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746 被引量:2,926H指数:18
相关作者:罗建文刘正妙李琳吴怀友刘建武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95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8篇政治法律
  • 517篇文化科学
  • 270篇哲学宗教
  • 158篇经济管理
  • 69篇社会学
  • 61篇历史地理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文学
  • 7篇艺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军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9篇主义
  • 215篇教育
  • 182篇政治
  • 159篇毛泽东
  • 137篇文化
  • 134篇社会主义
  • 133篇思想政治
  • 132篇高校
  • 122篇大学生
  • 93篇教学
  • 86篇政治教育
  • 86篇治教
  • 86篇共产党
  • 83篇思想政治教育
  • 83篇国共
  • 81篇中国共产党
  • 74篇社会
  • 74篇马克思主义
  • 67篇乡村
  • 54篇思政

机构

  • 1,528篇湖南科技大学
  • 21篇湖南省社会科...
  • 15篇湖南文理学院
  • 13篇湘潭大学
  • 10篇人民论坛
  • 9篇中南大学
  • 8篇湖南大学
  • 7篇梧州学院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湖南女子学院
  • 3篇江南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南华大学
  • 3篇邵阳学院

作者

  • 90篇罗建文
  • 59篇刘正妙
  • 39篇吴怀友
  • 34篇管桂翠
  • 32篇杨松菊
  • 30篇禹旭才
  • 29篇吴克明
  • 27篇廖和平
  • 25篇邓运山
  • 23篇李红革
  • 23篇刘建武
  • 22篇薛光远
  • 21篇周建华
  • 20篇刘大禹
  • 18篇丁桂馨
  • 18篇李端祥
  • 17篇尹杰钦
  • 16篇吴毅君
  • 16篇梁长平
  • 14篇朱湘虹

传媒

  • 167篇当代教育理论...
  • 123篇湖南科技大学...
  • 44篇毛泽东研究
  • 23篇思想理论教育...
  • 22篇求索
  • 21篇人民论坛
  • 20篇湘潭大学学报...
  • 19篇现代商贸工业
  • 17篇当代世界与社...
  • 16篇改革与开放
  • 16篇文教资料
  • 15篇品位·经典
  • 14篇农村农业农民
  • 14篇西部学刊
  • 14篇新丝路
  • 12篇克拉玛依学刊
  • 12篇智慧农业导刊
  • 1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108篇2024
  • 177篇2023
  • 131篇2022
  • 143篇2021
  • 131篇2020
  • 106篇2019
  • 96篇2018
  • 72篇2017
  • 88篇2016
  • 80篇2015
  • 101篇2014
  • 98篇2013
  • 94篇2012
  • 7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5篇2004
  • 21篇2003
1,7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殷海光现代知识分子观述评被引量:5
2014年
殷海光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批判传统主义,引入自由主义,通过对传统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吸收和反思,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的同时,也重新思考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资源,试图在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上为现代知识分子建立其社会的立足点。尽管殷海光已经是20世纪的人物,但他对知识分子的这些论述,而今看来依然有其跨世纪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杨铮铮
关键词:殷海光知识分子真理
充分利用三种合力: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被引量:1
2017年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前进的动力,指引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在为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理论知识教育与现实问题教育的合力,是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禹旭才蒙秋燕
关键词: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
从教育公平视角探讨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被引量:6
2014年
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科学与公平"的高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考制度的演变体现在考试资格、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方式、考生志愿的设置、考试权限的归属、学费数额等方面,其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与公平"。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着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高考方式不公平、高校竞争生源不公平等现象,其最终根源是我国高考招生权限设置不合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过分重视第一学历。增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与高等学校的招生权限;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的分值;改革考试方式,拓展人才选拔渠道;优化高校收费制度,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郭昕朱春晖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制度
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年度热点研究概述
2022年
毛泽东毕生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懈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思想,取得社会建设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处理社会矛盾思想、医疗卫生思想、社会治理思想、民生思想等引起专家学者高度重视,涌现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
王俪洁刘正妙
关键词:社会全面进步人民至上民生思想
网络获取法:大学生思想信息获取方法新探
2011年
思想信息的获取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因此思想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网络时代,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必然面临着转型与更新。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着手,对网络获取法这一思想信息获取的新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与创新。
翟中杰
关键词:网络思想信息
中国道路语境下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2016年
中国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之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现代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启动的,但中国的现代化路径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解释范畴。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是为了追求大垄断资本的战略利益。通过对新自由主义霸权扩张实践效果的观察和对其扩张天性的逻辑分析,可以判断:中国道路正是对其采取既借鉴更批判的辩证态度,才避免了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国家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的命运。这在新自由主义以真理的面目横扫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情境下,尤其难能可贵。
丁桂馨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
“非毛化”现象评析被引量:2
2015年
所谓“非毛化”,就是矮化、丑化和妖魔化毛泽东,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近年来,“非毛化”现象日益抬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了廓清迷雾、正本清源,本文主要从学术层面加以评析。
谢忠
关键词:社会思潮
毛泽东处理中苏关系的考量及其当代价值
2022年
历史上的中苏关系历经曲折,毛泽东处理中苏关系的目的也是颇受争议。有人认为毛泽东发表《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是为了换取斯大林对他的支持,有人造谣毛泽东赞成“斯大林‘暂时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的决定”,甚至还有人提出毛泽东想当“国际共运领袖”。事实上,真正的事实则是毛泽东坚持从中国抗战的实际出发客观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毛泽东坚持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毛泽东强调要“以苏联和苏联共产党为首”,但他反对封建“家长制”的统治和“父子党”式的关系。立足于上述问题涉及的相关史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考证,大量史料证明毛泽东始终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始终坚持追求平等的党际关系,始终坚持从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出发开展对外交往活动。
许浩
关键词:毛泽东赫鲁晓夫党际关系
劳动是理解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锁钥”被引量:2
2021年
离开劳动不仅无法理解中国道路成功的内在秘籍,甚至人类的历史也无从维系和发展。中国道路成功的历史就是围绕资本和劳动关系这个轴心而进行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劳动者的实践成就,是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中国道路的成功是有效治理资本和劳动关系的成果,中国道路只有获得广大劳动者的广泛支持,只有通过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创造,才能取得成功。中国道路行稳致远必须更好地超越和驾驭资本本性,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理权益和创造活力。
罗建文
关键词:资本
劳动技能融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研究
2022年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在劳动中习得的劳动技能是其应拥有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个人未来职业素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对高素质人才的诉求、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阻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等现实需况,结合个人主体能动性,从家庭、高校、社会三方场域出发,探讨将劳动技能融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
韦冬婷
关键词:大学生
共1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