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作品数:324 被引量:869H指数:12
- 相关作者:林素蓉李敦瑞杜万阳廖志刚吴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论“全面小康”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 2004年
-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既是对传统中国社会理想及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所提出的新目标 ,从政治哲学层面考虑 ,“全面小康”的政治前提是制度社会 ,道德预设是功利社会。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在逻辑上内在统一于小康社会。只有把握制度社会和功利社会 ,才能很好地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
- 毛振军
- 关键词:小康社会
-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被引量:3
- 2003年
-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争取建立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历史。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认识和追求社会公正的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具有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不公的问题。我们对此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努力促使社会公正的普遍实现。
- 任中平
-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生产力社会诚信体系
- 信息不对称与政府规制经济被引量:7
- 2005年
- 在经济生活领域,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运行效率有着深刻的影响,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应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加强政府的经济规制。
- 邱爽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政府
-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及其适用度分析
- 2007年
- 新公共管理,作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一种新形式、新途径,开创了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及发挥作用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如果人们一味地吹捧新公共管理模式,而不对其加以反思,必然会错置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处于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我国,必须用现实性的眼光理性的审视和借鉴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积极塑造具有适应性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 李腾赵永行
-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官僚制
- 欧美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及启示被引量:1
- 2005年
-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邹卫中
-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危机稳态经济
- 实现政府职能归位 保障农民工权益被引量:7
- 2006年
- 文章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认为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政府应有的责任,而且政府应处于积极主动的主导地位;同时指出在保护农民工问题上,政府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并分析了政府缺位的原因;最后在采取有效举措实现政府职能归位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杜娟唐绍洪
-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政府缺位现象
-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舆论监督——协调公民与政府关系和谐的动力
- 2007年
- 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现代舆论监督则是协调公民与政府关系和谐的重要动力。同时,它作为制约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有效监督手段,其功能与民主治理下的社会和谐发展是一致的。缺少舆论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舆论监督己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动力。
- 易泽艳
-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主治理民主政治舆论监督
-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受教育体制、信息传播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生命漠视、践踏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应通过大力开展关于生命起源的教育、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教育和关于死亡的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叶平
-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
- 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基础的发展趋势及其巩固被引量:2
- 2005年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必须不断拓展党的社会基础;必须加强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主体修养。
- 王志刚吴建国
- 关键词:执政基础执政为民
- 自主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动力
- 2006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内在要求。创新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自主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动力。理论自主创新保证党的先进性,推动执政党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整合。科技自主创新既是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二者都是推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佟琳
- 关键词:和谐社会自主创新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