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哲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乌托邦
  • 4篇哲学
  • 4篇伦理
  • 3篇主义
  • 2篇大众
  • 2篇大众文化
  • 2篇哲学反思
  • 2篇生态伦理
  • 2篇生态危机
  • 2篇实践本体
  • 2篇实践本体论
  • 2篇市场经济
  • 2篇总体性
  • 2篇文化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本体论
  • 1篇道德
  • 1篇地平线

机构

  • 22篇东北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作者

  • 22篇张彭松
  • 6篇王雪冬
  • 2篇李磊
  • 1篇曹孟勤
  • 1篇李彦龙
  • 1篇王艳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学刊
  • 2篇理论界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求索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2篇2006
  • 9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托邦的历史演进及其困境被引量:4
2006年
“乌托邦”(u top ia)是人们基于对社会变革的责任和义务而超越于给定的现实社会,并对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的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构想或设计,代表着人类对某种社会理想的目的性追求和期待。作为人的内在自由的集中体现和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乌托邦观念是根植于人的真实本性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然而,中西方社会乌托邦观念的历史演进都表明,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使乌托邦面临一种“现代性”困境,遮蔽了乌托邦的内在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历史演进的终极意义。
张彭松李彦龙
关键词:乌托邦
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及其文化限度被引量:2
2006年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创造性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有其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道德理由。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律性发展,致使社会理想的乌托邦视景消失,从而现代人的交往方式趋于工具理性化,生存模式陷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因此,人类需要考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对市场经济作必要的文化制约和道德规范,自觉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
张彭松李磊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
也谈“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06年
自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介绍到我国之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近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又成为国内学界探讨的另一热门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并存使理论研究本身变得更为复杂。
王雪冬张彭松
关键词:总体性辩证法终结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确立及其阐释
2006年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有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日趋成熟的认识过程,最终确立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实践”既具有能动性,又拥有客观性,是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的环境赖以存在的本体论基础。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必要将它与过于强调内在超越的意识哲学或思辨哲学以及过于强调外在客体的经验主义等区分开来。
张彭松王雪冬
关键词:本体论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一种虚假的普遍性
2005年
与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奠基于神、上帝或宇宙和谐的方式不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奠基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将个人从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将个人的价值无限夸大,致使人类的整体利益无法得到自觉维护。
张彭松
关键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上帝之死人类中心主义前现代个人主义价值观虚假
乌托邦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理论视角的历史反思与批判被引量:1
2006年
马克思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不是纯粹乌托邦式的思辨想像,但马克思理论仍然包含着社会理想的乌托邦维度,即否定或超越现实的批判维度。缺少这一维度,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终极理想和对未来历史的终极关切就不可能显现。因此,马克思理论常常被宣称“历史的终结”的现代性鼓吹者指责为空想和不切实际。由于彻底放弃乌托邦社会理想这一维度,现代性才满足于“单面的社会”,看不到人类历史更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张彭松王雪冬
关键词:共产主义乌托邦马克思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乌托邦精神被引量:2
2005年
从乌托邦精神这一视角来审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以看出建国后较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往往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与现存相对立的给定的理想状态而加以设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陷入乌托邦历史设计之误区。在改革开放后,走出乌托邦历史设计之误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带来了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但是,我们也还需要避免束缚于现代性而导致完全世俗化的缺失乌托邦精神的文化困境。
张彭松
关键词:社会主义乌托邦
生态伦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
2008年
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人类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还必须以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双重关系,即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现代性道德所唯一信奉的伦理价值原则即人类中心主义,为了满足人自身无限膨胀的物欲而片面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伦理关系的断裂。生态伦理就是要超越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人际伦理,克服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
张彭松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伦理
乌托邦的内涵及其现代性审视被引量:1
2005年
“乌托邦”(utop ia)是人们基于对社会变革的责任和义务而超越于给定的现实社会,并对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的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构想或设计,代表着人类对某种社会理想的目的性追求和期待。在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乌托邦应该发挥摆脱世俗的社会救赎力量,拓展历史的可能性及其价值空间。
张彭松王雪冬
关键词:乌托邦
中国近代启蒙时期乌托邦观念之哲学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中国传统社会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乌托邦观念向近代的乌托邦救世主义转变,这是现代性观念的外在压力所致。中国近代社会张扬乌托邦价值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使乌托邦观念本身受到挤压而变形,成为乌托邦救世主义。乌托邦观念对现实社会只是起到批判、反思、启示和警世的作用,一旦通过人们的政治实践而成为现实,它就难免沦为教条主义与政治意识形态,内在的批判精神就会被现实所扼杀。
张彭松
关键词:乌托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