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海南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系
作品数:
34
被引量:377
H指数:12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合作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
发表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所获资助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3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28篇
农业科学
5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生物学
1篇
化学工程
1篇
文化科学
1篇
理学
主题
13篇
水稻
11篇
土壤
11篇
红壤
9篇
水稻土
8篇
红壤性
6篇
红壤性水稻土
4篇
稻田
4篇
施肥
3篇
稻作
3篇
稻作制
3篇
地下水
3篇
地下水位
3篇
有机肥
3篇
施用
3篇
化学行为
3篇
耕作
3篇
肥料
3篇
铜
2篇
有效铜
2篇
早稻
机构
34篇
湖南农业大学
4篇
中国农业大学
1篇
湖南师范大学
1篇
辽宁大学
1篇
南京农业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中国科学院上...
1篇
常德卷烟厂
1篇
湖南省原子能...
1篇
醴陵市农业局
作者
12篇
张杨珠
11篇
黄运湘
9篇
荣湘民
8篇
刘强
4篇
岳振华
4篇
葛旦之
4篇
刘学军
4篇
胡瑞芝
3篇
蒋健容
3篇
李元沅
3篇
朱红梅
3篇
黄启为
2篇
熊远福
2篇
黎星辉
2篇
王翠红
2篇
李凤江
2篇
刘鹏
2篇
李辉勇
2篇
彭建伟
2篇
刘军鸽
传媒
17篇
湖南农业大学...
4篇
作物研究
3篇
中国水稻科学
1篇
生态学报
1篇
土壤通报
1篇
水土保持学报
1篇
土壤学报
1篇
分析科学学报
1篇
农业现代化研...
1篇
环境化学
1篇
高等农业教育
1篇
热带亚热带土...
年份
1篇
2002
2篇
2000
9篇
1999
8篇
1998
7篇
1997
7篇
1996
共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的施钾效应
被引量:5
1998年
为研究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不同施钾水平的效应,以肥力水平高,供钾能力较好的冲积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杂交水稻V402(早稻)和V46(晚稻)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间土壤供钾能力比晚稻生育期间强,施钾对早稻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分干物质总量均无正效应;而晚稻施钾对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分干物质总量均有良好效果,二者均随施钾量提高而提高.但在施钾显著增产的范围内,施钾的效应系数仍不大,这是供钾能力较好的高产水稻土上双季稻施钾效应特性之一.各施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均是晚稻高于早稻,在过高的施钾量条件下,早稻成熟期体内钾素有严重的淋失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杨珠
黄运湘
邹应斌
邹应斌
肖铁光
黄升平
关键词:
水稻土
施钾
双季稻
湖南省几种耕型红壤锌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湖南4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锌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原始土壤中残留态锌和氧化铁态锌占90%以上.土壤加入外源锌后,各种形态锌的绝对含量均提高,相对含量除交换态和氧化锰态锌提高外,其它形态锌有所下降.在加入外源锌的土壤中施入石灰和过磷酸钙后,能显著降低交换态锌含量.施入新鲜猪粪和褐煤后,交换态锌有所降低,而有机态锌有不同程度提高.
王翠红
岳振华
蒋健容
关键词:
耕作土壤
红壤
锌
几种因素对红壤性水稻土锌的化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997年
用化学连续浸提法对本校设置的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3因子多水平各处理红壤性水稻土中锌的化学形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由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开垦而来的红壤性稻田土壤,锌以残留态锌为主,平均为75.52mg/kg,占土壤全锌含量的36.52%.其次是有机结合态和氧化铁结合态锌.其它形态所占比例较小.3种稻作制比较,冬泡能促使残留态锌和晶形氧化铁结合态锌向交换态、氧化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锌转化.高水位处理的土壤,交换态锌、有机结合态锌和晶形氧化铁结合态锌的含量大于低水位处理的土壤.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比较,土壤中交换态锌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锌的含量是常量有机肥最高,高量有机肥次之,化肥最低.
黄运湘
肖永兰
张杨珠
贺乐安
胡瑞芝
胡瑞芝
关键词:
水稻土
锌
地下水位
土壤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对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996年
对4个地点、4种成土母质的8个样点的理化特征及其对应的名优茶品质进行综合测定,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应分析等数学手段,分析土壤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对名优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茶叶品质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超过0.9;土壤容重与茶叶品质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两者效应力度均超过1;花岗岩和板页岩母质上种植的茶叶品质好,石灰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上种植的茶叶品质不如前者,且两类母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高海拔地区名优茶品质较中海拔地区好,低海拔地区相应较差.
