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癌症研究所

作品数:91 被引量:265H指数:8
相关作者:司履生张盈涛陈宏伟韩俊宏尚宁宽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7篇细胞
  • 20篇肿瘤
  • 18篇免疫
  • 15篇蛋白
  • 12篇瘤病毒
  • 11篇人乳
  • 11篇基因
  • 10篇人乳头瘤
  • 10篇人乳头瘤病毒
  • 10篇乳头
  • 10篇乳头瘤
  • 10篇乳头瘤病毒
  • 9篇疫苗
  • 6篇L1
  • 5篇腺癌
  • 4篇荧光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生物学
  • 4篇组织化学

机构

  • 9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汕头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西北政法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铜川市耀州区...

作者

  • 70篇王一理
  • 57篇司履生
  • 16篇来宝长
  • 14篇杨军
  • 13篇郑瑾
  • 12篇孔令洪
  • 8篇杨筱凤
  • 8篇王艳
  • 7篇宋土生
  • 7篇耿宜萍
  • 7篇陈晓黎
  • 7篇黄辰
  • 7篇倪磊
  • 6篇杨章民
  • 6篇刘红莉
  • 6篇李瑶琛
  • 6篇陈宏伟
  • 5篇周乐
  • 4篇王鸿雁
  • 4篇雷霆

