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7041)

作品数:13 被引量:134H指数:8
相关作者:刘朝晖李盛黄优柳力张景怡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道路工程
  • 9篇路工
  • 7篇沥青
  • 7篇路面
  • 3篇油石
  • 3篇油石比
  • 3篇有限元
  • 3篇土路
  • 3篇沥青材料
  • 3篇混凝土路面
  • 3篇复合式路面
  • 3篇刚柔复合
  • 3篇刚柔复合式路...
  • 2篇玄武岩纤维
  • 2篇配筋
  • 2篇配筋混凝土
  • 2篇最佳油石比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2篇连续配筋

机构

  • 14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作者

  • 13篇刘朝晖
  • 11篇李盛
  • 3篇柳力
  • 3篇黄优
  • 2篇李宇峙
  • 2篇周婷
  • 2篇张景怡
  • 2篇陈尚武
  • 1篇杨光
  • 1篇王旭东
  • 1篇周昕
  • 1篇向宇
  • 1篇展宏图
  • 1篇曹强
  • 1篇杨梦

传媒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公路工程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性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现有研究现状和不足,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不同粉胶比和不同纤维掺量的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通过低温延度、弹性恢复、锥入度及软化点试验,研究了沥青胶浆低、中、高温性能,并对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润湿性好、黏附性强,表面沥青胶浆膜厚度大,纤维力学特性发挥显著,粉胶比在0.8~1.0、纤维掺量在0.4%~0.6%之间时,沥青胶浆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恢复率及软化点明显提高,沥青胶浆低温抗裂、高温抗剪切、疲劳性能及自愈能力得到较大改善,研究成果对矿物纤维复合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向宇刘朝晖柳力李盛
关键词: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
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沥青材料路用性能试验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沥青材料的特点和现有研究不够系统的问题,运用旋转流变仪对4种层间沥青材料进行了高温剪切性能和粘度测试,并进行了动态力学温度扫描和剪切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层间粘结材料,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明显要优于基质沥青,其高温性能、力学性能、粘度和疲劳性能均优于A-50和A-70;改性沥青用作层间材料时,SBS改性剂需确定适宜的基质沥青以提高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以便获得良好的疲劳性能;层间为洒布式结构时,推荐SBS改性沥青为层间材料,为铺装式结构时,建议层间采用橡胶沥青。
李盛刘朝晖张景怡周婷
关键词:道路工程刚柔复合式路面路用性能
基于抗裂层材料的马歇尔试验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现有马歇尔试验方法在抗裂层材料应用中研究的不足,根据旋转压实试验结果进行不同次数的马歇尔击实试验,以孔隙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抗裂层材料马歇尔试验最佳击实次数为双面击实75次。通过将旋转压实和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并结合抗裂层材料特点和相关技术规范,确定了适用于抗裂层材料马歇尔试验的技术要求,得到了最佳油石比为7.5%,与旋转压实试验结果7.6%接近。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的抗裂层材料马歇尔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抗裂层材料最佳油石比和抗裂层材料在我国道路提质改造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柳力刘朝晖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马歇尔试验最佳油石比
刚柔复合式路面接缝处疲劳损伤特性分析
在车辆荷载的循环作用下,刚柔复合路面的横向接缝位置会发生荷载疲劳破坏。运用Chaboche等提出的非线性疲劳损伤演化方程,葛折盛等提出的沥青混合料修正疲劳损伤演化方程以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相关公式,并结合李盛等提出的刚...
王骁帆刘朝晖李盛
关键词:反射裂缝接缝
文献传递
沥青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求解及低温性能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玻璃态转变温度Tg难以实测及现有计算方法原理不清晰、参数标准差偏大的问题,利用水平移位因子lg(αT),根据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简称WLF方程)推导了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求解公式:任选2个参考温度T1、T2进行移位因子计算,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各自参数C1、C2、C1′、C2′;将2个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相减,推算出Tg求解公式。利用该方法计算了3种基质沥青和2种SBS改性沥青材料的Tg,并使用对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低温弯曲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原理清晰、过程简单,可以准确地计算玻璃态转变温度Tg,有效评价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
