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392 被引量:216H指数:7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苗族芒篙舞的原始发生与当代价值探析——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苗族芒篙舞为例
- 2022年
- 芒篙被广西融水县安陲乡苗族人民视为最高的神,芒篙祭祀仪式源于当地人对祖先开疆拓土的历史记忆,在当地形成强大的文化聚合力,成为表达共同体认知的象征符号。芒篙舞是在芒篙祭祀仪式上跳的一种舞蹈,是安陲乡苗族先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是芒篙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探究芒篙及芒篙舞产生、形成的原因,对芒篙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 石子健高维明
- 关键词:苗族民间艺术
- 张再林:词学的“旧传统”与“新生命”——重读《杨海明词学文集》
- 2016年8月,在河北大学主办的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词学会将"首届中华词学研究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杨海明先生(另一位获奖者是叶嘉莹先生),以表彰杨先生在词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2020年10月,江苏大学...
- 张再林
- 《白鹿原》儒家文化的跨界传播——从原著到影视改编被引量:3
- 2020年
- 《白鹿原》堪称史诗性文学巨著,其意义之一在于弘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对其糟粕予以抨击,从而引发学界的深度思考:儒家文化传播只有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传承作用。小说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改编,原著图书与影视跨界结合,相互借力,助推了儒家文化的有效传播,加速了传统文化精华的回归,体现了儒家文化传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现代价值。
- 农莉芳
- 关键词:《白鹿原》跨界
- 从自发到自觉:网络空间内爱国情感的嬗变被引量:1
- 2020年
-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一方面为公众爱国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自由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自发的爱国情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出现了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我们仍能看到公众在逐渐向有意识、中心性、组织化的自觉爱国情感发生转变。网络空间内,公众爱国情感由自发向自觉的嬗变需要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规范网络表达、注重网络舆论引导这样科学的措施来实现。
- 曹云胡国威
- 关键词:互联网爱国情感
- 郁达夫《沉沦》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 2022年
- 《沉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作品,但跨民族、跨文化、多语言的特征寓示了后殖民主义色彩。主人公从国内到日本的“流放”体验,促使他一步步转为被审视的“他者”。文化上的不能兼容以及强烈的寻根愿望的幻灭,最终导致了主人公的自杀悲剧,被殖民者心理的文化无意识状态,在文本中也有深刻体现。
- 邹啸
- 关键词:《沉沦》后殖民流放
- 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及其价值和路径探析
- 2022年
-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价值,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民间文学能够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二者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契合性、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共通性。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中国民间文学爱国元素、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以及利用中国民间文学建设校园文化等是实现中国民间文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 黄芳琴莫幼政
-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怀
- 从饮食情节看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的脱域性流变
- 2022年
- 洪水再殖型神话是全世界都共有的一种神话母题,而在中国的洪水再殖型神话中有着“送饭”亚型,即向具备神性的石像/葫芦喂食,从而在灾难降临时得以避难逃生。文章梳理中国数个省份流传的洪水再殖型神话之“送饭”亚型异文中所涉及的不同食物,阐述食物背后的地方性知识,探讨洪水再殖型神话如何通过饮食情节的变动达成神话的脱域性流变。
- 郑晓岚
- 小说语言风格生成的词汇手段——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例析
- 2020年
- 词汇手段是小说语言风格生成的重要途径,莫言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典型例证。分析其词汇选用与独特语言风格间联系,可发现词汇类型不同,表达效果与风格特色也有区别:作品中的色彩词营造了绚烂且荒诞的环境氛围;方言词独具的乡土与通俗兼顾的韵味彰显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拟声词能增添小说语言的形象感。
- 杨绪明颜璐
-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卜》词汇特征语言风格
- 历史的重奏:北宋前期士人对金陵的咏叹被引量:1
- 2022年
-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历史文化内蕴丰厚。北宋之前的咏金陵诗,主要内容集中在叹赏其得天独厚的山川形胜以及悲咏其沧桑巨变、盛衰无常两个方面。北宋立国之初,针对唐末五代以来武将擅权乱国以及思想文化混乱驳杂之弊,将“崇儒尚文”“优待文士”定为基本国策,这一方面使得广大士人的境遇大为改善,另一方面使得疑古思潮与理性主义精神盛行。在此背景下,宋初士人对金陵的咏叹即已开始流露出反思与借鉴的色彩。仁宗朝后期,由于承平日久,士人对金陵咏叹的重点开始转向对其所包含的历史意蕴进行理性分析,并发表对于历史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尤其是以范仲淹、王安石为代表的政治改革家,他们对金陵的咏叹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强烈责任感和高度自信心,奏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北宋前期士人围绕古都金陵而引发的历史重奏现象,显现出北宋前期文坛的一种特殊样态,具有相当的文学史意义。
- 张再林
- 关键词:北宋前期士人金陵咏叹
- 《又是一年三月三》:献礼美学的遵与破被引量:3
- 2019年
- 《又是一年三月三》在叙述的历史性、风格的史诗性、情感主题表达的颂扬性等方面,遵循了献礼电影类型的规范。同时,该片在表达的青春化、人文化、地方化等方面,对献礼电影的类型规范有所突破,呼应了当前献礼电影子类型不断丰富发展的趋势,是献礼电影“高原”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该片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打磨得还不够精致,未臻于表达的诗性化,故尚不是献礼美学的“高峰”之作。
- 黄斌
- 关键词: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