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427 被引量:2,302H指数:19
- 相关作者:朱靖华方兢秦勇黄晋凯孟远更多>>
- 相关机构:德州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被引量:24
- 2003年
- 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宗白华在解读魏晋美学时,着重揭示魏晋人物与美学中的个性特点与情感风采,从而超越了从一般意义上来对待传统的研究,为我们今天重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提供了范例。
- 袁济喜
- 关键词:宗白华魏晋美学美学研究古代文论
- 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被引量:2
- 2007年
- 陈廷敬自言与王士禛诗学主张不和,清人的评论都说陈是宗仰杜甫。实际上,无论从陈推重并一再模仿的作家来看,还是从其古体诗的创作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宗宋倾向。当“神韵说”风靡一时的时候,陈坚持个人诗学主张与创作倾向的思想与做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 叶君远
- 关键词:清代诗歌研究陈廷敬古体诗
- 六十年来歌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变迁被引量:6
- 2005年
- 歌剧《白毛女》从1945年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的评价史。六十年来,伴随着歌剧"经典化"、"解经典"的过程, 其评价模式发生了种种变迁。20世纪40-80年代,关于《白毛女》的评价由最初的"争鸣"到漫长的"复述",通过对意识 形态话语的"复述",不断丰富和补充了权力话语,构建出"革命经典",以服务于民族国家的需要。90年代以来,评价者 意识到"复述"模式的遮蔽性,转而开始重读、拆解经典,开掘出历史复杂性的一面。人们不再停留于歌剧《白毛女》"是什 么"的回答上,开始追问它"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因此,出现了"反思"、"解剖"、"寓言"、"从'文本'进入'历史'" 等不同的评价模式。提问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可见性内容。"复述"模式讲述这是个什么样的革命故事;"反思"模 式旨在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效机制;"解剖"模式看到了歌剧中多种文化力量相互作用的状态;"寓言"模式将《白毛 女》放在现代性的发展逻辑中,回答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会选择"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从'文本'进入'历史'"的研究 路径着力于探究"文本"如何生产了"历史"和"意识形态"。这些评价模式是由于每个时代的问题意识、知识型、理论工 具和研究路径的不同所决定的。
- 孟远
- 关键词:提问方式知识型
- 文艺理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
- 1999年
-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 ,显现出马克思主义导向下多元化观念和研究模式互补、综合的发展趋势 ;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变化 ,为文艺理论的建设性对话开拓了新局面 ;寻求现代性与民族性深度融合的文论构建 。
- 陈传才
- 关键词:文艺理论
- 全文增补中
- 从老子的抱朴说与静观说析其审美认识观
- 2004年
- 老子美学抱朴说在“名”的批判性的反思过程中展示了对人之为人的始源性本质的内省。“名”在“无名”的“为道”视域内升华为生命固有的“大朴之真”。静观说则从审美方法上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思路。“知”在“不知”的扬弃中实现了从单纯的工具理性递升为价值理性的转变。
- 孙振玉
- 宏观文艺学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
- 2001年
- 宏观文艺学和各式各样的微观文艺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前者不是着眼于某一局部 ,而是从理论总体的高度以鸟瞰式的俯视全景的大视野来完整地考察文艺的系统存在和系统本质 ,这就必然使宏观文艺学具有母元性、综合性和主导性的特征。文章结合当代中西方文艺学发展的现状对宏观文艺学的三大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从而初步描述了具有当代形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宏观文艺学的总体格局和形态特征。
- 陆贵山
- 从系统思维看中国文论话语的“失语症”
- 2000年
- 文章在分析、评述关于中国文论话语“失语症”产生原因的三种基本意见的基础上提出 ,引入系统思维可以对“失语症”的产生原因获得更真切更本质的认识 ;中国文论话语要摆脱“失语症” ,重新确立自己的言说方式 ,就应该在思维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性的大转变 ,即引入系统思维。现在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机械文明向信息—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以世界文明系统的转型与交替时期为契机 ,力促中国古典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从而打破世界文论话语体系的既有结构 ,使中国文论话语作为一种富有活力与精神创生力的话语系统参与到世界文论话语系统中来 ,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 姚建斌
-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论话语古典文论言说方式思维观念
- 楚辞的句型结构及其诗体生成功能被引量:2
- 2005年
- 楚辞具有多种句型结构,各类句型的诗体生成功能不尽相同。《离骚》、《九章》的基本句型难以生成新的诗体,《九歌》的上三下三句型存在生成七言诗的可能,《天问》、《招魂》则很容易转换成七言诗体。当楚辞散文化倾向明显时,通常难以生成新的诗体;而当它的诗歌特征很鲜明时,新的诗体则比较容易生成。新诗体的生成必须利用原有诗体的句式,有时要借助音乐的推动。新诗体在楚辞中的孕育生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屈原作品中还只是提供一种可能,宋玉的创作则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他使七言诗句大量出现,并为三言诗的复兴创造了条件。汉代三言和七言诗的出现,先秦楚辞有生成孕育之功。
- 李炳海
- 关键词:楚辞句型结构
- 读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
- 2003年
- 胡明扬
- 关键词:书评
- 中国传统式的心物触发点——论鉴赏之“兴”被引量:2
- 2003年
-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以直觉和感性为特征 ,“兴”作为文艺鉴赏之初沟通心物、融合主观与客观的触发点 ,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兴”的传统 ,就是倡举一种阐释的自由性 。
- 何庄
-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文论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