黄优刘朝晖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材料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测试的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弯沉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测试的改进措施。研究弯沉测试的合理温度,测试实体工程板角、板中、接缝边缘的弯沉。研究结果表明:为减少温度梯度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建议在冬季进行弯沉测试,接缝传荷能力的测试尽量避开中午时段,而板中弯沉则在6:00左右进行测试;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最大值在板角的出现比例最大,落锤式弯沉仪(FWD)和贝克曼梁(BB)弯沉法动静弯沉测试结果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采用BB弯沉法测定的板角平均弯沉为0.200 mm时需进行压浆处理。
李盛陈尚武刘朝晖展宏图
关键词:道路工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落锤式弯沉仪贝克曼梁温度梯度弯沉测试
温缩和干缩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针对现行规范关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纵向配筋的计算公式存在缺陷,且横向裂缝平均宽度控制值也不够合理的问题,采用弹性理论分析了温缩和干缩作用下CRCP的应力和位移,推导了纵向配筋设计指标的计算公式。结合"潭耒高速"算例,并基于CRC板二次开裂的主动控制,提出了确定横向裂缝宽度合理控制值的计算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解析公式进行了数值验证。设计正交试验,对纵向配筋设计参数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根据极差分析,对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排序;根据方差分析,区分了各设计参数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潭耒高速的横向裂缝宽度控制值可取为0.6mm;有限元建模时,弹簧单元可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干缩可以等效为当量温差;解析解与有限元解较为吻合;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和温降幅值是最重要因素,钢筋直径和剪切刚度系数为较重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CRCP的纵向配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刘朝晖王骁帆李盛苏颖奇
关键词:道路工程有限元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南方地区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结构系数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适宜的层间结构与材料,测试了层间沥青材料的高温剪切性能与黏度;研发了层间剪切疲劳的测试装置,提出了层间剪切疲劳的试验方法;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层间温度与沥青层厚度的关系,确定了层间剪切疲劳的试验温度;通过测试和分析,提出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喷洒沥青的最佳用量为1.4 kg/m2,层间抗剪强度结构系数为KT=0.50N0.12e。
李盛刘朝晖李宇峙
关键词:道路工程有限元法抗剪强度试验
温度场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现行规范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进行纵向配筋设计时,对温度场考虑不全面,钢筋埋深处的最大温差未考虑板厚和配筋位置的影响,且温度梯度与材料热力学性质的关系也不明确。针对这些不足,依据"潭耒高速公路"的结构和相关气象数据,以传热学和热弹性力学为基础,用FORTRAN语言定义了热流和外界温度的子程序,用ABAQUS模拟了CRCP的高、低温季节温度场,并用实测温度对计算进行验证,分析了板厚、配筋位置和材料热力学性质对最大温差、温度梯度的影响,计算了最大温差的减小对纵向配筋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温度梯度具有周期性;最大温度梯度随板厚增加而减小;最大温差随钢筋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配筋指标随之减小;混凝土热传导率对正温度梯度影响明显。
王骁帆应正兵刘朝晖苏颖奇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配筋设计温度场
玄武岩纤维对SMA-13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随着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推广使用,其种类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试验研究以SMA-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为基础,对同一级配不同纤维种类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选取浙江石金膨化玄武岩纤维(GBF)和长沙北美孚玄武岩纤维(BMF)2种玄武岩矿物纤维,分别对掺量0.2%、0.3%和0.4%确定最佳油石比并进行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车辙等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GBF、BMF最佳纤维掺量分别为0.3%、0.30%;对应最佳油石比分别为6.2%、6.0%;对应动稳定度分别为9 104次/mm、8 508次/mm。综合比较而言,BMF要略优于GBF。
刘朝晖曹强周昕柳力
关键词:SMA-13玄武岩纤维纤维掺量油石比动稳定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