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813 被引量:892H指数:10
- 相关作者:王晚霞伍金辉王洪臣何顺民黄丽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从作者的“立诚”到读者的“尽味”——柳宗元文学创作论与批评论述评被引量:1
- 2009年
- 柳宗元的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创作论系统中,柳宗元首先强调作家自身的品德修养,即以"立诚"为先;在素材、题材的积累上则要尽量"广纳",然后再去芜存菁、兼收并蓄;在表现手法的借鉴上则要"博采",尽量多地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就文学创作的特质而言,主要是本乎比兴的"导扬讽喻",即以艺术形象为中介,间接地诱导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在批评论系统中,第一个原则是"信实",即文风朴实,内容真实可信;其次分析了"知难",因而要求"辨玉",即客观公正、从整体上评价作品;再次是"尽味",即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口味。
- 曹建华
- 关键词:创作论批评论
-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教材建设的对策性要求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敦育部计划“十二五”期间,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在全国打造一千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五千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教育,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公开展示和专业服务。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提升和西方开放课程潮水涌进的背景下,针对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教育现状,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放教育建设,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涉及方方面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讨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中的教材出版编选所面临的问颢与对笛性尊索.
- 肖智成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建设文学精品公开课视频优质教育资源
- 欧阳詹文友“李评事”考被引量:1
- 2009年
- 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以诗赠之》中"李评事"有职无名,不知为何人。文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年龄、任职、诗文成就等三方面论述了"李评事"可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
- 杨遗旗
- 关键词:欧阳詹
- 新见李塨的一篇重要佚文
- 2011年
- 《五公山人王先生行略》为新见李塨的一篇佚文,作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恕谷后集》未收。佚文为明末清初北学派学者王余佑的传记,篇幅较长,其中不少细节为其他文献所不道,对于了解北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明末清初遗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张京华
- 关键词:李塨明末清初北学
- 柳子愚性的形成与表现
- 2005年
- 柳宗元一生的经历起伏跌宕,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惨痛;有过得意的欢畅,更有过落魄的悲凄。这一切都源于一点,即愚性。要读懂柳宗元,从解读他的愚性开始,不失为一条途径。
- 夏卫平
- 关键词:执著
- 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论述——现代学者关于古代书体书例的总结被引量:1
- 2006年
- 自从20世纪初顾颉刚等首倡“疑古辨伪”以来,学者多方寻求“重建古史”的途径。在重申“史官史职”与注重考古发掘的同时,对于古代“书体书例”的归纳总结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重建之路。
- 张京华
- 关键词:古史辨派傅斯年余嘉锡
- 孙德谦及其诸子学被引量:1
- 2012年
- 孙德谦为清末民初之际值得特别关注的学者之一。孙氏有见于政体之失,而道体不可以失,故而竭力延展旧学,大治目录之学、实斋之学、诸子之学,成就卓异。其学术根基皆自"笃信章实斋"而发,治学谨于天人之道,前后经历了所谓"谭道广平"时期和"海上三子"时期,赖以开启民国一代之学术。
- 张京华
- 关键词:诸子学
- 一张乡村情网——张长怀先生散文的情感内涵
- 2008年
- 张长怀先生怀着对关中平原浓郁的情感,以亲情、故人情、山水情、哲理情织就了一张独具关中风韵的乡村情网,开创出新时代里乡村散文的新境界。
- 王晚霞杨卷书
- 元结与永州水石文化被引量:8
- 2011年
-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 张京华
- 关键词:元结摩崖石刻
- 论西施形象变化与西施题材诗歌情感内涵被引量:1
- 2012年
- 西施形象至少有三次变化,《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只是纯然美女,东汉《吴越春秋》中是美人计的主角,汉以后杂记与笔记小说中则为神女或隐者。西施题材诗词的情感内涵或陈述史事言红颜薄命,或言救越亡吴而贬之为妖娥祸水,或为西施翻案斥吴国君臣荒淫,或嗟叹世事沧桑红颜尘土,或神往才子佳人的一舸超然境界。
- 邓凌云
- 关键词:西施形象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