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 作品数:358 被引量:492H指数:10
- 相关作者:翁再红邢莉胡新群周玲玲胡清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从“文学家”到“把关人”——论文学经典化历程中的传播主体被引量:1
- 2019年
- 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与文学传播主体息息相关。后者无论作为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传播者还是审查者,总会以特定方式影响作品的传播深度与广度,从而成为文学经典化历程中最值得探究的要素之一。文学传播的主体身份既具有多元性,又是作为一个整体——"由小到大的分级系统"起作用的。以传播主体之于文学经典的亲疏关系为衡量标准,这一系统可以被区分为本源信息、复制信息和筛选信息三个层级的传播主体。此三者由小及大、互为表里,不仅在主体维度形成了一个文本传播得以展开的分级系统,而且充分反映出文学经典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文化建构属性。
- 翁再红
- 关键词:文学经典筛选信息
- 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由全国艺术学学会主办,中国文联出版社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艺术百家》杂志社。
- 张兰芳
- 关键词:艺术管理社会主义文艺上海电影中国文化史
- 找回艺术学的真正“自我”——从艺术学[1]的独特对象所作的学科定位
- 2008年
- 本文从学科赖以存在的独特研究对象和学科内部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两个方面对二级学科艺术学进行考察,通过与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部门艺术学的比较,得出艺术学是一门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揭示“家族相似”之处的理论科学的结论。然后从这一学科属性出发,对艺术学的学科构成进行探讨,提出“元理论”、“核心学科群”、“边缘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的四层模式,阐述了各学科层的界定原则、研究内容和独特功能。
- 刘承华
-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定位学科性质
- 艺术学基本学术规范的建立与人才培养——以艺术学核心概念及专业术语为例
- 2008年
- 本文针对我国艺术学学科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学科基本学术规范的缺失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言,重要的是具备相当数量的、能说明该研究领域学术水平的经典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及建立学科内在相对稳定的学术规范,诸如共同认可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专业术语、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同时,本文着重讨论了艺术学体系建构和确立所形成的艺术学学科成熟标志的问题,指出我国艺术学框架结构和理论体系方面的研究,虽说已有不少艺术学体系的提出,但仍然存在着大家都在谈“艺术学”,可是谈的都是各自所理解的、所知道的、所认识的,甚至是所坚持和以为的“艺术学”。如此循环论证,并不能解决学科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研究者们就学科的核心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和讨论,才能尽快建立学科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学科内在学术规范,促进和完成我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的最终目的。
- 邢莉
-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
- “印式”再议
- 2011年
- 篆刻艺术学,即关于篆刻艺术的理论,在其诞生之初便与『印式』这一概念血肉相连.从艺术学的立场,我们可以为这一概念作界定:印式,作为篆刻艺术形式的规定或原则,是艺术家在长期观照古代玺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是艺术家基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对古代实用玺印形式的自觉选择,是艺术家对篆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之理想与普适性标准的认知.印式内化为篆刻家的艺术理念,外化为篆刻艺术的样式与典范,既是篆刻技法诸因素融合一体的重要依据,也是篆刻艺术理论诸方面赖以成立的基本范畴.
- 胡新群
- 关键词:篆刻艺术篆刻家
- 书法教育家李肖白生平行迹考
- 2022年
- 20世纪上半叶,书法教育一般寓于国文教育中提及,除此之外最为突出的则是以期刊为主的公众教育,以及以书法函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书法函授学校在近代书法教育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李肖白作为肖白书法函授学校创办人在书法教育上的成就极为突出,于书法教育中作出良多贡献。本文意从相关期刊文献及函授学校角度,探讨李肖白书法理论及其教育路径。
- 贾蓉桢子
- 关键词:书法教育
- 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历史担负被引量:10
- 2012年
- 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对于传统文化有信息传播强化的功能,但如果日常书写汉字被键盘敲击取代,中国书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今天,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担负起传承、开拓、发展的使命,便是高校书法教育的历史职责。
- 黄惇
- 关键词:书法教育信息化时代
- 传统艺术理论中的欲道观与雅俗论:去欲归雅被引量:2
- 2016年
- 在中国古代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中,传统艺术观念中"雅"与"俗"的关系极为复杂: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转换,既彼此互动又相互消长,不断规正着传统艺术发展的走向。在儒道观念影响下,传统艺术理论均尚雅抑俗、以雅为正,但其贬抑之"俗"绝非民间艺术中质朴淳厚、直白率真的"质""野"风格,实质上乃是直接表现人的感官欲望、放纵无节制、恣肆恶俗的艺术形式。在求"雅"的追求中,传统艺术理论总是在寻求不同于世俗感官表现的艺术方式,试图突破"人欲"的束缚,达到具有超越性的雅化境界,并由此产生一套独特的艺术理论,作用于画论、琴论、曲论等各个门类艺术。
- 张婷婷
- 关键词:传统艺术理论雅俗观念
- 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含蓄”辨微被引量:1
- 2008年
- 艺术表现中的含蓄并不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模糊、抽象、隐藏或留有余地,而是以淡化和抑制的方式,通过以藏为露,藏中显露,将欣赏者的审美触觉伸向表象的背后,去获得更为丰富深厚的意味。它是一种从表象中透见深层、从有限中体验无限的美感形态。
- 刘承华
- 关键词:美感形态欣赏者艺术表现表象朦胧
- 杜尚的现成品与反美学本质的表现形式
- 2010年
- 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是如此频繁地作为关于艺术之本质的准哲学思考的偶像而被援用,以至于我们现在已经忘掉了这些物品曾经是被明确置于一些具体理论情境之中的。本文保证根据方法论意义上的设想重新赋予某些现成品,特别是《泉》以历史意义,这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设想就是只有通过小心翼翼地重现这些现成品的历史环境这些现成品对美学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够被领会。
- 邢莉
- 关键词:美学本质方法论意义哲学思考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