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应用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作品数:32 被引量:131H指数:5
相关作者:张雪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假设句
  • 5篇语义
  • 4篇汉语
  • 3篇中原官话
  • 3篇句法
  • 3篇官话
  • 3篇方言
  • 2篇用法
  • 2篇语法
  • 2篇语法化
  • 2篇语法特征
  • 2篇配价
  • 2篇主观化
  • 2篇连词
  • 2篇名词
  • 2篇名词性
  • 2篇介词
  • 2篇法化
  • 2篇副词
  • 2篇词汇化

机构

  • 32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0篇张雪平
  • 7篇董秀英
  • 5篇闫克
  • 2篇刘永华
  • 2篇段亚广
  • 1篇傅书灵
  • 1篇张生汉
  • 1篇申少帅
  • 1篇徐杰
  • 1篇张宝胜
  • 1篇赵丽萍
  • 1篇张新艳

传媒

  • 5篇语言研究
  • 4篇汉语学习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3篇汉语学报
  • 2篇中州大学学报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当代修辞学
  • 1篇历史语言学研...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现实句和现实句的句法差异被引量:42
2009年
"现实"和"非现实"是一对情态范畴。各种非现实句的非现实性强弱不同,形成了从认识层面到时间层面的一个连续统。非现实句和现实句是对立的两种句型,在句法上存在一系列差异,非现实性强的非现实句与现实句句法对立明显。本文从形式上证明了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是一种典型范畴,也是一种语义语法范畴。
张雪平
关键词:语义语法范畴
汉语假设句的从句和主句标记共现情况考察被引量:2
2016年
跨语言来看,假设句的主句使用标记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一般来源于代词,但汉语除了源于代词的指代性标记,还有承接性的。本文通过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考察,发现汉语从句和主句标记的共现频率并不高,尤其跟指代性假设标记的共现频率更低,还不到20%;具有口语化倾向的假设标记和主句标记共现频率偏低。但"如果说"具有口语化倾向,跟"那么"的共现频率却高达60%多;另外,"一旦"和"就"共现倾向也较明显。文章对这两种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
董秀英
“X不是/没有”的假设表义功能被引量:1
2021年
"X不是/没有"是"如果、要"等假设连词与"不是/没有"连用而形成的连词化词语或词连。由在不同语义假设句中的语用分布得知,"X不是/没有"主要表反事实假设,较少表可能假设,其表义功能与假设连词大致互补。本文通过语料分析与统计证明:"要不是"是典型反事实假设标记;"假如不是、若不是"是比较典型的反事实假设标记,"若非"、其他"X不是"和"X没有"也倾向表反事实假设。它们标记反事实假设的功能强弱为:要不是>假如不是>若不是>若非>其他"X不是">X没有。否定式假设成分"X不是/没有"的反事实假设表义倾向与反事实假设句的语义内涵、说话人的认知心理等都密切相关。
张雪平
关键词:假设句表义功能
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及其话语功能被引量:2
2014年
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分为从句假设和主句假设两种类型,主要反映言者的态度或愿望,可以表达多种话语功能:有的意在实施反驳或拒绝,是根据逻辑知识和话语含意推导出来的,可称其逻辑推导式;有的意在表达建议、认同等,是由主句直接或间接表述出来的,可称其为非逻辑推导式。与其他可以表达同样话语功能的句子相比较,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董秀英
关键词:话语功能逻辑推导
中原官话学术史梳理与研究展望被引量:2
2022年
中原官话学术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汉代至清末民初,主要采用训诂、音韵、文字考释等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是自清末民初至2000年,中原官话研究在现代方言学和几次大规模方言调查实践的带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建立了科学的研究范式。第三阶段是自2000年至今,中原官话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开始向纵深发展,语言理论建设大有推进。未来,中原官话在基础研究、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辛永芬
关键词:中原官话研究范式
假设句的非现实性特征和表达功能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对实例的统计分析发现,假设句分句中核心谓词具有非自主倾向,宾语具有弱受动性,实体义成分少且无指成分多,还常出现表非现实情态义的能愿动词和语气副词,而排斥现实情态义语气副词。这些句法特征充分证明假设句是一种非现实性认识情态句。假设句也是一种推断性因果关系句,其基本逻辑功能是表达假言命题或判断,具有类比关系和反事实意义的假设句,能够表达类比推理或假言推理。假设句具有表推知、应变、疑问和评议等语用功能,多在非叙事语篇中用于说理论证,有时具有篇章衔接功能。
张雪平
关键词:假设句非现实性语法特征逻辑功能语用功能篇章功能
《杂字类编》的汉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杂字类编》是一部日本江户时代学习汉语的唐话辞书,收录了近30000条汉语词,其中,主要是近代汉语口语词和方俗词,也有一些文言词和非纯汉语词,具有混合词汇的性质。究其原因,当与时代特征、编者的汉语程度和母语的干扰、辞书的实用性、语料来源有关。《杂字类编》所收汉语词,不仅词汇量大,而且涉及范围广,既反映了日本学者对当时汉语面貌的基本认识,也体现了近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汉语史研究价值。收录的口语词和俗语词,不仅可以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新的语料,也可以与同时期的白话作品中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为语文辞书的收词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所收录的具有明显江南地域特点的方言词语,可为南京官话和江南方言研究提供珍贵材料,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和明清官话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丁喜霞
关键词:域外汉籍
假设功能的句法实现及相关解释
2012年
假设是一种全句功能语法范畴,其主要句法实现手段是加标。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句首加标,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句尾加标。但汉语作为VO型语言,其假设标记既可以位于句首、又可以位于句尾和谓头,既不同于VO型语言,又不同于OV型语言。文章运用句子中心参数理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
董秀英
关键词:标句词
关于“套”的来源被引量:3
2008年
表示套子、套(上)的"套"是宋代以后才在文献中出现的,在此之前一般用"韬"或者"沓(錔)"字来表示这样的意思。大量的语言材料证明:这种意义上的"套"其实是"韬"的代用字,而"沓(錔)"与它没有语源上的联系。
张生汉
豫北中原官话的小称形式和语义功能
2024年
豫北中原官话的小称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六种,即儿化、附加前缀“圪”、附加前缀“□[·au]/小”、附加后缀“子”、附加后缀“□[·nau]/妮^(Z)[niau^(24)]/[·niou]/[·nio]”和混合叠用。混合叠用属于小称强化式,又可以分为“圪+儿化”“□[·au]/小+儿化”“□[·au]/小+圪+儿化”和“□[·au]/小+/[·nau]/妮^(Z)[niau^(24)]/[·niou]/[·nio]”四个小类。语义功能上,儿化的扩展能力最强,已由词法层面扩展到句法层面,其用于名词的原始小称义开始受到磨损。目前,强化式“□[·au]/小+儿化”已经发展成为豫北中原官话最活跃、能产性最强的名词小称形式。
申少帅辛永芬
关键词:语义功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