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376 被引量:1,239H指数:17
相关作者:梁永锋吴茂江赵文霞马贵曹江平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大学能源化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理学
  • 75篇文化科学
  • 67篇化学工程
  • 63篇农业科学
  • 47篇医药卫生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教学
  • 21篇学成
  • 21篇化学成分
  • 20篇教育
  • 20篇活性
  • 17篇土壤
  • 17篇课程
  • 14篇催化
  • 13篇秦艽
  • 12篇正交
  • 12篇萃取
  • 12篇化学成分研究
  • 11篇色谱
  • 11篇提取物
  • 11篇微萃取
  • 11篇相色谱
  • 8篇生物活性
  • 8篇葫芦巴
  • 6篇粘结
  • 6篇粘结强度

机构

  • 367篇宁夏师范学院
  • 17篇昆明理工大学
  • 16篇宁夏大学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山...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甘肃广播电视...
  • 2篇甘肃瀚兴环保...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81篇梁永锋
  • 47篇吴茂江
  • 45篇刘世巍
  • 38篇丁建海
  • 36篇赵文霞
  • 26篇马贵
  • 25篇刘立红
  • 24篇曹江平
  • 20篇邸宏伟
  • 18篇白晓朝
  • 18篇王亚丽
  • 17篇韩新宁
  • 16篇夏举佩
  • 13篇赵红建
  • 12篇马富
  • 11篇魏娟娟
  • 9篇姚垚
  • 9篇解启龙
  • 9篇陈怀军
  • 9篇邹蕊

传媒

  • 45篇宁夏师范学院...
  • 3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9篇应用化工
  • 15篇广州化工
  • 14篇山东化工
  • 14篇广东化工
  • 1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实验教学与仪...
  • 7篇教学仪器与实...
  • 7篇绿色科技
  • 6篇中药材
  • 5篇电镀与精饰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5篇科学教育
  • 5篇安徽化工
  • 5篇化学教育(中...
  • 4篇化学教育
  • 4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1篇2024
  • 18篇2023
  • 20篇2022
  • 15篇2021
  • 21篇2020
  • 24篇2019
  • 25篇2018
  • 17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27篇2014
  • 24篇2013
  • 34篇2012
  • 17篇2011
  • 25篇2010
  • 20篇2009
  • 28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3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优选氧化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OM-PBCA-NP)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材料,采用乳化聚合、一步法载药制备OM-PBCA-NP;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精选,优化制备工艺;以RP-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得载药毫微粒:平均粒径118.3nm,分布范围90~130nm,载药量16.9%,包封率72.7%,RSD1.23%(n=5)。[结论]优化筛选后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OM-PBCA-NP新剂型提供参考。
白晓朝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毫微粒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交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BOPPPS模型在原电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理念强调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存在的育人资源,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同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优点,以原电池教学设计为例。深入挖掘化学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构建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的教学体系,以此来培养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卢宏霞文剑刘世巍
化学教育实践基地协同运行模式的实践
2015年
传统的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只是定义在一个短时段的集中实习培训上,活动与实践面狭窄,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型中学教师的培养。在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专业教育见习常态化、岗前培训规范化、基地活动系统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实践总结长效化的教育实践基地协同运行模式,通过协同运行实践操作,使基地双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指导能力不断提高,使实习学生的从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吴茂江
关键词:化学专业
不同种植密度对桃儿七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二年生桃儿七(Sinopodophullum hexandrum)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80 000~130 000株/hm2、株距30~35 cm、行距25~30 cm时,产量和产值相应增加。移栽桃儿七种苗时群体密度以80 000~130 000株/hm2为宜,经济效益显著。
刘世巍丁建海张守宗
关键词:种植密度
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教师基本素养调查与继续培训研究——以宁夏灵武市课改试点学校为例
2009年
以宁夏灵武市课改试点学校为例,对现任科学课教师的年龄与教龄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能力与水平结构、所学专业及任教态度等基本素养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综合能力、补充后续师资和创设和谐环境等科学课教师继续培训及保证科学课程体制发展的建议。
吴茂江
关键词:科学课教师教师素质教育观念师资结构
固原市部分农业土壤无机磷形态及转化
2017年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测定方法对固原市部分地区农业土壤进行了无机磷形态及转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无机磷中以Ca-P为主要形态,其中Ca_(10)-P含量最高;磷肥施入供试土壤后很快转化为土壤Ca_2-P、Ca_8-P、AL-P、Fe-P形态的无机磷;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土壤中Ca_2-P含量开始下降,而Ca_(10)-P、Ca_8-P、Al-P、Fe-P形态的无机磷含量都有所增加。
李京津蒙志科徐鑫
关键词:农业土壤无机磷形态
一维饱和多孔介质中胡敏酸的运移研究
2009年
研究了胡敏酸在不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1)CXTFIT.2.1软件对多孔介质中胡敏酸运移的拟合效果随多孔介质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对石英砂和河沙中胡敏酸的运移过程拟合较好,对3种土壤(风沙土、黄绵土和黑垆土)中胡敏酸的运移过程拟合较差。(2)胡敏酸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行为与不同多孔介质有关,在石英砂和河沙中运移迅速,而在土壤中运移缓慢;胡敏酸的快速运移对应较低的阻滞因子和吸附系数,而缓慢运移对应较高的阻滞因子和吸附系数。对于石英砂和河沙,胡敏酸的运移在石英砂中较快,在河沙中较慢;对于3种土壤(风沙土、黄绵土和黑垆土),胡敏酸在风沙土中运移最快,在黑垆土中运移最慢。
韩新宁张慧
关键词:多孔介质胡敏酸运移
超声辅助提取杏花中绿原酸工艺的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绿原酸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下提取杏(Prunus armeniaca)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25(g∶m L),超声时间80 min,超声功率80 W,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杏花中绿原酸含量为4.452%。杏花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
梁永锋
关键词:绿原酸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和拒食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研究核桃青皮对枸杞蚜虫的触杀和拒食活性,为开发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的植物杀虫剂提供依据。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用载毒叶片法,测定了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的4种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86.6%;4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和拒食活性的顺序为水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其中水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为93.0%。由此表明,核桃青皮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较强的物质为一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梁永锋
关键词:核桃青皮枸杞蚜虫触杀活性拒食活性
硒与人体健康被引量:35
2007年
硒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人类发育成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缺硒可导致人体出现克山病、大骨节病、白内障病及某些癌症。我国属缺硒国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科学合理补硒。
吴茂江
关键词:硒元素生物功能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