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34 被引量:69H指数:5
- 相关作者:荣霞朱久兵荣霞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21年
-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和实现梦想的地方。党的教育方针中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而课程开展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知识和价值的传递引领过程。现代化人才不仅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这对于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黄建中
- 关键词:思政课程育人体系
- 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几种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具有逻辑关联的关键性的几种关系需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如此才能真正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魅力,也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这些关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全员教育的关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关系。
- 郭方天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立德树人
-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公共生存论意蕴
- 2017年
-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其目的性和适合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作为以培养符合社会公共价值要求的人为目的的价值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深刻的公共性蕴涵。当前,人的公共生存日益凸显,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公共性的开显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公共生存论意蕴,探讨人的公共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关联,对于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张九童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坚毅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量表、坚毅量表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9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坚毅、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坚毅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坚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坚毅水平能够降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 雷婷婷顾善萍蒋科星乔虹
-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排斥坚毅
- 新时代农村残疾人的权益供需矛盾及破解
- 2021年
- 进入新时代,农村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既取得了诸多成效,又存在权益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排斥性供给与归属性需求的矛盾、物理性供给与社会性需求的矛盾、普惠性供给与特惠性需求的矛盾以及不确定性供给与持续性需求的矛盾。需要在检视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努力通过树立现代文明价值理念、强化权益保障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残疾人应有的权益。
- 赖晓群涂平荣
-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权益保障
- 从“边疆”到“美国(America)”——有限扩张视野下美国西部“边疆”的融合问题
- 2017年
- 19世纪美国对西部边疆的拓展与消化是美国成为一个同质大国的关键一环,不到半个世纪,美国就构建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框架,并使西部边疆迅速融入,西部的“边疆”内涵在19世纪末基本消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疯狂争夺“生存空间”之际,完成西部拓疆的美国却放缓了国土扩张的步伐,这种自我约束的动力和渊源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而从美国的发展历程看,这种本土有限扩张的节制能力使之能够稳步消化内部发展的差异,为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美国”提供了地理空间上的可能性。
- 荣霞
- 关键词:边疆
- 超越对分:“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课堂+”是源于对分并超越对分的新模式。它坚持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和根本原则,在内容上保持“课程知识信息的对分”,在形式上保持“时间的对分”,在课堂上保持“主体参与积极性的对分”。同时,为顺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实际及知行合一的内在需求,采用拓展、糅合、变化等方式,将对分课堂与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相结合,实现对对分课堂的超越。在“对分课堂+”的实践中,必须抓住对分课堂的根本,用好“+”的方法。
- 沈卫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糅合
-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矛盾语境与文化选择
- 2022年
-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成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话语,反思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现代性精神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苏联文化及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多样文化景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性建构始终面临着“儒化”“教条化”“苏化”“西化”的价值挑战,形成了中国现代性建构深刻的矛盾语境。我们应在这种矛盾语境中作出正确文化选择:审视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儒化与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省察教条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教条化与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实践创新;考量苏联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苏化与对苏联现代性的借鉴超越;反思西方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西化与对西方文明成果的扬弃。
- 张九童邹广文
-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文化选择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残疾人发展问题思考被引量:1
- 2022年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我国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残疾人教育、实现残疾人就业、繁荣残疾人文体事业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本保证和提升要素。
- 高云吴学东
- 关键词:残疾人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核心意蕴被引量:3
- 2023年
- 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通过发掘线上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被遮蔽和缺位的状态,旨在将各类课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融于线上教育之中,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全覆盖,更为广泛地实现课程思政事实与价值、应然与实然的互动融合与有机统一,并为课程思政提供描述和分析的基础框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以重塑课程思政的合理性、正当性与可行性,进而将课程思政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发基地与学术价值,以开拓课程思政研究整体展现出来的新视野、新方法与独有属性。
- 吴轲威雷娟
-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