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医院
- 作品数:237 被引量:334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华昌李玉华莫晓云林艳红刘永生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龙岩市第二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血透患者临时性肢体血管通路穿刺点出血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5
- 2010年
- 邓红连江晓春蓝玉金
- 关键词:出血原因
-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8月~2009年2月间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股骨颈骨折延迟诊断或漏诊原因。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处理采用加压钢板及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术、内固定加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本组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术后7个月内均获得愈合,其余3例在术后8个月获得愈合;9例股骨颈骨折在术后6个月内均获得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对于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容易延迟诊断或者漏诊,故股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髋部的检查以确定股骨颈是否骨折;在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骨折部位和类型、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以及术者对内固定操作的熟练程度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或内固定结合人工关节置换等治疗方式。
- 邹丰林游开发邓添发李玉华温添华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漏诊骨折内固定
- 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 2022年
- 目的 评估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行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PSS22.0软件生成的随机分组序列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血清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6、各项神经因子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研究组抑郁症状评分(6.07±1.02)分低于参照组(9.23±1.37)分,血清5-羟色胺(201.84±8.35)ng/mL高于参照组(171.56±7.52)ng/mL,白细胞介素-6(13.64±1.02)pg/mL低于参照组(18.06±1.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1,-17.042,18.544,P<0.001);研究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S100B蛋白低于参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则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4,23.283,-17.632,P<0.001);且研究组心功能总改善率(95.00%)高于参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运用西酞普兰治疗效果优异,其具有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神经因子及心脏功能的理想效果。
- 罗仁仙洪德高陈霖森
- 关键词:西酞普兰神经因子
- 介绍自制“颈椎病自控治疗椅”及临床观察
- 2003年
- 赖洪喜邱炳基游开发
- 关键词:中药辩证治疗功能锻炼颈椎牵引颈椎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黄锦坤莫晓云伍玉兰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
- 表现为尿道刺激症状的铅中毒1例
- 1992年
- 患者男性,38岁。以阵发性腹痛及尿道刺激症状2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色稍苍白,腹部不胀,无肠型及震水音,左侧输尿管中段中等压痛。左肾区轻度叩痛。尿检红细胞4~6个/H。按输尿管结石治疗,症状无缓解。摄腹部平片,泌尿系未见结石阴影。遂考虑铅中毒,查尿铅0.13mg/L。给予依地酸钙钠每日2g治疗,4天后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尿铅0.04mg/L。生活性铅中毒病例,可能与使用锡壶盛酒有关。该病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症状。本例除腹痛外,伴有比较明显的尿道刺激症状,可能由于铅对尿道神经的刺激作用引起。
- 华松年
- 关键词:尿道刺激症状输尿管中段阵发性腹痛
- 偏身萎缩症1例
- 1996年
- 患者男.22岁。18个月前始无诱因出现左手握物无力,逐渐走路不稳,左侧面部萎陷.院外治疗无好转.于1995年3月11日入院。无脑外伤及结核病史,大学毕业,其父母及姐妹均健康。体检:体温36.6℃,脉搏80次/min.血压16/10KPa,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眼睦无下垂,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左半侧面部、颈部、肩部、胸部、腰部、
- 钟裕高振文
- 关键词:走路不稳院外治疗脑外伤光反应面部
- 全文增补中
- 应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体内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密切相关,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考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加以阐述。结果同一药物在1天中不同的时间给药,其疗效和毒性不同。结论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来指导临床制定最佳用药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充分体现时辰用药的优越性。
- 陈潮
- 关键词:时辰药理学昼夜节律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上杭县医院收治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DIC分为DIC组(n=15)和非DIC组(n=81)。比较2组产妇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发生DIC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产妇孕周、分娩方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产妇年龄、经产妇占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非DIC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OR值=1.537,95%CI:1.185~3.659)、APTT(OR值=5.872,95%CI:3.757~13.571)、D-D(OR值=2.151,95%CI:1.384~4.662)、Fbg(OR值=1.228,95%CI:1.019~2.386)、血小板(OR值=3.946,95%CI:2.003~7.458)为产妇发生D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产妇发生DIC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当加强产妇围生期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DIC发生风险。
- 江丽琴
- 关键词: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对策
- 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Hcy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上杭县医院诊治的ACI患者528例为研究组,并根据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将其分为轻度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259例、中度组(5分≤NIHSS评分<15分)174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95例,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空腹血清NT-proBNP、DD、Hcy水平,NIHSS评分与预后(mRS)评分,ACI不同严重程度组的NT-proBNP、DD、Hcy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NT-proBNP、DD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I重度组与中度组血清NT-proBNP、DD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NT-proBNP、DD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ACI重度组与中度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ACI患者血清NTproBNP、DD、Hcy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725、0.584、0.698,均P<0.05),血清NT-proBNP、DD、Hcy水平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831、0.739、0.807,均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NT-proBNP、DD及Hcy水平明显升高,且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者升高越明显,并可将其作为对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 江桂霞
- 关键词:NT-PROBNPD-二聚体HCY急性脑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