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淮南市老年病研究所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明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新康医院淮南市新康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眩晕
  • 2篇中老年
  • 2篇中老年人
  • 2篇颈性
  • 2篇颈性眩晕
  • 2篇骨折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
  • 1篇眩晕患者
  • 1篇眩晕症
  • 1篇血流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针药
  • 1篇针药并用

机构

  • 7篇淮南市老年病...
  • 4篇淮南新康医院
  • 2篇淮南市新康医...

作者

  • 3篇姚婷
  • 2篇王佐
  • 2篇余涛
  • 2篇王骏飞
  • 2篇曹克银
  • 2篇李淮岗
  • 1篇贾冬梅
  • 1篇刘昕
  • 1篇刘建民
  • 1篇刘明

传媒

  • 3篇临床中老年保...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40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分析评价4 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4 0例,术中输血2例,平均输血4 0 0ml。结果 对36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2~2 8个月) ,无一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死亡,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住院时间12~2 2d。36例患者功能满意,生活自理。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是可行的方法,但对手术风险需进行预测,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并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孙全球史方悌潘绪芳宫恩年曹克银余涛褚小弟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中老年人
中老年髋部骨折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分析评价 45例中老年髋骨折的临床诊治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 34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1 1例。其中 ,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34例 ,加压鹅头钉 -滑动钢板骨固定 9例 ,加压空心螺丝钉内固定 2例。术中补血 9例 (其中人工置换 2例 ) ,平均输血 40 0ml。结果 对其中 36例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 8个月 ,手术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 ,创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 ,住院 1 2~ 2 2d(平均 1 6d) ,36例患者髋关节功能满意 ,能生活自理。结论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治疗中老年髋部骨折疗效满意 ,但对其手术风险需进行预测 ,对相关内科疾病需预防治疗 ,掌握相应的麻醉及手术适应证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孙全球史方悌潘绪芳曹克银余涛褚小弟宫恩年
关键词: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中老年人
牵引配合温针对颈性眩晕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温针治疗颈性眩晕对脑血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对53例颈性眩晕患者在牵引配合温针治疗20次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除左侧大脑前动脉外,双侧大脑中、大脑后及右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1);双侧椎动脉均较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牵引配合温针治疗可双向调整颅内动脉异常的血流速度,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颈性眩晕之目的。
范培武王骏飞潘绪芳刘明王佐姚婷
关键词:眩晕超声检查多普勒局部血流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治初步探讨
2001年
目的 探讨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治。方法 采用手法、牵引及配合静脉给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 本组 38例 ,随访时间 2个月至 3年 6个月 ,优 2 5例 (6 5 8% ) ,良 8例 (2 1% ) ,可 5例(13 2 % ) ,优良率达 86 %。结论 对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 ,为避免因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 ,此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
潘绪芳孙全球刘建民史方悌刘昕李淮岗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症影像学检查手法治疗
封闭、中药泡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孙全球潘绪芳史方悌李淮岗
关键词:中药泡洗足跟痛疗效观察退化性疾病
针药并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同传统医学的针灸、中药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设综合康复组、康复组、针药组 ,三组治疗 30d后 ,对各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分及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 ,并在三组间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康复组和针药组康复效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康复组 (P <0 0 5 )及针药组 (P <0 0 1)。结论 脑卒中偏瘫功能康复需要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同传统的针灸、中药结合。
潘绪芳范培武王骏飞王佐姚婷
关键词:针药并用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
CT引导下胶原酶定向靶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胶原酶定向靶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3组,Ⅰ组(治疗组)49例在CT引导下作定向靶位治疗,Ⅱ组58例在C型臂引导下注入消炎镇痛药物治疗,Ⅲ组54例C型臂引导下注射胶原酶治疗。记录3组的穿刺时间、治疗前后的VAS评分(0-10cm)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失访23例,第Ⅰ组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第Ⅱ组和第Ⅲ组,第Ⅰ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Ⅱ组和第Ⅲ组,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3-7天对照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0.5-1年第Ⅰ组明显优于第Ⅱ组和第Ⅲ组。结论:CT引导下胶原酶定向靶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准确、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范培武王俊飞姚婷贾冬梅潘绪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