压力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经济压力通过父亲教养方式作用于儿童焦虑情绪;父母应对方式未能体现调节或中介的作用。
- 毕玉王建平成吉祥
- 关键词:教养方式
-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8
- 2007年
-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心程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小学高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初一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差于打工子弟学校;俩类学校初二年级师生关系没有显著的校际差异。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可分为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型和紧密矛盾型三种类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37.0%、38.1%和22.0%。
-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
- 关键词:流动儿童师生关系
- 城市低保家庭应对困难的特征及其子女的教育被引量:1
- 2007年
- 城市低保家庭应对生活压力以及其子女教育往往表观为:1)相当一部分低保家庭的父母采用否认、逃避、发泄情绪等消极自发逃避型应对方式;2)父母普遍教育子女要积极面对困难,但教育方式单一,且言行有时脱节;3)低保家庭的子女也倾向于采用自发逃避型应对方式。
- 毕玉刘卫卫王建平王晓燕杨智辉
- 关键词:低保家庭贫困人群子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