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作品数:20 被引量:68H指数:6
- 相关作者:罗刚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 学习共同体:区域教师发展的选择与期待被引量:8
- 2022年
-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建成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对于突破各自为政的校本培训弊端、实现区域教师规模化发展,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当前,区域教师共同体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足、有效深入互动缺乏、专业引领不强等问题。为实现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制度供给工作,共同体学校要优化活动方式和内容设计,教师在共同体中要重视合作学习与自我反思。
- 皮武朱守信
- 关键词: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自我反思
- 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
- 2023年
- 北宋求直言诏令作为清明政治之表征,其颁行不仅传递君主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诚意,也烛照出君主忧国悯民的社会责任。因缘起不同,求直言诏令可分为即位求言、儆灾求言与战事危机求言三类。在广开言路之下,求直言行为却常包藏君主、权臣欺骗的虚假,其中尤以徽钦二朝的“言路”之事最为不堪。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时局。
- 潘浩
- 关键词:北宋文化现象
-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被引量:20
- 2021年
-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 陈太忠皮武
- 关键词:教育情怀教育功能责任感审美建构关爱学生
- 网络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策略的培养被引量:6
- 2006年
- 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需要掌握深度学习的策略。在成人教育教学中,要使成人养成网络深度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适应网络深度学习的方式,掌握网络深度学习的技能。这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产生“驱动”,通过问题来启发,通过“错误”来领悟,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
- 罗刚
- 关键词:网络情境成人教育
- 课程综合化: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 2003年
-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是,课程观点的转变、课程实施环境的变化、课程 综合化程度都是渐进的,综合课程的理论指导、模式设计、学习方式都是多样化的,综合课程的开发、实施和 评价都依赖于实践,因此,课程综合化本质上是一种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 袁海泉
-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综合化设计模式教学理论
- 宋代学校诏令颁行与教育发展论析
- 2020年
- 有宋一代,尚文轻武、国家丰饶、人民富足。优渥的国内环境,加之宋代诸帝的重视,使学校教育在宋代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赵宋三百多年时间里,诸帝对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他们先后颁布了系列学校诏令,涵盖了兴学教育的目的、人才选拔的举措及学校建设发展等诸多方面,在内容特点及深度广度上都较前代有更大发展。
- 潘浩
- 关键词:宋代
- 论北宋骈体诏令的用典策略及向度
- 2023年
- 天子临朝的属性决定了北宋诏令用典不可尖新,“语重体宏”是其基本准地,故出自经史的典故常成为词臣之首选;不过,对于出自经史的故实,词臣也非简单套用,多是在“衬者相称”“用语不蹈袭”等既有轨范的约束下创造性进行,故而对“生新”的渴慕遂成为词臣在择取、裁剪典故时所追求的另一向度。
- 潘浩庆振轩
- 关键词:用典向度
- 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启示被引量:3
- 2008年
- 良好的教学支持和服务系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保障。此文介绍了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成人学员服务中心"的组织运作状况与教学的支持和服务,并为国内成人教育机构更进一步地帮助成人学员学习提供了若干启示。
- 罗刚
- 关键词:教学支持
- 论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
- 2003年
- 物理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师教育的发展、课程定位、学生特点、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均要求物理教学论突出其实践性 ,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增强实践性 ,同时将突出实践性作为其学科发展的立足点 .
- 袁海泉
- 关键词:物理教学论教育科学课程定位课程体系
- 场域压迫、主体共谋与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被引量:11
- 2020年
- 当"水课"从口语转变成学术概念时,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大学"水课"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场域压迫,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课程主体的共谋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视野盲区。因此,解决大学的"水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缓解大学的场域失衡,通过文化重建强化师生的个体责任,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评价保障课程的卓越品质。
- 潘浩皮武
- 关键词:大学课程场域共谋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