传媒

  • 2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6篇中华医学会病...
  • 3篇国外医学(生...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癌症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国外医学(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11篇2004
  • 2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多重PCR检测
2013年
HPV16,18,58是陕西地区最为流行的三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株,拟建立针对流行高危HPV型别的快速筛查方法。根据Genebank提供的序列,设计并合成HPV16,18,58型特异型引物,优化PCR条件,以含有HPV16,18,58全基因组序列的质粒为阳性对照模板,并以预先确定HPV感染状态的宫颈癌组织标本验证所建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成功地一次扩增HPV16,18,58三型DNA片断,并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解析。应用预先确证HPV16,18,58多重感染的宫颈癌组织标本为模板,也成功地扩增出相应的HPV基因片断。建立的单次多重PCR方法简单、经济、节约时间,可望用于当地流行高危型HPV16,18,58的群体筛查。
Rina Sewpaul-Sungkur姜亚卓李建英江自成宋红霞李红兵沈舒王一理
关键词:HPV多重PCR
截短型人乳头瘤病毒58型L1蛋白的表达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利用PCR技术克隆截短型HPV5 8L1基因并重组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穿梭质粒pFastBac Htb ,通过转座反应 ,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组 ,分离重组的BacmidDNA ,并转染Sf 9昆虫细胞 ,收集被转染的Sf 9细胞 ,提取细胞蛋白 ,SDS PAGE检测可见在大约 5 8Kda处出现一新生蛋白条带 ,Westernblot证实为HPV5 8L1蛋白。用ProBondTM 纯化系统纯化所表达的蛋白。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纯化的蛋白可介导小鼠红细胞凝集 ,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蛋白可自组装成VLP。结果表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高效表达截短型HPV5 8L1蛋白 ,纯化后的截短型HPV5 8L1蛋白在体外可自组装VLP 。
李文生郑瑾刘红莉陈宏伟杨军王一理司履生
关键词:L1蛋白蛋白纯化病毒样颗粒
萘乙酸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萘乙酸(NAA)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分裂指数分析、tunnel法以及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和微核制备,对NAA处理的K562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染色体损伤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A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将细胞阻滞在G1期,降低细胞分裂指数,促进细胞凋亡,提高K562细胞SCE频率以及微核形成率。结论NAA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倪磊黄辰宋土生司履生宋丽萍牛跃英刘利英
关键词:K562细胞细胞增殖
预防性HPV16 L1-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重组HPV16 L1-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制备的可行性,并利用动物模型验证构建的重组HPV16 L1-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的免疫学特性。
杨筱凤陈宏伟郑瑾王凯王一理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16病毒样颗粒同源重组
文献传递
人重组TNF-α突变体471蛋白的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突变体 4 71TNF α蛋白的基础上 ,对该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利用最佳发酵和表达条件 ,诱导基因重组的人突变体4 71TNF α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收集菌体 ,经超声破碎 ,分离人突变体 4 71TNF α的包涵体 ,并观察变性剂及蛋白浓度对蛋白折叠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并比较人野生型及突变体 4 71TNF 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在适当的变性与复性条件下 ,已成功地将突变体 4 71TNF α折叠并聚合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三聚体。突变体 4 71TNF α对L92 9的细胞毒活性高于野生型TNF α的 15倍。结论 :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的人突变体 4 71TNF α经复性处理后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 。
李瑶琛孔令洪王一理尚宁宽耿宜萍司履生
关键词:蛋白纯化MTT比色法生物学活性
低免疫原性肿瘤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增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以小鼠低免疫原性瘤细胞和高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为肿瘤免疫体外模型,研究培养后的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的分布,揭示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3种不同高低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建立模拟肿瘤免疫的体外模型,以放射性核素掺入法检测混合培养后的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TR、CD4(+)干扰素(IFN)γ(+)以及CD4(+)白细胞介素(IL)10(+)T细胞分布状况,ELISA法检测混合脾细胞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10水平。结果高免疫原性瘤细胞FBL3或H22刺激的同系脾细胞增殖指数较低免疫原性瘤细胞D5刺激的同系脾细胞要高,分别高3倍(D5∶FBL3=4.94∶12.20)和10倍(D5∶H22=4.94∶44.60),而3种瘤细胞刺激的同种脾细胞其增殖指数均较相应的肿瘤免疫组要高(D51.9倍,FBL32.1倍,H221.1倍)。在与低免疫原性瘤细胞D5混合培养的同系脾细胞中,与高免疫原性瘤细胞FBL3或H22相比,含更多的TR(D5∶H22P<0.05)和CD4+IL10+细胞(D5∶FBL3P<0.01,D5∶H22P<0.01),上清液中含更高水平的IL10(P<0.01,P<0.01),而IFNγ水平很低(P<0.01,P<0.01)。结论低免疫原性肿瘤可诱导TR细胞的增生,TR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有重要作用。
王艳周乐耿宜平司履生王一理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细胞增生肿瘤逃逸
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47例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心脏黏液瘤是心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形态结构多样,而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尚存争议。本研究探讨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47例心脏黏液瘤临床资料及组织切片,对部分病例作特殊染色及10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47例心脏黏液瘤中女性患者较多,占32例,年龄最小者3岁。肿瘤体积0.7cm×0.7cm×0.4cm~12cm×8cm×7cm,42例有蒂,5例无蒂;43例位于左心房,3例位于右心房,1例位左心室近心尖部。瘤细胞呈星芒状、梭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排列呈小团及索状,其间有大量黏液。4例可见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4例表面有一层增生纤维组织形成的假包膜,2例间质呈血管瘤样改变;7例间质有大片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及铁盐沉积、纤维化;1例有灶状腺样结构,1例有骨化及脂肪化生,1例富于细胞。12例作免疫组化,Vimentin及CD34肿瘤表面被覆细胞及实质内细胞为阳性;腺样分化区CK及EMA阳性;富于细胞的1例PCNA及Ki67阳性。随访21例,随访1~15年,未见复发。结论:心脏黏液瘤有腺样化生、陈旧性出血、纤维化、骨化及脂肪化生等多种继发性改变,富细胞者是否存在潜在恶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心脏黏液瘤可能起源于多潜能原始间叶细胞。
王鸿雁张学斌郑建杰邓元王一理宋艳侠刘莉王敏
关键词:心脏肿瘤黏液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肿瘤患者Th细胞功能异常的表遗传学机制和CD4+CD25+reg细胞亚群变化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表遗传学机制对肿瘤患者T辅助淋巴细胞表达功能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特点;揭示肿瘤患者抗瘤免疫缺陷的内在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探索新方法...
陈宏伟杨筱凤司履生王一理
文献传递
eIF-4E与肿瘤被引量:3
2004年
eIF 4E是最重要的翻译起始因子 ,在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eIF 4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细胞生长分化有关蛋白的调控 ,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
张进安司履生
关键词:EIF-4E肿瘤
B7.1胞外编码区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2004年
目的 真核表达B7.1细胞外编码区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Display/B7.1(V +C)导入人子宫颈癌细胞株 ,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其蛋白及mRNA表达 ,3 H TdR掺入法测定表达物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 ;MTT法研究转染细胞 T细胞混合培养引发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结果 B7.1细胞外区在Hela细胞表面表达 ,所表达的B7.1细胞外区在抗CD3单抗存在的情况下具有刺激T细胞活化的特性 ,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与T细胞混合培养可引起细胞毒性杀伤。结论 真核表达的B7.1(V +C)具有T细胞共刺激活性 ,可用于构建肿瘤免疫治疗之双功能分子。
杨章民王一理司履生
关键词:B7.1真核表达生物活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