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中国武术研究中心
- 作品数:45 被引量:395H指数:13
- 相关作者:孙玉科张志雷更多>>
- 相关机构:运城学院体育系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艺术社会学更多>>
- “锻炼行道,练以成人”:中国求道传统的武术文化实践被引量:55
- 2020年
- 求解“何为武术,武术何为”的元问题,需在文化自觉语境中,由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文武分途而教出发,发现当代武术发展的历史根源以及武术人“锻炼行道,练以成人”的文化实践。研究认为,武术人将动作作为求道对象,不仅将拳区分为4种类型,并探索“改变常人拳,三节四梢微观化透视,时空之练”的求道路径,而且在改造身体时变化了气质,终以“武德和功夫”作为“练以成人”的体现。武术人的“锻炼行道,练以成人”不仅完成其“由社会人而武术人”的成人,而且还以其区别于常人、军人、文人的动作方式,作为文化标识之所在、文化认同之基础。
- 戴国斌刘祖辉周延
- 关键词:求道功夫
- 电影武打动作设计对武术对练创编的启示——兼论武术对练的逻辑遗失被引量:7
- 2019年
- 武术对练作为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但竞技武术对练中常出现"拳不触体""等人""等招"的问题,成为竞技武术对练发展的阻碍。以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竞赛和武打编排经验,对竞技武术对练创编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促进竞技武术对练项目的良性发展。认为,竞技武术对练创编应贯穿"为什么"话语,解决拆招与喂招的逻辑关系,可借鉴武打电影"角色塑造""拳拳到肉""情景设定"等演绎方法,实现"以假为真"的武术对练。
- 王伟业李晓红刘文武
- 关键词:动作创编角色塑造
- 健身气功发展审视及改革思路被引量:17
- 2019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健身气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改革发展思路。研究认为:创编功法的单一性与人员结构的失衡性、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与站点体系的不完善性、评价规则的不合理性与借鉴道路的不适应性、生存方式的封闭性与市场产业的小众性等限制了健身气功的发展。研究建议:创编多种类型健身气功功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奠定发展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普及健身气功,加快组织体系建设步伐,提高发展能力;遵循健身气功传统存在形式,坚持"简约"传统特质,凝聚发展共识;拓宽生存方式加快产业步伐,发挥健身气功多种效用,释放发展活力。
- 宋亚佩范铜钢
- 关键词:群众体育健身气功
-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最新成果,为新时期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需要梳理新时期传统体育养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视当前传统体育养生发展创新能力不足、协同发展不力、实践水平不高等诸多发展困境,分析五大发展理念与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内在契合性,强化五大发展理念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战略引领,并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开辟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篇章;以协调发展为统筹,形成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合力;以绿色发展为根基,开发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生力;以开放发展为视野,挖掘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潜力;以共享发展为目标,厚植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张力,最终构建起新时期下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新路径、新平台、新体系.
- 丁省伟范铜钢
-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
- 以传统体育养生为视角运动处方化的研究思路被引量:3
- 2020年
- 文章在阐述运动处方和传统体育养生特性的基础上,对以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为运动处方运动选择的现代健康内涵、主观能动性、科学性、适应性、操作性5个方面的优势和运动技术选取、运动强度确定、运动科学性3个方面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了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化的制定原则、基本程序、实施和评价方法,明晰了以不同运动目的、不同运动人群、不同身体素质、不同人体部位为方向的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化选择。最后指出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开发传统体育养生资源,并加强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化的科学研究。
- 丁省伟范铜钢
-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进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的粤港澳大湾区为武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根据文化传播之规律,粤港澳大湾区协调推进的武术国际化发展需强化“武术是文化”的认识,继承“丝绸之路”和“儒家文化圈”的历史经验,树立“服务国家,联通世界,提升影响”的建设目标。
- 戴国斌李文博张忠
- 关键词:武术文化
- 武术专业技术教学:问题反思与改革探索被引量:16
- 2020年
- 以专业与否为标准可将武术教学分为专业教学和非专业教学,前者是后者的师资来源,意义非同一般。目前,武术专业教学在技术教学环节上采用的是体育的专项模式,存在弊端既大且深。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教育观察、教学实验、调研访谈等方法,围绕"为什么练""练什么""怎么练"的逻辑线路,反思武术专业技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研究认为:武术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后由运动员到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变,对武术专业教学仍沿用专项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武术专业教学在视野和思维上不能局限于专项本身,而应立足专业的内涵;根据武术专业技术教学的目的,设计2种与之相匹配的内容选择,即拳种模式和跨项模式;教学内容的新设计带来教学方法、形式的新调整,由以往专项教学的"分割式""闭锁式",调整为"理法明"前提下与拳种和跨项模式相适应的"重整合""开放式"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化对武术的认知。
- 刘文武张元驰功薛源
- 关键词:武术专业技术教学教学实验教学模式拳种
- 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被引量:49
- 2017年
- 在中国格物致知的语境中,武术人以拳为物而格,以武之德的养成和拳之艺的继承创新而致知,形成了"格拳致知"的教育文化遗产:在对象上,将拳细分为"七拳"后,将所格之拳扩展到"身体之拳"、深入到"心意之拳"、延伸为"器械之拳";在方法上,通过内视而格"拳病、分类、心意、时空、武德";在目标上,以"武德之馨香和武艺之继承创新"成为德才兼备的武术人,这是致知之果。
- 戴国斌
- 关键词:体育文化武术教育文化遗产
- 武术师资培养问题反思被引量:21
- 2018年
-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观点:1)武术师资的主体来源是各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报考条件限制,使该专业学生在技术能力上因循了竞技体育的"项目化"特点,导致普通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与武术师资的技能存在差异,体现了"选材"环节上的先天不足。2)在武术师资培养模式上未能做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是延续了竞技领域项目培养方式,一味注重专业方向的划分,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忽视综合素质的锻炼;在技术主干课程设置上仍以项目分化后的专项主干课程为主,缺少纵向上对拳种内涵的挖掘和横向上对武术范围内其他项目的关照;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局限于专项的狭隘视野内,缺少对武术作为一种中华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符号与意义、型与法的兼顾。最后针对武术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
- 刘文武岳庆利
- 关键词:武术师资武术专业生源知能结构武术教学
-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活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3
- 2019年
- 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活化理念、源流、特点、内容、流程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养生典籍种类数目繁多,功法技术分布广、重复多;典籍功法技术活化成套,系统挖掘整理内容较少;典籍功法套路层出不穷,功法活化程序缺乏规范;典籍功法功效论证充实,健身机制缺乏研究;典籍功法套路活化众多,基本技术体系建构缺失。提出:功法技术活化应进行典籍功法横向纵向比较,建构养生功法技术筛选标准;系统挖掘整理功法技术规律,建构养生功法技术处方系统;规范典籍功法技术活化程序,建构养生功法技术理论框架;论证功法技术内在健身机制,建构养生功法技术科学体系;提炼典籍功法主要技术内容,建构养生功法基本技术体系。
- 范铜钢虞定海
-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