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红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戊酯被引量:2
- 2003年
- 以钨、硅杂多酸为催化剂,对乙酸和戊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酸醇比、带水剂的用量、对合成乙酸戊酯的影响,得到了合成该酯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6.4%.
- 徐贵潭李瑞波
- 关键词:杂多酸催化剂戊醇酯化反应带水剂
- 动力学荧光猝灭法测定污水中的对硝基酚被引量:1
- 2003年
- 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对硝基酚的新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对硝基酚可以活化钒(V),催化氯酸钾氧化罗丹明6G的反应,使其荧光猝灭。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μg L,检测限为2.5μg L,回收率为96.5%.可直接用于污水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 郝义徐敏李瑞波
- 关键词:污水对硝基酚污染物
- 无机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有毒物质
- 2004年
-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毒物质,偶尔在实验室和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下面就分类加以阐述.
- 王殿荣
-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卤素白磷一氧化碳汞化合物
- 对乙炔制备中杂质气体的质疑被引量:1
- 2002年
- 乙炔银和硫化钙水解实验证明:乙炔制备中不会有硫化氢气体产生.
- 徐贵潭
- 关键词:硫化氢水解有机化学实验
- 杂多酸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介绍了杂多酸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催化作用,并对近几年负载型杂多酸和混合型杂多酸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李瑞波徐贵潭
- 关键词:负载杂多酸
-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对硝基酚被引量:2
- 2001年
- 研究发现 ,在硫酸介质中 ,Zn(Ⅱ )能催化H2 O2 与酸性铬蓝K的褪色反应 ,加入对硝基酚后 ,对硝基酚又能灵敏地阻抑该氧化褪色反应 ,同时研究了该阻化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对硝基酚的方法 ,该方法的测定范围为 0~ 5 0 μg/L对硝基酚 ,检测限为 0 0 2mg/L对硝基酚 ,用于实验样品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
- 徐敏郝义郭丽华
- 关键词: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对硝基酚
-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被引量:2
- 2001年
-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α ,α’ -联吡啶存在下 ,铜 (Ⅱ )催化过硼酸钠氧化中性红使其褪色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灵敏地测定痕量铜 (Ⅱ )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0~ 2 5 μg/L ,检测限为 2 0× 10 -6g/L。用于合金中铜 (Ⅱ )的测定 。
- 郝义徐敏李瑞波
- 关键词:动力学光度法铜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降解甲醛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TiO2,研究了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醛废水的反应条件,定性分析了甲醛废水降解产物.
- 于凯关淑霞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
- 铜镍电镀退镀废液资源化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针对深圳市工业废物处理站铜镍退镀废液 ,确定了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铜、沉淀分离法回收镍的工艺路线 .探讨了采用 P5 0 7煤油体系萃取分离硝酸介质中的铜和镍及用硫酸反萃铜的条件 ,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 :料液浓度 Cu1 5~ 2 0 mg/ml,Ni8~ 1 0 mg/ml,料液 p H为 1~ 2 ,萃取剂浓度 3 5 %(V/V) ,皂化度 6 0 %,相比为 1 :1 ,振荡时间 2 min,温度 2 0~ 2 5℃ ,铜的一级萃取率达 90 %以上 ,铜镍分离系数为 75 ,经过三级逆流萃取废液中的铜镍已达到完全分离 ;以 Na OH作沉淀剂 ,溶液的 p H为 1 0~ 1 1 ,镍的回收率达 99.9%.退镀液中铜镍萃取分离的扩大实验结果表明 ,铜镍可完全有效地分离回收 ,排放液达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 .
- 姜洪泉
- 关键词:资源化处理溶剂萃取废物处理工业废水废水处理回收利用
- 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被引量:1
- 2002年
-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的的整体性;以评价一堂课代替整体教学活动评价,有失评价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要注重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注重评价过程的长期性;改变用统一标准评价的做法,鼓励教师创新。
- 陈红艳
-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创新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