黎星辉
黄启为
唐和平
关键词:
土壤物理化学
茶树
茶叶
水稻棉花专用肥肥效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自配的两种水稻棉花专用肥的施用效果,在岳阳和长沙进行了两种肥料的施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专用肥增产效果明显,效益显著。水稻专用肥主要是能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棉花专用肥则可促进棉花真叶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有效铃数和铃重。
刘文俊
朱红梅
荣湘民
荣湘民
李元沅
关键词:
肥料
施肥
水稻
棉花
土壤全钼极谱分析初探
1996年
通过对钼极谱分析中各测定条件进行比较试验,拟定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土壤全钼极谱测定方法。
宾在均
关键词:
土壤
钼
极谱分析
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的吸持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1
1998年
从1982~1994年,对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三因素多水平的定位试验土壤,进行磷的恒温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稻作制和地下水位以及施用有机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对磷的吸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恒温吸附曲线形状都很相似,均属于高亲和力的“L”型曲线,所有吸附资料与三个已知吸附模型的拟合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一元Langmuir模型优于Freundlich和Temkin两个模型。三种稻作制比较,稻稻冬泡土壤对磷的吸持容量明显大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土壤对磷的吸持容量;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地下水位均显著增大土壤对磷的吸持容量。除去土壤游离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铁后,土壤对磷的吸持容量显著下降。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与除去无定形氧化铁后土壤对磷的吸持量的降低值和一元Langmuir方程中的Qm值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对供试土壤对磷的吸持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氧化铁的活性实现的。一元Langmuir方程中的Qm值与Olsen──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张杨珠
蒋有利
黄运湘
胡瑞芝
肖永兰
关键词:
稻作制
有机肥
地下水位
红壤性水稻土
红壤立体栽培模式中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997年
采用氟、磷、钾化肥三因素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湘南砂岩红壤玉米-大豆立体栽培模式中玉米施肥量-产量、玉米施肥量-利润数学模型;优选出玉米产量和利润最高的各10套施肥方案;计算出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尿素750kg/hm2,过磷酸钙1125kg/hm2,氯化钾332kg/hm2,N∶P2O5∶K2O=1∶0.39∶0.58;计算出玉米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尿素712.8kg/hm2,过磷酸钙1125kg/hm2,氯化钾285.2kg/hm2,N∶P2O5∶K2O=1∶0.41∶0.52.玉米与大豆的产量间以及两者的利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刘强
岳振华
蒋健容
荣湘民
金龙新
张富强
关键词:
配方施肥
红壤
立体栽培
玉米
离子稀土对水稻根际生物磁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996年
盆栽试验表明,灰泥田水稻分蘖始期和始穗期喷施LaNdy型离子稀土和复合离子稀土可分别使根际容积磁化率提高6.61%~19.71%和5.06%~30.51%,能显著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并分别增产10.03%和17.80%.
李元沅
胡瑞芝
荣湘民
易泽夫
赵振祥
关键词:
水稻
混合稀土
磁生物学
发育
耕型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铜的化学行为及施铜效应 Ⅰ.土壤对铜的吸附和解吸特征
被引量:9
1999年
通过恒温吸附和恒温解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广泛分布的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的水稻土铜的吸附—解吸特征以及影响土壤对铜吸附的土壤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铜的恒温吸附曲线属于高亲和力的“L”型曲线,可用一元Langmuir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拟合,拟合度均达极显著水平.由一元Langmuir方程求得的最大吸附量(M),吸附-解吸平衡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红壤性水稻土均高于耕型红壤.供试土壤对铜的最大吸附容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红壤旱地改水田后对铜的吸附容量增大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铁含量增高所致.供试土壤的吸附态铜可分为可解吸态和难解吸态两种形态,当平衡液铜含量低时,以难解吸态铜为主,当平衡液铜含量升至40mg/mL后,难解吸态铜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吸附量的增加主要是易解吸态铜含量的增加.
张杨珠
刘学军
肖永兰
黄运湘
周清
袁正平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铜
解吸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