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 作品数:3,957 被引量:14,179H指数:31
- 相关作者:李崇杰夏书月臧桐李岩王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胰腺癌组织中rasP21,C-erbB-2和P16蛋白的表达意义
- 2001年
- 目的 :分析胰腺癌组织中rasP2 1、C erbB 2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探讨诊治胰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4 0例胰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连续切片 5 μm ,HE染色确定肿瘤分化程度 ,应用S 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 :rasP2 1和C erbB 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65 .0 % ( 2 6/ 4 0 )和 4 7.5 % ( 19/ 4 0 )。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66.67%和 80 .0 0 %及 3 8.89%、5 0 .0 0 %和 60 .0 0 %。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各级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 5 5 % ,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缺失率分别为 2 7.78%、66.67%和 90 .0 0 % ,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P16蛋白和rasP2 1、C erbB 2蛋白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 ( P <0 .0 5 )。结论 :检测胰腺癌组织中ras癌基因突变及其蛋白产物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手段。rasP2 1蛋白和C erbB 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 ;P16蛋白的表达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度 ,且同一肿瘤有多基因表达。
- 刘香刘维新徐永泉
- 关键词:胰腺癌RASP21C-ERBB-2P16蛋白
- 干扰素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引发肝癌患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干扰素辅助治疗经手术切除或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上检索2000年~2012年发表的关于干扰素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文献,根据生物异质性,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2种模型来分析检索结果。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检索到10篇临床试验文章,包括8篇随机对照实验和2篇非随机对照实验。10篇实验文章共1029位受试者被纳入最终的Meta分析中,其中,528名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接受干扰素辅助治疗,501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较,干扰素组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复发率较低[相对危险性值(odds ratio,OR)=0.6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0~0.86,P=0.02)],尤其是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根据亚组分析,手术切除后复发率显著下降(OR=0.73,95%CI=0.52~1.01,P=0.06);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复发率显著下降(OR=0.54,95%CI=0.33~0.86,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根据总事件分析和亚组分析显示干扰素组死亡率显著降低(OR=0.42,95%CI=0.32~0.56,P<0.01),根据亚组分析,手术切除后死亡率(OR=0.51,95%CI=0.36~0.72,P=0.0002),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死亡率(OR=0.33,95%CI=0.2~0.50;P<0.00001)。结论干扰素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的复发率,并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切除或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生存率。理想的剂量为3 mIU/mL,每周3次,它可以使患者耐受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更好的,长时间的维持有效浓度。
- 张勤良关琪
-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肝癌META分析
- 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 1998年
- 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张慧敏郝振林*王东霞*(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医学实验科,烧伤科*沈阳110024)张志芬王连璞**(沈阳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解剖教研室**沈阳110031)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烧伤治疗、皮肤病学研究等方面,...
- 张慧敏郝振林王东霞张志芬王连璞
- 关键词:表皮细胞体外培养
- 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甲组与乙组,各40例。甲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乙组患者应用埃克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乙两组患者KPS评分分别为(68.35±5.46)、(67.41±4.87)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的(65.73±5.93)、(64.95±4.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KPS评分优于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乙组的3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开展治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显著的近期疗效,但考虑到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患者不良反应较多,且对机体功能改善情况较差,再加上经济因素,在临床中可逐步使埃克替尼取代吉非替尼。
- 王洪敏
- 关键词: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多芯片联合分析揭示肌腱粘连的分子机制
- 2022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肌腱粘连相关的重要基因、通路、调控网络异常。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26051、GSE1724芯片数据集,分析及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联合分析差异基因,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DEGs可能结合的miRNA,构建miRNA-mRNA网络,筛选出重要基因和miRNA。结果联合分析筛选出2个在肌腱病差异表达显著的DEGs,与成纤维细胞TGF-β通路相关。GO分析主要富集在受体配体活性、转录激活与抑制、G蛋白耦联受体、生长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在PI3K/AKT、MAPK、钙通道等通路。miRNA多数据库联合预测提示miR-181家族在肌腱粘连中可能发挥作用。PPI网络分析显示DLG1、CASK、CNTNAP2与EPB41的联系较为重要。结论EPB41可能与肌腱粘连的发病机制有关。
- 佟春晓雷则鸣
- 关键词:肌腱粘连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机制
-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12例体会被引量:3
- 2002年
- 对 12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吻合 ,手术方法按无瘤术原则切除病变后行端端吻合。本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持良好营养状态 ,肠切除后吻合端无明显水肿 。
- 张绍军张升瑞赵日省
-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吻合术
- 人脱细胞羊膜与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本项目拟构建生物学活性与人体骨膜相似的组织工程骨膜,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取健康足月孕妇羊膜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复合而成,体外观察组织工程骨膜的生物活性,并检测其相容性,为体内修复大段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人脱细胞羊膜与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体外实验研究。在HE染色、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人脱细胞羊膜的结构,MTT描绘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情况,钙结节染色检测(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染色)、 ALP(碱性磷酸酶)的检测说明复合而成组织工程骨膜可以产生成骨细胞。结果⑴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处理人脱细胞羊膜,其表面无细胞残留,没有破坏其结构和成分,纤维组织呈网状交错分布的三维空间结构;⑵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曲线检测,说明实验组增殖细胞量比对照组多;⑶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过成骨诱导液诱导形成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结节是成骨细胞的标志,可以检测出ALP和钙素结节的含量。结论本研究基于家兔大段骨缺损的治疗,通过建立了家兔骨缺损的模型,体外评价组织工程骨膜的生物学特性,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体内修复大段骨缺损奠定了基础。
- 肖正俊阿良李洪秋邓纯博
- 关键词:体外实验研究
- 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微生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的咽部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优势菌群的构成,呼吸道感染时咽部菌群变化及抗生素治疗后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健康人、呼吸道感染未治疗及经5 d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咽拭标本各30例,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的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及定性鉴定。结果:呼吸道感染未治疗组及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咽部需氧菌密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治疗组与健康组厌氧菌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厌氧菌密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需氧菌及厌氧菌密度皆增高,同时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结论:早期呼吸道感染仅是咽部需氧菌菌群的轻度失调和紊乱,厌氧菌菌群基本保持平衡;呼吸道感染患者经5 d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其咽部需氧菌及厌氧菌菌群的紊乱和失调则较为严重;甚至会选择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 陈冬梅方芳周园徐静海晓欧刘泽宇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微生态咽部菌群抗生素
- 微血管吻合器在上肢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上肢创伤修复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进行动、静脉吻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12月,对18例上肢动、静脉损伤的患者中应用23个微血管吻合器,观察其吻合时间及吻合血管通畅率。结果18例患者中,肱动脉损伤2条、桡动脉损伤11条、尺动脉损伤8条例、头静脉损伤1条、贵要静脉损伤1条。23条损伤血管均采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修复后的血管血流通畅率100%,吻合时间平均3min59S。结论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通畅率高,吻合速度快,可缩短损伤肢体的缺血时间,它不仅可以应用在组织移植中的静脉吻合,在创伤性的动、静脉修复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 孙鹏战杰王思夏
- 关键词:血管吻合上肢血栓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应用低频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收缩,以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之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NMES)。
- 丁晓伟王淑萍黄英赵宽
-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失神经支配运动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