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远航许世吾陈晓军李玥张男男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改进(漂片法)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改进用漂片法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的封闭液,以减少组织切片破损。方法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大鼠踏转轮运动中所引起增殖细胞,通过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在染色过程中,比较不同的封闭液(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胰酶抑制剂)减少脑片破损的效果。结果踏转轮运动可使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加入不同的封闭液后,组织片破损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和胰酶抑制剂组,但胰酶抑制剂组有非特异性染色。结论牛血清白蛋白是较理想的封闭液。
- 郭晶晶单立冬吴钢
- 关键词: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胰酶抑制剂牛血清白蛋白
- 耻骨肌孔解剖认知在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手术体会,分析耻骨肌孔解剖认知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在开展国人耻骨肌孔腹膜前间隙尸体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腹股沟疝21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5d。术后切口疼痛20例,切口皮下积液2例,阴囊肿胀4例,无腹膜前血清肿,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11~30个月,平均22个月,复发1例,慢性疼痛6例。结论经腹股沟切口的腹膜前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腹膜前间隙的充分游离和补片的准确放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慢性疼痛等不适并不少见,减少腹横筋膜前加强片的使用及缝合固定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 廖芝伟董建周远航张男男许世吾陈晓军黄琦李玥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腹膜前间隙
- 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及其对甲状腺癌高危人群筛选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771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合并不同类型钙化的甲状腺癌发生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恶性肿瘤500例,甲状腺癌的钙化发生率为68.4%,良性疾病中的钙化发生率为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5,P<0.05).微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89.4%,阳性预测值为66.3%,与其在良性疾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6,P<0.01).年龄<45岁的甲状腺癌发生率为39.2%,≥45岁的甲状腺癌发生率为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2,P<0.05).单发结节的甲状腺癌发生率为31.7%,多发结节为2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5).B超显示淋巴结肿大最终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的比例为26.8%.结论 钙化尤其是微钙化对于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年龄<45岁及单发结节.
- 陆磊吴钢蔡端张延龄马保金周远航周仲文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钙化
- 国人耻骨肌孔和腹膜前间隙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52
- 2010年
- 目的通过测量男性国人耻骨肌孔的面积,观察腹膜前间隙的解剖情况,为基于耻骨肌孔全覆盖理念的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解剖男性国人尸体24具,其中新鲜尸体2具,共计48侧。测量耻骨肌孔的面积,观察腹膜前间隙的器官结构及其位置毗邻关系。结果国人尸体耻骨肌孔的平均面积为(19.5±3.7)cm2,左右两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肌孔大小与骨盆大小无相关性,腹壁下动脉的一些分支发至腹膜前间隙,在耻骨肌孔处的腹膜前间隙内下方有盆底静脉丛,有收集盆底血流的静脉(髂耻支)汇入腹壁下静脉,外上方有髂动、静脉,腹壁下血管斜行跨过耻骨肌孔,并发出2~3支小分支。结论本研究能为基于耻骨肌孔全覆盖理念的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为修补材料的改进提供数据,使之适合中国人的解剖构造。
- 董建许世吾吴钢周远航廖芝伟陈晓军黄琦胡星辰谭德炎
- 关键词:耻骨肌孔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
- 大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非手术方案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术后化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对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术后并辅助化疗后异时性肝转移的9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加肝动脉灌注介入(A组);全身化疗加伽马刀局部治疗(B组)和单纯全身化疗(C组)。结果 A、B、C各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80%、8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0%、50%、30%,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3.3%、16.7%、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18、14月。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对无法手术的患者,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加肝动脉介入或者加伽马刀治疗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单纯全身化疗不宜作为首选。
- 董建廖芝伟周远航陈晓军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伊立替康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施行的3 796例LC的临床资料,对18例胆管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1年10月至2006年9月期间LC手术1 699例,发生胆管损伤12例(0.71%);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LC手术2 097例,发生胆管损伤6例(0.29%),虽然胆管损伤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 LC中胆管损伤不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技术培训及操作的规范化训练,有助于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最安全的选择。
- 廖芝伟董建许世吾秦学潜周远航黄琦周鸣清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损伤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和腹膜前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研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施行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98例(网塞组)、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疝修补术308例(腹膜前组)的临床资料,随访分析二种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对疼痛采用数字评分量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网塞组为9.9%(18/182),腹膜前组为3.1%(9/29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02);疼痛评分:网塞组为(5.1±1.3)分,腹膜前组为(4.0±0.9)分,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2)。结论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相比,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较低,且疼痛程度较轻。
- 廖芝伟董建周远航张男男许世吾陈晓军黄琦李玥
- 关键词:疝修补术无张力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策略
- 老年重症胰腺炎((SAP)至今仍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的外科急腹症,尤其对老年SAP,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伴发病多,病情严重,故诊治困难。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治疗的57例超高龄SAP的体会,就治疗方法和产生的并...
- 董建廖芝伟周远航许世吾陈晓军施维锦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诊治策略老年患者
- 文献传递
- 腹膜前疝修补的应用解剖研究:附201例改良Kugel手术报告
- 许世吾廖芝伟胡星辰董建
- 关键词:耻骨肌孔腹膜前间隙
- 腹腔镜、内镜早期干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ERCP)早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12月152例ABP患者,所有患者先行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102例合并胆囊结石病例序贯行LC。结果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140例,12例胆总管下端狭窄放置支架(其中7例怀疑恶性占位)。术后未出现十二指肠穿孔及胰腺炎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40例胆总管结石术后未出现并发症,102例LC患者治愈出院。腹腔镜联合ERCP早期治疗ABP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寇玉彬徐洪顺
- 关键词:内镜检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