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作品数:3,470 被引量:13,292H指数:32
- 相关作者:蒋敬庭邢伟何小舟张晓膺史伟峰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细胞治疗技术的肿瘤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
-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第四种治疗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包括主动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等)和被动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
- 蒋敬庭
- DRGs付费下医保精细化管理对医院运营质效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通过医院医保的精细化管理来达到有效提高医院运营质效的目的。方法 选取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21年-2022共23万份DRGs结算清单数据,通过对比2年的医疗服务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的变化来说明两年来DRGs运营质效的变化。结果 精细化管理对提高DRGs运营质效效果显著。结论 医保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院运营质效相当重要,但还有一些问题要不断改进。
- 巢爱东薛晖范敏吴昕仪徐力元
- 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对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liVision plus法。结果: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年龄25~83岁,平均59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9例(54%);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7例(20%);套细胞淋巴瘤7例(20%);不能分类2例(6%)。发生于胃18例(51%);发生于小肠7例(20%);发生于结肠6例(17%);发生于回盲部、阑尾、肛管、吻合口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所有病例均表达CD20和CD79a,不表达CD3,不同类型淋巴瘤不同程度表达CD10、bcl-6、MuM1、CyclinD1等。结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小B细胞淋巴瘤两大类;胃肠道小B细胞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多见;对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赵伟张大川彭蕾虞华明
-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B细胞病理诊断
- 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作用,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方法]2011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68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70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组,采用由三级护士构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为中心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措施完成时间、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病人、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结果]采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后护理措施完成时间、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残率、死亡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能缩短急性脑卒中病人急诊科救治的时间,提高救治的时效性和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陈兰黄亚娟张霞明张宏宇
-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小组时效
- 色素性痒疹1例
- 2014年
- 患者女,25岁。背部起瘙痒性红色丘疹半年,反复发作,消退后遗留褐色网状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灶状棘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见以淋巴细胞和单一核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散在噬黑素细胞。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诊断为色素性痒疹。每天予米诺环素100mg治疗,1周后瘙痒消失,红色丘疹大部分消退,留下色素沉着。随访1年,未见复发。
- 徐斌徐春兴康定华张汝芝
- 关键词:色素性痒疹
- 乳腺癌中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HER2、K-ras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ras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中β2肾上腺素受体、HER2、K-ras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β2-AR在所有检测的乳腺癌细胞中都存在表达,过表达率21/33;HER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为23/33,过表达率为20/33;K-ras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28/33),过表达率为11/33,3者且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β2-AR的表达Z值=-4.876,P=0.000。HER2的表达Z值=-2.752,P=0.006。K-ras的表达Z值=-3.126,P=0.020)。在对癌组织中β2-AR与HER2、K-ra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过程中,β2-AR和HER2的表达及β2-AR和K-ras的表达均有相关性。在临床病理参数中,β2-AR的表达仅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激素水平的各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2-AR、HER2、K-ras的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β2-AR高表达的乳腺癌中,淋巴结潜在转移的风险也较大。β2-AR在乳腺癌发病过程中可能通过HER2和K-ras发挥作用。
- 杨国清朱峰李菁汪美华
- 关键词:乳腺癌Β2肾上腺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电话回访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的防治作用。方法入组77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电话回访)和对照组(n=38,无电话回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情绪状态。结果经电话随访,研究组化疗结束后SAS标分、SDS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可有效缓解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防止发生慢性心理病理状态。
- 高雪娟李争光李东吴昌平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电话回访抑郁
- RPB5介导蛋白与HBx蛋白共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与RPB5介导蛋白(RMP)在肝癌Hep G2细胞中的共表达,探索RMP与HBx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MP与HBx在肝癌Hep G2细胞中的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P53、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未经任何处理的Hep G2细胞比较,转染RMP质粒的稳定表达HBx的Hep G2细胞中RMP、HBx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和P5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明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 RMP与HBx共表达可降低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率,提示RMP和HBx可能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朱霞霞王琦李帅何峰魏文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肝癌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磷酸鞘氨醇受体鉴定及其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鉴定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株EA.hy926 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RL-1730 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亚型和胞浆中C-myc 及His 标签蛋白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载脂蛋白M(ApoM)-1-磷酸鞘氨醇轴(ApoMS1P轴)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 及CRL-1730 至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内皮细胞标志凝血八因子(FⅧ)、ApoM、S1PR1-S1PR5、C-myc 和His 标签蛋白.结果(1)两种细胞均表达FⅧ和ApoM,FⅧ在CRL-1730 中呈散在颗粒状分布,在EA.hy926 中呈均匀分布.(2)两种细胞均主要表达S1PR1,少量表达S1PR2 和S1PR3,不表达S1PR4 和S1PR5.(3)两种细胞胞浆中均有C-myc 和His 标签蛋白的表达.结论两种细胞都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因其自身表达ApoM、C-myc 和His 标签蛋白,在应用这两种细胞研究ApoM-S1P 轴的功能时,不适合选用带有C-myc 和(或)His 标签的重组ApoM 蛋白.
- 梁云罗光华刘宏喻妙梅王敏刘洪尧黄波徐宁张晓膺
- 关键词:内皮细胞载脂蛋白M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 哈萨克族肝癌患者血清AFP-IgM复合物结果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吴骏邹晗蒋敬庭吴昌平赵雪梅王虹徐斌
- 关键词:肝癌患者哈萨克族复合物血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